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有二種
- 自然思維: 自然的思考, 是洞察力和偏見, 事實與錯覺, 真理與謬誤, 混合在一起的思考活動, 是一種最符合人性的思維方式.
- 反省思維: 對第一層思考的分析, 評估, 審驗等反思性思考活動, 對自己所知進行矯正, 更新和完善
怎么樣使人看清, 自己思想信念背后的欠缺?
- 詰問式: 通過設計問題, 一步一步使對方看清自己信念和思想背后所隱藏的那個缺陷
詰問式的3種邏輯方法:
- 指出人們對道德名稱定義的一些反例
- 依據人們的道德信念做出邏輯推理
- 借助邏輯推論指名人有不一致的道德信念
實例:
法院起訴蘇格拉底有三宗罪, 于是他來到法院看這個對他的起訴書, 在期間碰到了來法院起訴自己父親的歐緒弗洛, 于是蘇格拉底就問你為什么要起訴你的父親.
原來是他父親手有兩個奴隸, 在喝醉了后打架, 一個把另外一個打死了, 他的父親就把打人的這個綁起來扔在溝中, 然后出門去咨詢要如何處理, 但結果這個奴隸不幸在溝中就死了. 因為這個歐緒弗洛就認為是他父親殺死了這個奴隸, 所以來控告他父親.
蘇格拉底就問你真的認為你控告自己的父親是正當的嗎?歐緒弗洛卻十分確信控告是正當的. 因為宙斯的父親犯了錯, 他曾用鏈條綁縛他的父親. 類似的, 歐緒弗洛也可以起訴自己的父親.
他堅信: 控告自己的父親是神圣的行為, 諸神必定悅納.
蘇格拉底說, 你竟然認為控告息的父親是神圣的行為, 那您就應該知道什么是神圣, 于是蘇格拉底就要求歐緒弗洛回答神圣是什么.
歐緒弗洛試圖解釋神圣是什么, 但每次蘇格拉底都會找出與他的定義相關的那個反例
比如:
歐緒弗洛: 神圣是諸神所喜悅的.
蘇格拉底: 針對這個定義, 神圣是因為諸神喜悅它而神圣, 還是因為它神圣所以諸神才喜悅它?
蘇格拉底這一問, 引出了一個主張, 神圣之為神圣, 并不依賴于諸神.
歐緒弗洛原本以為, 神圣依賴于諸神, 想要做神圣的事, 只要做那些諸神喜悅的事就可以了.
可沒想到蘇格拉底告訴他, 神圣是一回事兒, 諸神是另外一回事兒, 神圣并不依賴于諸神.
蘇格拉底又說, 就宙斯用鏈鎖綁縛他的父親的故事而言, 你認為這些故事都是真的. 那你就應該相信諸神之間是彼此爭斗的, 于是蘇格拉底就問, 他們爭斗什么?
歐緒弗洛說他們為道德問題而爭斗, 比如哪種是正義的, 公正的, 等等.
蘇格拉底就說, 既然你相信諸神是因為這些問題而爭斗, 那你就應該相信下面兩個陳述
- 諸神之間有仇恨和爭斗
- 諸神關于何種行為是公正的或不公正的, 神圣的或不神圣的看法, 存有分歧.
接著, 蘇格拉底基于上兩個陳述進行推論得出第3個推論
關于何種行為是神圣的或不神圣的, 諸神沒有一致的看法.
得出
- 歐緒弗洛控告自己的父親的行為是不是神圣的, 諸神沒有一致的看法.
- 有些神認為他控告父親不是神圣的
最后再看下歐緒弗洛最初的觀念: 諸神都認為歐緒弗洛控告自己的父親的行為是神圣的
其觀點于結論矛盾
相信自己:
每個人都按照自己所砍的”真理”而行動, 然而, 自己所確信的”真理”不僅僅是真理, 其中有真理, 也有錯覺, 偏見, 妄念, 陳規陋習甚至迷信. 我們所確信的”真理”是一個魚龍混雜的信念系統, 但他確實在支配著我們的行動. 因而我們需要凈化, 校正更新和優化我們的信念系統 .
自我改變(人生價值):
批判思維是尋求自我改變的工具.其本質是審驗和評估, 通過對自我的思想 和觀念進行審驗和評估, 凈化, 校正, 更新, 優化我們的信念系統以便形成更好的選擇和判斷, 并由此提高生活和工作質量, 成就卓越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