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不完美,才美2》閱讀筆記006篇
文/虹虹lain
你和智慧之間只缺一個情緒應對法。
健身并不增長新的肌肉,而是讓原有的肌肉更加緊實、豐滿、有彈力。而我們應對情緒的能力,也可以通過訓練變得更加強勁、有力、有彈性。
通過訓練,可以更好的去承受包容接納,并且自主的恢復,自己內心的寧靜。情緒梳理七步法是進修生的日常必備技能之一,大量運用在他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中,也是一個易學易用的方法。
彼此的界限和期待交流清楚非常重要,否則容易引起落差和誤解。帶著自己缺乏愛和溫暖的過往,爭寵爭關注,不是簡單的疏導就能解決。通過這種訓練,他跟愛人和父母的關系都明顯變好了,進修生畢業兩年后她拿著那張寫著七步訓練法的賓館便簽紙條,還在他錢包里放著。
情緒梳理七步法的注意事項:
如果你曾被診斷為抑郁癥、焦慮癥或其他精神疾病,你需要首先遵從你的精神科醫生的醫囑。而七步訓練法,主要是為了幫助那些沒有精神疾患的普通人,自己化解改善自己的情緒問題而設置的。
七步法具體適應癥狀:
1/當你因想起過去的某個人或某件事導致自己內心起伏、難過不安、生氣不舒服時
2/當你因今天發生的一件事而心緒不寧時
3/當你想到未來而焦慮不安時
開始前,環境和準備工作:
請你選擇一個,至少可以連續30-60分鐘,不受打擾的環境和時間,準備好紙和筆一起來練習。
????自我關懷???
在接收信號時,身體接受的信號是最為直接,身體的不舒服對我們自身的影響和刺激是最大的,只是許多時候大多數人只關注了心里的不舒服,沒有覺察到身體的不舒服。
我們最需要做的是把關注點從外面的人和事上收回來,用來關懷自己,只要我們的身體舒服了,情緒就會緩解平復,只要我們內心平靜了,就容易產生智慧,有創造性的應對方法。
1)停下-呼吸-標注情緒。
隨著每一次呼氣-吸氣。讓自己的思緒回到過去或現在發生的,讓你不舒服的事。給難受情緒打分,0最低,10最高。
選擇難受程度在4~5左右的事回想一下,這件事發生的時間,地點,跟什么人?這個人說了什么,做了什么?你說了什么,做了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
把這件事帶到眼前,仿佛重新置身于這件事當中。你的情緒,給它命名:憤怒,焦慮,悲傷,委屈,煩躁,失望,渴望。也許這件事參雜了不同的情緒,那就選擇最明顯、最強烈的情緒給它命名。
2)感受不舒服的情緒,在身體的哪個部位-定位情緒。
從頭到腳掃描一下自己的身體,感受不舒服的情緒,在身體的哪個部位最明顯?
3)把關注點放在身體不舒服的位置上,軟化-安撫-允許。
讓手的溫暖像暖流一樣,傳到這個部位,讓身體像沐浴在溫泉里面,感受身體的溫暖和放松,感受一下自己最想聽到什么話。像看著寶寶一樣看著自己,對自己說,比如你真的不容易,我知道這件事讓你特別難過,承受了這么多不舒服,我好心疼你。可以稱呼自己的名字。
我覺得你經歷并承受這種事真的很不容易,我也很難過。不過是世界上有很多人也曾經經歷,或正在經歷你的痛苦,痛苦是人生的一部分。
然后,不管身體的感受、情緒的感受和自己的想法是什么,都允許此時此刻自己的身體、情緒、思想的存在。對自己說,我接納此時此刻的自己,不管身體和情緒的感受是什么有什么想法,我都接納此時此刻的自己。
然后靜靜感受一下,在標注-定位。安撫自己后,現在的感受是什么?
4)科學依據。停下-深呼吸-標注情緒,你的情緒就會安定下來。
1/你能命名的,就是你能馴服的。杏仁區,它的主要功能是管理我們的各種情緒。當我們標注了情緒,身體當中分泌恐慌分子的通路就被截斷。
2/定位存在部位,所有的情緒都有一個承載部位。思緒容易漂移,但身體的感受不會,一般來講都有一個主要承載部位。思緒飄忽不定,導致我們無法與情緒相處。所以把情緒定位在身體的某個部位,就可以清楚看到是怎么回事。
3/軟化-安撫-允許。當身體感到放松的時候,就會傳送安全信號給大腦,告訴他是安全的,身體就會安靜下來。所以學會與情緒相處,首先需要軟化安撫自己的身體。
像剛出生的寶寶一樣,當她哭的時候,我們先是抱他起來,細柔聲細語的哄她,讓他感到身體的接觸和溫暖,聽到柔聲細語的安撫,寶寶的身體就會放松變軟,情緒就會被軟化化解。
也可以把手放在肩膀,肚子,腿或其他感到不舒服的地方。就像當你看到孩子生病,沒有辦法讓他的痛苦立刻消失,但你可以接納他的狀態陪著她,看看能為她做些什么。
把你的難過情緒,和因承載情緒而難受的身體,當成發燒骨折的小寶寶。懷著關懷的心允許自己痛苦難受,陪伴自己,接受自己的情緒和身體。
????探究自己的真實需求???
