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篇文章,驚異地發現,老師第一課,竟然也是閱讀,寫作,踐行?
孤陋寡聞的我,以為只有李笑來老師這樣建議。其實想想,這三樣不應該是每個學習的人所必備的嗎?
閱讀是基礎,而學會一字一字閱讀,不光是耐心的問題,即然走過,必定留下痕跡。即然己經看了,為什么要浪費這段時間呢?
而看些什么,也是關鍵,虛構類和非虛構類的選擇,在三年五年十年后,告訴你差距。
學會閱讀的一個要點的同時,是學會思考,作者為什么這樣寫,這段話我有什么想法?有什么句子是值得我去背下來,有哪些有可能會被我摘錄,我去做些什么才可能達到?有哪些我可以在什么把它用起來?
將思考的結果記錄下來,就是寫作。才開始很笨拙,寫得言不達意,寫得很亂,可是,只要開始練習,總有寫順的時候。
成長是累積的過程,從零起步,才會有前進的可能。
而寫作,不停的寫,學習著寫,就是閱讀的踐行,光有想法,不寫出來,永遠是想法,只有寫下來,才知道自己有什么樣的問題。不會寫,寫了兩個字,也叫寫,東一句,西一句,也叫寫,只有不斷地練習,才能有機會知道,究竟可以寫多少?
孩子從出生到長大,是個慢慢成長的過程。每個父母欣喜地看著孩子,發現細小的變化,都欣喜若狂,為什么長大的我們,進入一個新的領域,其實也好比在這個領域里才出生的嬰兒,不能用欣賞的眼光,來接受自己的笨挫,來接受自己的成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