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可以以9.9秒的時間來回公園與家,就是為了準點吃午飯睡午覺。那段匆匆忙忙的日子可樂一臉懵懂,隨我任我安排他,我的假民主越發強大。“寶貝到點了,要趕回去吃午飯,媽媽數到1 0我們就走了啊……1、2、3、4……”,就像馴獸師。路上也總會忍不住催促“快點”,忍受不了那種左顧右盼,撿石頭,看葉子,摸墻壁,發呆的無聊事。最后一次“1、2、3催促法”大概兩歲,出門去公園溜達,結果15分鐘的路程走了快30分鐘。看到工地施工站著呆呆地看,沒走幾步看到地上有瓶蓋撿了一個握手里,拉著他的手示意趕緊繼續走,沒一會蹲下看了路邊的野草。走到一個魚缸旁邊徹底地停住了腳,目不轉睛地看著魚兒游來游去。這回忍不住要出絕招了,“寶貝,我們趕著去公園,現在還磨蹭待會不夠時間玩,媽媽數到10我們就繼續趕路。”。可樂不坑聲繼續看,我自信地數著“1、2、3……10。好了寶貝,我們有了。”。我拉著他的手,奇怪這回今天拉不動?這小小人兒另一只手還死死地抓緊魚缸邊緣。我有點挫敗,蹲下來說:“寶貝,剛剛說好了媽媽數到10就繼續走。”。可樂繼續看著魚兒,我說好吧,那再數一遍就走啊。“1、2、3……”數數的聲音回蕩在自己耳邊,不知道有沒溜進可樂的耳朵里。我看到的是他看著魚兒眼睛發光,我想著自己為什么要趕著去公園?可樂玩,還是我玩?到底誰陪伴誰?可樂陪著我趕去公園玩……想到這自己也感到好笑。數完,可樂依然靠在魚缸旁,我沒有吭聲……
到了公園其實也沒玩什么,也許孩子就是換個地方左顧右盼,摸地板,看看風景。而我總帶著目的,完成一個任務再接一個任務。兒子更享樂的是沿途的風景,過程,而我總希望得到結果。跟隨孩子也許我會更輕松。
漸漸地現在放學的路我們能走一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