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理念
1,市場成功。
2,經驗
3,歪理邪說當道。
教育原理的期待是在教育理念的叢里穿行。然后找出對自己有用的東西。教育學原理這節課這門課不是零起點,所以決定拿出比較有價值的東西。
在今天這個社會,最寶貴的時間是重復。不在講常識性的知識。
價值性,理論與實踐的鴻溝如何跨越。培養高層次的教育實踐者,有判斷力,有追求,有自己的理解。
推薦,英國管理學家查爾斯漢迪,時代觀察。
思維的轉變不再是線性的。
1,做父母的標配,愿意和父母一起成長。2,行為應該根據環境改變。
3,學習的老師,非專業課程太多。
4非碎片化的思維,
5學校應該多給學生自由,而世界名校就一個字,狠。
核心素養,在今天做多的期盼核心素養是面,而非點。
一個知好壞,輕重,本末的人才是成熟。曾國潘,關于成熟,機應于心,不挫于物。
傳統的東西不加篩選,根本無法傳承。
教育學不應該是純理論的學科,而應該來源于事件,教育理論好多人不會用。得到蘿卜的人不見得都會吃白菜。
專題一,人性論與教育。
想追問,人怎樣有效把握人?
一些爭議,背后基于對人性理解的不同?學校提供的是糧,醫院提供的是藥。但是好生源就好教嗎?
自己深信的觀點,都或明顯或不明顯隱藏的人性的觀點。
多年之后,聚會看見當年的學生一事無成,感到挫敗,其實,這么多年之后才發現,平安已好。
教是為了都教。
別說改變孩子的一生,即使能維持現狀就已經很好了。
如何面對教育不能抵達的地方?
書單,1、不平等的童年。窮人家,自然成長。富人家,協作培養。2、美國最好的中學是怎樣的?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