日課6:分享一件你“三思而行”的事情

分享一件你“三思而行”的事情。



其實,對我而言,絕大多數的事情都是“三思而行”的,因此經常被人稱為“計劃性”強,很少貿貿然上手一件事情,除非特別急,沒有時間分析考慮計劃。

案例(一)買房

內容(What):買房

原因(Why):婚房是小戶型,作為過渡,打算婚后的五年購買新房(五年計劃),并開始每月存款(零存整取)積蓄房款。不料,婚后第二年,房價開始上漲,趕緊把買房計劃提前,擺上議事日程。

方法(How):

1.收集了解房產信息:當年還沒有手機APP,電腦網絡上的房產網站也不多,信息渠道主要來源于報刊雜志,于是,每周購買《上海房地產》等報紙,研究相關信息;

2.實地察看樓盤情況:對有興趣的樓盤,一有空就去看房,多看多了解,就知道板式房南北通透比較好……再后來,一看外觀就基本能知道結構了;

3.明確自己的需求:明確自己想要的地段和位置,想要的房型和面積,能接受的價位,以及各種細節要求等。

——基于幾個月的努力實踐,當我們在看到現在的房子時(當時還是期房),幾乎沒有猶豫,就清晰地認識到,這個就是我們要買的房。第二天就去付了定金,一周內就付了首付。就這樣買到了滿意的房子,一直住到現在

案例(二)買車

內容(What):買車

原因(Why):一直都知道要買車,但一直沒有緊迫性,沒有到非買不可的地步。直到那一年,我奔波在東北角的復旦和西南角的黨校之間,路上來回要三四個小時(當時地鐵還只有三條線路),才發現時間成本太高;結束培訓回來上班后,發現路上公交時間太長,開始叫出租車上下班。于是,知道需求緊迫了,買車的時機到了。

方法(How):

1.學車拿駕照:一直不想做本本族,打算買車前再學車。于是,買車的第一步:學車。我和LG報了駕校,又搭伙了兩位朋友,一起學車,順利拿到了駕照。

2.了解買車信息:參觀車展,尋找我們想要的車型,很快就找到了。

3.到車行買車:多走多看,貨比三家,順利買好車,同時拍好牌照(3.7萬,當時好便宜),就開車上路了。

——當時聽說,拿到駕照后連續開車三個月,就不會忘記了。于是,乘熱打鐵,我和LG每天輪流開車,都有操練的機會,熟能生巧,就把駕駛技術練熟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