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抱怨自己腰包不夠鼓時,先來看看這兩個故事。
朋友L,08年畢業時每個月工資4500,一年省吃儉用存了3萬,正好趕上北京房價漲價,東拼西湊,湊夠了30萬,付了套公寓首付。當時大家都覺得她瘋了,女孩子家不買包包不行樂,還背一身債,2年后,她把房子賣了,還了借來的本錢27萬和應允的利息,賺了160萬,之后她又用這160萬投了2套房產。在畢業5年的同學聚會上,當大部分小伙伴還在死嗑萬八千的工資時,她早己實現財務自由。
朋友Y,名校畢業,才華橫溢,08年畢業后直接進入500強,年薪30萬,以10年前的消費標準來說,己經相當不錯,Y在畢業后5年也買了房,剩下的錢用來購入包包、時裝,小日子過得無比滋潤。隨著時間推移和業務能力提升,Y掙得比畢業那年要多,但她仍然會為帳單發愁,因為要支付的東西越來越多,工資剛好持平帳單。
看完這兩個故事后,你會發現:掙得多少,和你能不能實現財務自由,好像兩者之間并不是正相關啊!
羅伯特.清崎在《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中有兩個概念,“老鼠賽跑”和“快車道”。非常形象地說明了窮富現象。
老鼠賽跑"中的人,為金錢工作,每月支出主要靠工資,沒有屬于自己的資產,即便有資產,但帶來的收入還夠花銷。
“快車道”的人不靠工資,收入來于資產帶來收益,他們的經濟生活方式就是不斷地創造更多的資產。
如何從“老鼠賽跑”進入“快車道”呢?
1、審視你工作的動機
大多數人在工作時都會看重薪資和職業保障,卻極少有人在意工作帶給自己的能力提升。恐懼和貪婪是人性的弱點。一開始,沒錢的恐懼會讓你努力工作,工資到手后,貪婪就來了,你想擁有所有用錢能買到的好東西。于是就形成了一種模式:上班,付賬,再上班,再付賬。你越來越覺得工作的重要,于是拼了命地為錢奔波。
而另一小撮人,他們更看重能從工作中學到什么技能和知識,讓自己迅速成長增值,使自己變得更聰明,他們明白錢不是最重要的,遠有比錢更重要的東西,如果讓自己的大腦更靈光,錢也會跟隨過來。你會發現,工作的動機,會影響工作時的表和效率,反過來又會決定你薪資水平,生活就是這么有意思,有時尋尋覓覓,卻在燈火闌珊處。
2、錢的流向
決定你是不是有錢人,并不在于你掙多少,而是看你能留住多少錢。富人和窮人的區別在于,富人買入資產,窮人只有支出,而中產階級買入自認為是資產的負債。
那如何來區分資產和負債呢?看看我的朋友L和Y就明白了!很簡單,如果你買入的東西能將錢帶到你的口袋里來,那就是資產,如果是將你的錢從口袋里掏出去的,那只能算負債或支出。同樣是買房,投資房產,會不斷增值給你帶來收益,這就算資產。而買房自己住,購買時你得花錢,購買后你還要花錢維護,不管房價漲沒漲,這都只能算你的負債。
除非你是富二代,不然你必須要靠自己掙錢的靠譜途徑來完成原始積累,雖然都是拿工資,但“老鼠賽跑”中的人,因為沒有思考過為什么要工作,恐懼會推著他們不斷追逐欲望,花的錢基本上是買入負債,用來支付生活消費,這也不奇怪為什么既使高薪,也依然是個月光族。
同樣是花錢,但“快車道”的人卻會買入資產,和“老鼠賽跑”中的人最大的不同是:他們會自我投資。“老鼠賽跑”中的人抱怨工作量多、老板太苛責、環境壓力大、工資少,上一天的班己經很辛苦了,下班后只想放松,哪還能再委屈自己去學習,對于他們而言,離開學校就己經是學習的終點了。“老鼠賽跑”中的人,每天都很忙,加班到深夜,甚至沒有時間陪家人,他們自認為自己很努力,但收入仍沒有改善卻是他們懶惰的最好佐證,不過他們不會承認也不會接受你說他懶。關于這些人,雷軍說過,他們是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是更可恨的懶惰。
而“快車道”的人知道要應對瞬變的社會,必須讓自己變得越來越聰明,單一的某項技能己經無法滿足社會需求,除了專業的業務能力外,他們會積極參與培訓、讀書會,對于他們而言,離開學校,才是學習的起點。你會發現,聰明的大腦,遠比金錢重要,錢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但智慧的大腦卻可以!“老鼠賽跑”為錢工作,被金錢趕著走,“快車道”的人卻能駕馭金錢,讓錢為他們工作。
所以,從“老鼠賽跑”進入“快車道”的第一步是:開源節流。沒有原始積累前,通過努力工作增加收入和現金流,同時還要控制自己的欲望,減少沒必要的消費。當收入能支付基本開銷時,剩余的錢就開始買入資產,讓錢生錢。當你的現金流增加時,你可以買點兒奢侈品,富人與窮人一個重要的區別就是:富人把工資投資于資產項,再用資產項為他賺的錢購買他想要的東西。而窮人和中產階級會先買下諸如大房子、珠寶、皮衣、寶石、游艇等奢侈品。比如,同樣100萬,你是拿來買豪車,還是投資付一套房子首付?買車只能讓你把口袋里的錢掏出去,滿足你的心理欲望外,不能給你帶來收入。適當的延時滿足和立刻就買,會造成財務上的截然不同的狀況。
3、培養財商
羅伯特.清崎從四個不同的維度來看待財商:
a.了解財務知識
b.投資
c.解讀市場的能力
d.懂法律
可要命的是,大多數人除了拼命掙錢外,幾乎不考慮錢是如何運作的。他們只是道聽途說一些理財的消息,卻從來不愿安靜地找幾本財富相關的書來看看,不考慮自己行動,從專業人士那整理信息。像許多財務知識,你完全可以做一次主題閱讀來掃盲,國內的法律問題,通過新聞了解政策是必不可少的。
投資會不會獲利,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如果沒有消費者買單,資產就不能增值。所以許多人在投資前就會擔心虧錢,對于新手而言,投資有風險,但如果因為害怕虧錢不投資,是到不了天堂的。人人都想上天堂,但卻沒人想去死,投資也一樣,如果只想賺錢,害怕虧錢,那還怎么賺錢。
“小雞故事”里小雞總是圍著谷倉轉,警告大家即將到來的厄運。我們每個人的心里也都有一只“小雞”我們周圍也會有一群“小雞”親朋好友,我們會對自己產生懷疑:“我不夠精明”、“我不夠好”、“誰誰都比我強”等等,懷疑常常使你寸步難行。你總是會問自己有關“如果”的問題,例如:“如果我無法償還借款怎么辦”,或者“如果事情不像我想的那樣該怎么辦”。
當你想要投資的時候,周圍到處是跑來跑去的“小雞”,叫嚷著“天要塌下來了,天要塌下來了”。“小雞”們的說法很有影響力,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心中也都有一只“小雞”。這些懷疑的話如此刺耳,讓你無法將自己的計劃付諸行動,害怕的感覺在心中蔓延,讓你只能守著那些安穩的東西,看著機會從身邊溜走。
要想趕走心中的和周圍的“小雞”,學習是一條康莊大道。通過學習提升自己的財商,同時對于外界信息又有甄別能力。許多人會抱怨自己窮,沒有錢來學習,可正確的邏輯應該是,你窮才更應該學習。
當你腰包不鼓時,那就好好珍惜時間,在自我投資的路上,一步步構筑你的資產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