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8日,我投出了第一份應聘實習簡歷,目標扇貝單詞UI設計實習生。作品集上我設計了一款關于打卡的APP,第一次做也沒什么經驗,在視覺風格上琢磨了好久才拼湊出來,現在回看問題蠻多,不過投遞后還是收到了正面的肯定,扇貝的設計師通過作品集的聯系方式加了我微信,也如我聊了一些作品集的想法,不過最后因為應聘扇貝所要做的作業(扇貝單詞的首頁設計/新聞列表頁/新聞詳情/icon)沒有達到部門的要求,最后被pass掉。
扇貝遺憾失敗,那在南京實習無望,于是在實習僧上開啟海投模式,一口氣投了英特爾UI、大眾點評產品、愛奇藝PC端產品、網易杭研交互(優酷VR反饋已招滿)。每天都打開實習僧查看簡歷的反饋情況,每一天過的都是那么的漫長,終于一天傍晚接到了英特爾的面試電話。HR先詢問了基本情況后部門開始專業面試,人生第一次電面緊張又亢奮,聲音有些顫抖。先后問了
學校課程(哪門課對你幫助最大)
蘇州微信應用大賽細節(用戶是誰,解決了什么問題)
視覺圖中的問題(按鈕視覺上有歧義,首頁行為引導性很差)
為何在復選的場景中使用單選控件(換句話說也就是單選控件和復選控件的區別,這點我完全回答錯誤,僅此一點我就該出局)
是否了解網頁設計法則(我很實在地回答了不了解)
平時喜歡用什么APP(我把答案引向了前段時間做的網易lofter產品分析)
面試完成后具體結果等通知,掛掉電話后我亢奮地心情仍沒有緩和下來,呼吸都有點困難,不斷地和小伙伴們復述面試的情節,回家之后也給爸媽打電話分享這段經歷。第一次電面的經歷,實在難忘。(最后在我面試愛奇藝大眾點評后沒有消息后收到英特爾的郵件告知遺憾出局,雖然是失敗的消息,比起在等待中不斷自我否定,仍讓人安心)
愛奇藝PC的產品設計印象并不深刻,問題上并沒有提及作品集,反而把重點放在微信應用大賽的細節上:比如界面的導航是如何分布的,點擊XX會跳轉到何處。蘇州微信應用大賽已經過去1年了,而且界面部分我們仿照大街網的web設計,印象已經很模糊,越努力想越想不起來,停頓了好長時間最后主動放棄了,我想這應該算是很大的減分項,并且這次比賽并沒有到開發上線的階段,在運營上的細節也欠思考,這樣的表現對于一個產品經理的實習生來說是不合格的。
大眾點評的面試比較特殊,要去上海總部面試。第一次進企業也是比較新鮮,被接待帶到一個小會議室等待,接著一個氣場強大的女面試官到來,對照著簡歷以及產品上問題進行提問:
大眾點評好在哪里,對比美團有何特點
使用中有什么想吐槽的點?(這點我沒有回答好,因為自己確實用的少,我就硬回答一個推薦不夠精準,解決的方法是根據我的歷史訂單進行偏好推薦,但是漏洞重重)
怎么看待用戶在購買前使用大眾點評查找商家,但在付款這一環節卻使用支付寶,如何使用戶的后使用場景使用大眾點評支付(回答一般)
在平時喜歡用什么APP,興趣點在哪些上我犯了一些錯誤:
平時喜歡用的應用我回答36Kr、愛范兒、instagram和lofter(沒錯…提lofter又是因為我前段時間的作業就是lofter的產品分析和ins的產品對比)聽我講的頭頭是道,面試官讓我給她演示下lofter,然而我的手機里并沒有……減分
興趣上我重點強調我喜歡科技類新聞以及互聯網行業新聞,但面試官評價這些不夠,問我還有沒有,她認為一個產品應該是個互聯網重度用戶(或許我沒有提出我有在應用商店下載應用體驗應用的習慣),我很腦殘的表示:我不太喜歡玩手機,因為手機讓時間碎片化了,經常睡前刷微博,但是刷完并沒有得到什么,所以我對手機很克制。我想是個正常的PM都會讓我收拾收拾回家了吧……
我提及我也經常用番茄土豆和any.do這兩款應用,面試官對這兩款效率類軟件的區別很好奇,但是礙于我無法說得清楚,就給我布置一個作業,如果我講得清楚,那就有入職的機會,周五之前沒有消息那就表明GG,具體要求會發郵件給我,周三之前發給她。回去之后我一直在等郵件,已經到了周三了仍然沒收到,我想或許人家對我很失望布置作業只是支走我的理由吧,傍晚回南京的高鐵上我打開了郵箱的垃圾箱,沒想到作業郵件竟然靜靜的躺在里面,回到寢室已經7點多,我各種查閱資料作總結,在凌晨4點完成發給了她。要求周三之前,現在已經算是周四了,我在郵件里注明了遲發的原因又刪掉。郵件跑到垃圾箱真是一件很沒禮貌的事情,雖然并非是我可控,但至少可以看出我做事不細心,既然已經錯了就不用解釋了。
