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欠(上)

1

我坐在村頭曬太陽,腳邊是一只灰不溜秋的貓,我剛剛把它撿回來的時候,它渾身臟兮兮的,一副可憐相,我喂它吃的給他洗澡,現在它又肥又懶,還難看,我伸手撓了撓它的腦殼。

坐在我旁邊的小哥,看了看貓,又看了看我,問:“你就一直和一只貓住在一起?”

我嘖一聲,搖搖頭:“之前還有個人來著,他來,然后,又走了。哦,他還欠我債呢。”

“嗯?欠什么?”

“欠我一枝花。”

2

我不住在村里,我也不養貓,我今年大二,正經學法學的,拿過獎學金的好青年。

我混一個圈子,大范疇上算語c吧,可是身邊的人都愛管這個圈子叫文字演繹,可能是嫌語c說起來太社會?我不知道。

我在這個圈子七年,見過它小白,也見過它興盛好看,在群里水過給XXX請安,在貼吧里參與過混亂的罵戰,為它咬牙讀了好幾部文言史書,也背了幾本唐詩宋詞。

我寫過好多好多的人,不學無術的少爺,尋釁滋事的流氓,千嬌百媚的歌姬,迂腐守舊的私塾老頭。除夕夜里,我在紫禁城中看紙醉金迷繁華一場,圣誕節,又和朋友在都市街頭調戲娃娃臉的小哥哥,我在先秦戰火中救下過一只狗,在二戰硝煙中聽過一個臨終老人講她的初戀故事。

最最癡迷的時候,一覺醒來,不知道自己究竟是那個時空里的誰。

在我剛剛玩演繹的時候,還沒有那么多的家族和大神,我們管寫的一個人物叫一張皮,一個人的名聲高低,說的大多是他手里那一張皮的好壞,好多素不相識的人遇見,共同寫戲,從來不問皮下的事,甚至連貼吧大號的ID都不留,就這么理所當然的遇見又理所當然的錯過,然后時隔許久,和人感嘆:當年我在XXX群里對戲的那個右丞相,戲賊好。

人和人的緣分淺,好像我在山中行走,無聊哼唱一首歌,而你聽見了,就替我打拍子,我跟著你的拍子和,卻不問你姓甚名誰,家住何方。

這樣是有好處的,戲里深情錯付的怨侶,戲外只是寒暄都十分客氣的陌生人,你不矯情,我不懷念。

3

當初在某個貼吧里,偶爾看了一場戲,是一個富貴公子和一個歌女的情仇故事,戲里的公子白衣折扇,儒雅卻也風流,絲竹管樂同歌同酒,又一身清疏難以洗脫,明明是說風月,卻又是輕描淡寫,漫不經心。

這樣的角色小說里寫得多了。最愛總是少女心,白衣少年郎誰不喜歡,可是能演繹得真儒雅又不瑪麗蘇的,卻少見,那人的戲文,舒淡雅致,我讀到末尾,歌女遲暮卸了紅妝,狼狽離去,公子仍在溫柔鄉,溫香軟玉抱滿懷,聽說歌女際遇,手中酒盞一滯,他寫:

遠山可聽猿啼否,自今后,星雨客舟,你與我呀,再無彩袖與玉鐘啦。

我心里罵了一句,靠,真薄情。

然后就偷偷收藏了這一篇。

戲癮是種間歇發作的病,看了好的戲文就手癢,遇不上好的對手就淡忘,看了這篇,就隨手考了幾個新群。

我是沒長性的人,在一個群待不了多久,沒了新鮮感就會走,我常想自己的水平總是沒有進步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所有寫過的皮都丟得那么不顧惜感情,連記錄都不存一下,以至于后來想拿一兩篇舊戲賞玩都無法。

考進一個民國群的時候半上午,群里沒有幾個人,隨手約戲,真有人回。

看看角色,是個戲子。

那次我給自己寫了一張從小地方來上海,在姑媽家寄人籬下讀書的女學生皮,偶遇是永遠都用不爛的爛梗,連劇情都不商量就開戲。

那時候演戲子愛演旦角,紅塵里滾過一遭,也要眼波流轉,媚態橫生,沒成想他扮上竟然是個老生。

戲中戲很多人寫過,不好寫,卻過癮,那一折,我抱一本莎翁十四行詩坐在老戲園子里,他開腔,唱的是《空城計》,算起來,竟然是我落在下風。

“我本是臥龍崗散淡的人,論陰陽如反掌保定乾坤。先帝爺下南陽御駕三請,算就了漢家業鼎足三分。官封到武鄉侯執掌帥印,東西征南北剿博古通今……”

市井故事里,我喜歡輕松流暢的角色,比如看戲時候要嗑瓜子的小姐,和人吵吵鬧鬧的丫頭,可丞相在臺上唱了一句“我本是臥龍崗散淡的人”,我手上的輕松流暢就滯澀一下,抱著手乖乖聽他把戲唱完。那是一場很淡的戲,戲散了場,我遇見卸了妝了角兒,他撞翻了我的書,我重新拾起來,聊上一二句,便作別。

這樣純粹為了過癮開的戲,沒有劇情波折的,我大都不記得了,這一場我卻意外喜歡,尤其是前幾回,我在臺下聽,他在臺上唱,我們沒有交集,各懷心事,卻有像把心事訴給對方來聽。

結戲之后,傳了論壇,就沒了后文,在那群里劃水幾個周,趕上人家清群就從里面又滾出來。

戲我卻一直存著,后來有次在貼吧招戲友,要貼記錄,就隨手把這篇貼了上去。

大概是他的某個熟識的朋友看到了,在下面回復:喲,這還有小喬的戲呢。

順手@了他的貼吧ID。

沒一會兒,他就來了,還和我打招呼:好久不見。

四個字的ID,頭像是一個不知道是世界上那塊地方的地圖,看著眼熟。

想了想:哦你就是那個白衣公子!

薄情郎。

說了原委,表達了欣賞喜歡,就算聊了兩句,然后,彼此就說了句不該說的話。

挺有緣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