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紫薇花開時

去年的這個時候,離開了驪山腳下那個美麗的院子。

當時院子里的紫薇樹,花紅滿枝,肆無忌憚,走近前去,仿佛能聽到怒放的聲音。

一晃一年過去了,又到了紫薇花開的季節,思緒不知不覺又回到了那個美麗的院子。

大概記得,院子里的紫薇樹有大大小小30來株。八仙園里那株,年齡大,花朵也大。養心園里最多,但大都在樹陰下,花開難免有些輕柔。桂苑東門前的那顆最會造景,坐在客廳里透窗一望,就像一幅油畫。還有玉泉樓后面新裁的那一排,想必現在也該枝繁葉茂了吧。

圖片發自簡書App

起初喜歡紫薇,是因為讀到了宋代詩人楊萬里“誰道花無紅百日,紫薇長放半年花”的詩句。

后來接觸多了,發現這個并不起眼的矮小喬木,骨子里透射出來的品格,遠非她矯小的身軀所能承載。


她懂得蓄勢待發。

紫薇花開在夏季,在另外三個漫長的季節里,她展現在人們面前的只是一株枯木,瘦瘦小小,干干癟癟。可她不聲不響,不急不躁,不羨慕迎春花的趕時熱烈,不嫉妒楊柳樹的溫情脈脈,靜靜地觀望著身邊的花開花落,默默地積蓄著、存儲著、孕育著,一旦時機成熟,會在一剎那間盛開,且一發不可收拾,一開就是一百多天, ?打破了“花無百日紅” 的神話。難怪古人詩云:“紫薇花最久,爛熳十旬期”。


她勇于破繭成蝶。

蛻皮,是紫薇每年開始生長的標志。一邊蛻去褐色老皮,一邊慢慢長出瑩白新皮。樹干一點一點從老皮的桎梏里剝離出來,全身瑩白后,就完成了一年中的成長使命,呈現給人們一個光潔、古樸、典雅的身軀,看上去像沒有皮一樣,常被人謬稱“無皮樹”。可誰能知道,完成這樣一次蛻變,要忍受多少難言的痛楚,經歷多少漫長的等待,面對多少“沒臉沒皮”流言的侵擾,才能“殺身成仁”,換來“盛夏綠遮眼,此花紅滿堂”的壯麗璀璨。

圖片發自簡書App

她靈性能解凡憂。

人們常說,“草木無情,不解凡憂”。我說紫薇是個例外。

蛻皮后的樹干,像美少女的肌膚,光滑細膩。滿身虬曲的枝條,纖長柔軟。只需輕輕撫摸一下樹干,立即會枝搖葉動,渾身顫抖,甚至會發出微弱的“咯咯”響動聲,如同人的胳肢窩被撓時扭動身體一樣,故而紫薇又有一個小名——“癢癢樹”。

當你心情不悅,抑或百無聊賴時,和紫薇來個親情撫摸,她俏動的枝條,一定會直撓你的心窩。就在這一瞬間,你們通電了、對話了、會心一笑了。

植物學家試圖尋找各種理論解釋這個現象,總讓人覺得牽強附會。與其如此,還不如這樣解釋罷了:草木本屬無情物,唯有紫薇解風情。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