又是過了一周,接到了網易的面試電話,HR說部門對我的作品集很滿意,想讓我來杭州現場面試。這個電話就像一把雞血讓我對自己信心倍增。來到豬廠門前,心想這就是我以后奮斗的地方了,滿懷期待。來到大廳填寫應聘申請信息單,然后像醫院等叫號一樣等待。來了兩個設計師(一男一女)帶我進入小會議室面試。整個面試過程感覺很輕松,整體很順利:
描述下澳洲交換生的經歷(男面試官也是澳洲留學生,昆士蘭畢業)
作品集原型圖中的細節:
消息按鈕為何不是全局控件而是放在首頁的右上處,當時我并考慮應該為重要/常用功能提供快捷入口,而是說消息查看是與回顧打卡這個功能相關聯,男面試官一語中的:是不是看到左上角有個鬧鈴按鈕這邊正好放個消息按鈕對稱好看,我笑著說也有這部分考慮哈哈,現在回想我真是MDZZ啊,減分
打卡情況一覽為何不使用日歷展示,我這點回答的也很差,我說進入后顯示日歷就像游戲里的一個簽到行為,而這種簽到往往是自動的,所以用戶的認知上往往是自動的,而我的這個軟件的簽到是需要上傳圖片和文字記錄的,不是自動的行為。回看這個答案也是驢頭不對馬嘴,男面試官提出基于日歷的打卡一覽實際上是很好的展示形式
關于職業規劃,我回答職業定位(交互)和以后想發展的城市(杭州)目標公司(網易),闡述下網易打動自己的地方在哪里,這些都沒什么問題,也是面試官想聽到的(如果能從為什么網易可以成功上提出有深度的觀點論述相信會加分)但是在“你如何理解交互設計師這個職位”這個問題上回答的不好,正好在逼乎上看過這類問題,有個答案印象很深:交互設計是將產品提出的需求進行視覺化實現的設計過程,說完我看女面試官一臉懵逼,心想完了,然后補充:大部分人認為交互設計師是畫框圖的,其實遠不止這些,然后從信息的優先級設計上進行解釋。回想這個答案欠缺的地方也有很多,信息優先級的把握是交互設計應該做的,行為流程的規劃也是交互設計的重點,這點我沒有表述。
男面試官整場與我有許多互動,女面試官則以觀察為主。差不多到最后的時候男面試官讓女面試官向我介紹入職后主要的工作內容,我聽到這個信號已經覺得我已經穩穩地過了面試了。以至于女面試官問我還有什么想了解的我回答等入職后再詳細了解吧……這也是減分項吧,對業務不熱心。
面試結束后面試官說要和領導商討結果,一個星期內出結果。出了網易大門我激動的給媽媽打電話,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然而這種感覺慢慢的又被等待的不安替代,直到我等了兩個星期,基本認為自己已經出局了。
在新昌出差的賓館里突然接到網易的電話,電話里面試官又進行一段不友好的面試:
問及本科大學在哪,本科車輛工程是干什么,與設計有什么關系
平時喜歡看什么(我回答36Kr竟然問我能看懂嗎…)
既然喜歡看36Kr,近期印象深刻的文章是哪個(正好在微博里轉載一篇易到用車CEO的創業回憶錄,主要講易到CEO對市場方向判斷錯誤,然后迅速失去市場機會被滴滴超越的過程,給我關于產品方向重要性的啟示:交互體驗上完美而商業方向不正確產品仍然會死掉,然后分析易到錯在哪里)
面試官以有事要忙的理由結束了這段面試,過程很難受,一是緊張(電話面試基本全部緊張到短路)二是感覺面試官并不友好(或許這就是壓力面吧)
3天后我打電話詢問面試結果,對方態度轉為友好,說我很遺憾在X進1的過程中被刷掉,他是主管不負責招聘篩選只負責結果核對,給我打電話是了解我是什么水平,在他看來和入選者并無差別,只是運氣不好,以后有實習需求可以直接與我聯系省去招聘的麻煩。
至此,2016年10-11月的求職經歷到此結束,而現在的我重做了作品集,閱讀了許多專業書籍重新出發,投了許多也繼續碰了許多壁,拿到了一兩個offer,收獲了許多肯定,回顧下自己初找實習的那段時光,也是一次在失敗中總結教訓的過程吧。
第一次在簡書中碼字,相信這是一次好的開始,以后多寫心得回憶,下一篇 找實習回憶錄-篇二正在籌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