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有兩個同學,讀了《少有人走的路》,一個上著學呢,毅然休學帶著最少的資金去東南亞流浪了一年,另一個,辭去了穩定的工作,也去世界看看。
所以,我一直對這本書心生好奇,但又不敢打開,生怕給自己平靜的生活帶來漣漪。
不過今天,倒是在貓叔這里與它相遇了。
1. 推遲滿足愛
好像每次都會被晨讀內容說中。遇到復雜的問題,我確實是缺乏直接面對的勇氣,借口著忙,就一推再推,連解決方案也不想。臨了deadline,整個人焦慮得不行。在這個過程中,即使我沒有著手處理那個困難的事項,我的心也一直焦灼著,畢竟那是我需要完成的事情。
確實需要建立先行攻克難關的執行力。在給自己鼓足勇氣之后,其實所謂難的事,也不是那么的難。
2.給予不等于愛
有一句話,是“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如果一味地去給予,使得對方以為不會有拒絕,難保哪天就被別人“取之”了。而感情中,特別是長久的感情,我更建議找到自己舒服方式,免得累積自己的怨氣。
3.沖突處理
正確處理沖突的關鍵就在于溝通,在理解對方是一個和自己不一樣的獨立個體的基礎上,用對方能理解的語言,在對方能承受的范圍內溝通。
永遠記住,在指出別人的問題前,先反省自己。當你認識到自己并不是個完美的人時,也更容易在溝通的過程中,保持寬容的心態。
我覺得這兩句話說得特別好。對于沖突的處理,溝通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需要正確地進行溝通,時機、地點、語氣。對于特別重要的事項,甚至最好事先最好策略,打好底稿,有備無患。我們永遠都不希望多了敵人,少了朋友。把沖突處理好了,就算成不了朋友,那么不樹敵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