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火山
最近和孩子一起共讀《狼圖騰》,這本書徹底顛覆了一直以來我對狼的認知,可見“清晰”、“準確”的概念是多么的重要。
在讀本書之前,狼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一直是兇殘的、狡猾的、罪大惡極的。和狼有關的詞語全是諸如: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狼狽為奸、白眼狼等貶義詞。熟知的故事都是:小紅帽、三只小豬、東郭先生等丑化狼的形象的。
讀完此書才發現,狼是最懂得忍耐的動物,為了捕捉比它跑的快的黃羊,狼可以在天寒地凍的黑夜中一動不動潛伏幾個小時,等到黃羊早起憋尿時,才發起致命的攻擊,而倉皇逃命的黃羊會因為來不急撒尿導致膀胱破裂,最終束手就擒。
狼是最懂得合作的動物,為了“飛”進羊圈,狼可以互相搭狼梯,讓后狼踩著前狼的身軀跳入羊圈,飽餐一頓的前狼會跳出圈外,充當狼梯,讓后狼進去捕食美羊羊。
狼是最具有軍事才能的動物,它們懂得利用天時、利用地利,懂得聲東擊西,懂得誘敵深入,孫子兵法中的計謀狼幾乎都會。
更重要的是,狼塑造了草原游牧民族的民族性格,在與狼群千百年來的戰斗中,草原人培養出了堅韌不拔、勇往直前、敢于戰斗的性格,這是成吉思汗大軍能夠橫掃世界的根本原因。
可惜的是,現在狼幾乎滅絕、我們基因中的狼性也越來越少,整個時代、社會都進入一種歌舞升平、柔弱無力的狀態中,各種“娘炮”、“仙女”層出不窮。此時此刻、盡管無需直接與狼戰斗,但重新認識狼、理解狼、理解人類社會的歷史進程,對于我們未來的生活,也許有更加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