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定要到約定日期的最后一天甚至最后幾個小時把這本書看完寫完筆記,就可以看出我的拖延癥有多嚴重,我也似乎一直陷在作者所提到的拖延怪圈中,掙扎焦慮。從“這次我想早點開始”-“我得馬上開始”-“我不開始又怎么樣呢?”-“還有時間”-“我這個人有毛病”-“做還是不做?”-“我永遠不會再拖延!”,到決心不再拖延的下一次又開始死循環,所以上一輪下定決心要提前一周看完書成了對自己赤裸裸的諷刺。
? ? ? ?全書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對拖延的產生進行了深刻剖析,主要有三個因素:心理根源,生物因素和人生經驗。
心理根源
? ? ? ?拖延者會把拖延作為一種自我保護的策略,同時也可以是一種應對壓力的策略。于完美主義拖延者來說,拖延是可以用來應對恐懼失敗的心理的方式,他們認為表現不等同于自我價值感,通過拖延來安慰自己,讓自己相信他們的能力要大于其表現,不會逼著自己去面對自己的能力缺陷,他們所抱有的是固定心態,認為每一次表現就是對能力的一次定論性衡量,失敗令人感到危險,會永遠決定一個人。此外,還有一類拖延是因為懼怕成功,懼怕成功的人擔憂人們會加大對他的期待,擔憂自己卷入競爭,擔憂自己或他人受到傷害。再者,拖延還能用于調節與他人的親疏關系,用于應對對疏遠或親近的恐懼,可以很好的解釋重溫舊情或內心的狼人這兩種現象。
生物因素
? ? ? ?獨一無二的DNA,獨一無二的大腦和與身俱來的先天氣質造就了每一個不同的個體,研究發現確實有一些生物上的因素會導致拖延癥。一些因素是涉及直接導致拖延的特殊機能障礙(比如執行功能障礙,注意力缺失紊亂,焦慮癥等),還有些因素是由于隨著時間在發展變化的大腦。大腦始終在變,除了會激發靈活的行為之外,它也會強化舊的頑固行為,無意識中強化你早期記憶中對于某類事物的恐懼,從而導致拖延。然而這些生物現實無法改變或回避,接納并且坦然面對它,發揮大腦中負責理性思考部位的能力,為自己創造不同的神經回路,轉變你的大腦,允許自己采取行動,不再拖延。
人生經驗
? ? ? ?特定的人生經驗會形成人特殊的情感現實和價值觀,會形成人對于不同事物的焦慮情緒和看待事物的輕重態度,也會形成對自身自我形象定位的不同和自尊心的不同。作者也重點講述了五個不同的家庭傾向如何導致人拖延習性的養成,包括施壓、懷疑、控制、依附和疏遠傾向,孩童則會用拖延來應對所有這些不同形式的家庭傾向。最后總結其實一切都與愛有關,感受到自己被接受、被愛、具有完整感和自信心的孩子更不容易有拖延問題。
? ? ? ?第二部分呈現了克服拖延的各種技巧,以及針對特殊人群(注意力缺失紊亂患者、文化環境轉變后的拖延者等)提出的建議。要想克服拖延,首先要找出自己拖延的因素、領域,記住改變是一個過程,然后采取行動。一次嘗試一個技巧,慢慢來。
作戰武器:明確的目標和可行性的計劃
? ? ? ?你可以用一周來做個試驗,選定一個可行的目標,把這一周時間看成是自我檢測和學習的時間,列出步驟,開始啟動。在啟動的時候注意客觀的觀想你的進步,也可以根據現實適時的調整目標,讓機會最大化。在跟進過程中也要小心自己的借口,解決困難。當然,在取得一些進步之后要適當合理的獎賞自己。最后還有很重要的一步-回顧。自我檢測自己的進步和不足,客觀的觀察自己的感受,回想當時在選擇繼續和拖延的關口處,是什么讓你下了決心,并且把它記錄下來。
作戰方法:非計劃日程表+學會"接受"和"拒絕"+利用身體來減輕拖延
? ? ? ?對于拖延者來說,很大的一個問題就是主觀時間要遠遠落后于客觀的鐘表時間,時間觀念不足或是把握不好時間,所以非計劃日程表也就意義重大了。所謂非計劃日程表就是畫一個表格先列出所有這周必須要做的事情與所需的大概時間,這樣未列入的表格就是可利用的時間了。若利用時間來實現你的可操作性目標,則把相應表格涂掉,涂掉的越多會越有成就感,也自然成為了一種及時的自我獎勵。
? ? ? ?第二個方法是指學會接受有益于你的人和事也拒絕那些沒有意義的追求。不要認為求助是無能的表現,它只是利用你跟其他人的關系來幫助自己采取行動,推動自己向前邁進。選對人一起制定計劃去實施,或者平行式做事。同時也要敢于嘗試新的挑戰,跟所愛的人做更多你熱愛的事情。而對于那么空洞性、不必要的事務,要大膽說不!對雜亂無序說不,對電子上癮說不,拔掉插頭,堅持信息減肥,為自己創造出更多的空間。
? ? ? ?第三個方法強調要讓身心處于和諧的狀態,才能準備好去處理等著你去處理的事情。可以通過運動來啟動你的狀態,運動會刺激內啡肽的產生,提升情緒,還有助于大腦的成長。在此作者提到了一種禪修方法-正念。所謂正念,是指在每一個時刻都保持不判斷的察覺,慈悲的觀察自己的能力,給予自己更多柔和的支持,而不是責備。觀察自己的所思所想,增進對自己的了解,有針對性地柔和地應對自己的拖延。
后記
? ? ? ?快樂來自于按照你的價值觀健康地生活,來自于跟他人和跟自己內心深處的連通,來自于能夠接受自己本來的樣子,來自于不論拖延是否是你生活的一部分,而仍能夠如實的接受它。當然,倘若拖延成為了你的焦慮所在,那你應該找到拖延產生的根源,以一種成長的心態去柔和有效地面對它,克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