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再發生昨天那樣的打卡事故,開始為自己建議一個微習慣。
什么是微習慣?
習慣的最大縮小版,是隨時可做,毫不費力的目標。
那么我的目標是,在早起復盤后,打開閱讀材料,下筆寫感悟。
微習慣的作用原理在哪里?
重復做一件事,會讓人漸漸失去熱情,沒有動力時就會放棄,這個過程都一直需要我們大腦花費精力去控制,而我們將一件事,設計的足夠小,小到我們的大腦注意不到,不讓它認為需要耗費精力,就很容易去每天完成。
如何培養微習慣呢?
1、制定:制定一個習慣,只一個,并且是每天都能做到的,即不管再忙再累,都是能夠做到的。所以對于我來說就是,早上完成緊急事項后,點開閱讀材料-閱讀-下筆開始寫,不限定多少字數。意義就是讓自己成為一個說到做到的人,非不可抗力因素,不存在開天窗的情況。
2、執行:①、獎勵,每做一次,就讓自己得到一次獎勵,讓大腦獲得喜悅,讓它會繼續做下去,這類似于訓練自己的那只黑馬。②、不設限比如我的目標是下筆寫,不設字數,但不是說真的就寫下一兩句話,而是盡量做到更多,越符合要求越好。③、堅持記錄,如實的記錄自己實行微習慣的情況,意在提醒大腦,讓我們獲得成就感,進一步促進為微習慣的養成。
3、養成
1、合理的預期,要明白從0-1有個過程,按不同習慣,養成時間都不一樣,慢慢來比較快。
2、留意一些習慣養成的信號,比如:你會自然而然的主動去做這件事,不會再有抵觸感,當作日常行為在做。
這些就是你已經養成微習慣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