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角度:梳理你與金錢的關系,改變錯誤認知,變有錢人

這是「小白添媽學理財」第1篇文章

前言:很多時候大家習慣從行動上去強調獲取金錢:比如我要理財,我要賺錢,但是否想過認知上?也就是思想上。也許很多人不需要,但添媽從一個排斥“賺錢”的人,到“活出理想中的自己”,與金錢關系的正確梳理功不可沒。希望有需要的你也適合:

改變的錯誤金錢關系的認知

第一步:學習心理學,從內在解決錯誤的信念;(本文先說此步)

第二步:記賬,合理消費;

第三步:上理財課、閱讀入門書籍《富爸爸-財務自由之路》、《小狗錢錢》、《財報就像一本故事書》;

第四步:讓愛好、興趣變成賺錢的手段;

第五步:學習投資。

---------------------------------

1、賺錢是罪惡的嗎?

說到理財,大家會想到什么?

開源、節(jié)流、讓錢生錢、建立金錢管道……

說到賺錢,你會想到什么?

多多兼職?做生意?創(chuàng)業(yè)?

你是否會本能的排斥,會認為想要更多的錢是罪惡的?痛苦的?不折手段的?

也許在秋成理財,很多高手會很奇怪:怎么這世上還有人會覺得賺錢是罪惡的?

但的確,我的潛意識就是如此認為,并且已經困擾了我好多年;

我一直用回避的態(tài)度來對待金錢:千金散盡還復來、錢夠花就好;

導致我的人生態(tài)度也是:混——混吃等死,馬馬虎虎就夠了。

圖片來自婭珊老師《我與金錢關系》微課

但是,心理上的結很重,逃避并不能解決問題。當添媽的所有心理問題都全面爆發(fā)的時候,當孩子出生不得不面對更多金錢需要的時候,我當初所有的逃避都以別的方式還了回來。

我終于不得不正視:我與金錢的關系。

我也徹底明白:一個通透、優(yōu)秀的人,與金錢的關系一定也是通透、正確的,他們不可能是一團混亂的情緒。

于是,我尋求了專業(yè)的心理老師、理財老師,先從心理學角度,帶我去探索了我自己,梳理了我與金錢的關系。

專業(yè)的力量是很強大的,聽完課,我確認了一點:我的潛意識里一直阻止阻止自己成為一個很會賺錢的人。

圖片來自婭珊老師《我與金錢關系》微課

一直以來跟金錢的關系都沒有處理好的,在我的潛意識里,我都是覺得有錢是罪惡的,有錢人是不幸福的,又覺得賺別人的錢是不好意思的,這就是歸根結底就還是原生家庭帶給你的,最深沉的信念,信念讓你有了感受,感受讓你有行動,行動造成了結果。

不過,剖析的目的不是為了去責怪,原生家庭的影響當然是非常深遠,但我們已經長大成人,我們具備擺脫原生家庭影響的能力,我們可以來破解這個迷咒。

2、賺別人的錢怎么罪惡了?

上學時,一直很排斥去拉廣告做銷售,我覺得業(yè)務員,很可怕,從別人的口袋里掏出錢來,要用非常多的手段來得達到你賺錢的目的,而你不過只是為了錢而已(這個認知是很錯誤的)。可是命運就是很奇怪,我畢業(yè)后只是一個想做采編,一個寫字的人。來到夢寐以求的報社后,居然陰差陽錯去了廣告部。

圖片來自婭珊老師《我與金錢關系》微課

在跑廣告線的時候,我覺得很痛苦。其中一點是因為我對自己的產品不認可,當時只是在一個三線小報紙。另外一點就是害怕問別人要錢,害怕賺錢。我記得那幾年自己聽力損傷下降更厲害了,應該和外在壓力和自我壓力有關。

后來,很幸運的調到了杭州一線平面媒體,這讓我覺得非常感恩:我覺得這個平臺好,讓客戶做廣告是有價值的。于是那幾年,我比在當初的小平臺的時候要開心很多。雖然錢少了。(一線媒體廣告部也是定崗定薪,而不是提點)

今年,我徹底從報社離職。有一部分的原因也是:帶給客戶的價值感越來越弱了,平面媒體的效果萎縮,讓我內心鄙視自己還繼續(xù)賣廣告。如果沒有更好的活動、其他服務跟上,的確覺得客戶花這個錢不值。

現(xiàn)在我在一家民間公益組織任職,薪水降了一半,但開心多了很多。除了因為我喜歡公益,另一個原因是覺得:公平了。我已經不是那個覺得從別人口袋里拿錢是罪惡的小女生了,十年業(yè)務之路,讓我也明白,做廣告、交易,都是一個公平的合作,結果是雙贏的。對方拿出錢來做宣傳,獲得更好的推廣,帶來更多的生意。如今做公益覺得大部分也是如此:企業(yè)出了錢,我們幫助了需要幫助的人,我們宣傳報道讓企業(yè)獲得更多關注、美譽度,如此良性循環(huán)。所以我做得很開心,也激勵自己策劃更多有意思、有影響力、更共贏的活動,來幫助更多人。

3、為什么覺得賺錢有罪?

兒時,家里條件還可以,是當年院子里第一戶裝上電話的。爸媽們寵著,也沒覺得缺過錢。而我的媽媽,大家閨秀,也是沒有經歷過缺錢的感受的人——她從來沒有去規(guī)劃過錢,雖然爸爸的錢都交給媽媽打理。我們一家人在我18歲以前,過的就是吃吃喝喝,愛買啥買啥,購物不怎么看價格的日子。等到18歲那年,爸爸決定買一套商品房,帶來了家庭第一次巨大財務危機。

沒有存款。

爸爸辛苦做生意十幾年,結果家里居然湊不齊房子的首付款。

因為買不買房這件事也讓爸媽產生了很大的分歧,從來沒有跟別人借過錢的媽媽快被逼瘋了,而爸爸鐵了心要買!借款、貸款,硬是買下了這套150方的房子。(如今14年過去,這套的房價已經翻了好幾翻,當初說我爸爸好高騖遠的親戚都贊老爸英明決斷、有眼光兒)

圖片來自婭珊老師《我與金錢關系》微課

我記得我的小時候,爸爸第一次開始經商:做服裝生意的時候,我就和媽媽說(大概8歲):爸爸做不好的。為什么我會這么說呢?原來我一直都覺得,爸爸是個真英雄,是個肝膽義氣的男子,他時不可以去賺別人的錢的。那些俠者,大塊喝酒大口吃肉光明磊落的日子,是不應該是與錢有關的。我一直覺得爸爸很正直,爸爸是個老實人,老實人不會做生意。而我自己也是。

同時,爸爸媽媽不經意的也會,他們周圍的那些朋友自從經商以后,有了錢之后就回去賭會有外遇,導致家庭破裂,導致他們但小孩沒有人管。

也許就是這個潛意識里的信念:不能變有錢,有錢就會家庭破裂,獲得不了幸福的人生。所以當爸爸想賺大錢的時候,我總是和他說:小康就好了,我們三個人一起和和睦睦的最重要。哈哈,也不知道是不是我這種意念,讓爸爸一直沒有發(fā)大財

。我們家倒的確一直挺和睦的。

4、剖析自己,改變認知

圖片來自婭珊老師《我與金錢關系》微課

可是,我在生完孩子之后得了重度抑郁癥,我剖析了自己很多,現(xiàn)在我康復了,我知道:所有的抑郁癥,都是因為沒有活出理想的自己。我就知道我與金錢的關系是有問題的。

我理想中的自己究竟是怎么樣的?我做成了規(guī)劃,也一步步的在執(zhí)行。

今年我獨自走在歐洲的街頭自由行的時候,大喊了一聲:“我活出了理想中的自己!”

我是如何做到的?第一步,就是改變認知。

信念影響思想,思想影響你行為,信念就是我們說的認知!

圖片來自婭珊老師《我與金錢關系》微課

所以,想要賺錢,先改變的錯誤金錢關系的認知:"合法的賺錢是這個世界上最有尊嚴的活法"by羅振宇

第一步:學習心理學,從內在解決錯誤的信念;(本文已講,后幾步會繼續(xù)連載)

總結如下:

1、找出自己的錯誤認知:賺錢不羞愧,老實人也可以賺到錢,接觸賺錢的阻力;

2、找到你認可的賺錢平臺,別做自己都鄙視的人,別賺自己鄙視的錢;

3、讓自己的興趣、愛好變成賺錢之道,會更有動力。

期待后幾步的連載的話請關注我哦~

第二步:記賬,合理消費;

第三步:上理財課、閱讀入門書籍《富爸爸-財務自由之路》、《小狗錢錢》、《財報就像一本故事書》;

第四步:讓愛好、興趣變成賺錢的手段;

第五步:學習投資。

本文添媽原創(chuàng),圖片來自婭珊老師《我與金錢關系》,此微課音頻網上可查詢聽到,非常推薦。

作者:添媽,家有4歲小兒,10年媒體工作經歷,產后抑郁癥康復后,梳理清楚自己與金錢、自我、親人之間的關系,開始正視錢、賺錢、開源和節(jié)流。喜歡請關注我哦!(注冊秋成,第一個關注我,么么噠)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你用什么用戶啟動gitlab-runner,那么執(zhí)行的時候,代碼就在該用戶的家目錄。gitlab-ci觸發(fā)以后,g...
    老夫劉某閱讀 2,551評論 0 0
  • 晚上有課,提前發(fā)日記。 下午和海亮老師聊下學期開課的事兒,回到家換上長褲,到北塢村公園練習。 晚飯先省了,為貼秋膘...
    邵清清靜閱讀 197評論 0 3
  • 很多人都會遇到這種情況,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一直繞不過去,導致停止不前了,但又找不到突破口,從而出現(xiàn)半途而廢...
    王梓文閱讀 1,769評論 5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