情緒是,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結果。我們常常只知道自己不要什么,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確切的了解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事情就會好辦。
發掘自己內在和外在的需求。不是想要,而是需要,需要是發自內心的真正需求。想要是脖子以上的愿望永無止境,需要是脖子以下的真正需求可以滿足。
現在閉上眼睛問問自己:
1/引起我情緒波動的事件背后究竟想要什么?需要什么?
2/這件事給我帶來的是什么情緒?
3/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
4/我究竟想要什么?
5/到底是我的什么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才導致這樣的情緒?
6/對方的需求又是什么?
7/如果準備好的話,可以慢慢把眼睛睜開,把想到的記在紙上。
看得見的行為,只是20%冰山一角。我們對自己是不夠了解的,我們以為自己只是在爭論一個對錯,只是為了把事情做好,只是為了其他人好,其實細細覺察,會發現自己曾情緒是層層情緒下,包裹的深層需求到底是什么。
憤怒是個硬情緒,是堅硬的掩蓋,它往往掩蓋了更柔軟,更脆弱的情緒,比如悲傷和恐懼。孩子摔跤傷的不重,媽媽就會很憤怒的指責孩子,而憤怒下面是媽媽的擔憂、心疼,還有愛。
憤怒,指責,埋怨情緒下面你感到了哪些柔軟的情緒?是悲傷,委屈,害怕,孤單?
再深一步,這些柔軟情緒下,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是想被看見,被聽見,被尊重,被認可,被關愛,感到安全,感到愛嗎?
????情緒ABC???
1)我們難過,是因為只從自己的角度看人看事和解讀。
情緒當道時,掌管理性思維的大腦根本無法工作,所以在我們情緒平復一些后,了解自己的情緒,自己的需求,情緒已經化解了。如果仍然沒有化解,可以在情緒平穩之后,再做進一步思考,通過換位思考,觀察事情全相,來了解自己和他人。
艾利斯認為,造成人們情緒的直接原因不是客觀事件,而是主觀認識和評價,才導致我們的情緒。
人的行為反應和情緒反應的根本原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對事件的看法想法解釋評價,歸根到底是人對此類事件的信念。
ABC模式中,
A是誘發性事件;
B是個體在遇到誘發事件之后,相應而生的信念。也就是他對這件事的看法解釋和評價;
C是指特定情景下個體的情緒及行為的結果。
人之所以難過,是因為只從自己的角度看人看事和解讀結果。A是剛才想到的那個事件;B是你對這個事件的看法和解讀,一件事可以有多個解讀,一般建議寫到4-6種;C是基于不同的B所產生或可能產生的結果。
2)對同一個事件的不同解讀就有不同的結果。
情緒ABC對于換位思考,了解全相非常有幫助。相信管人們說什么做什么,他們內心都有一個愿望,就是希望被人喜歡,接納,尊重,理解,愛,肯定,沒有一個人例外。
人性是向善的,往往不是我們的意愿,而是我們使用的方法,使我們貌合神離。當你知道其實所有人的內心最深層的愿望和我們是一致的,我們與他們就不會遠離,也不會持久的心懷怨恨和孤獨。
我們就有可能在一次又一次的傷心難過之后,選擇重新面對,再次燃起與人連接,感受溫暖的希望。
????與智者對話???
我們身上有很多部分組成,有理性,脆弱,堅強,冷漠,溫暖,困惑,智慧,多年的人生里,我們可能習慣使用某一部分,而沒有看到其他部分。
1)ABC梳理完后,請你跟智者進行一個對話。智者可以是一個具體的人,比如最信任,最愛你的,最智慧的人,他非常了解你愛你,希望你過得舒適安閑,輕松如意,遠離痛苦。可以是長輩長者,信仰的宗教人物,或其他讓你安全信賴的人,可以是一束光,幻想的生物。
問問智者,對方為什么那樣說那樣做,你的各種解讀里哪種可能性最大。
2)先做一個關于神秘樂園的冥想。
3)與智者對話。
????核對???
做完1234步訓練法后,情緒已經得到平復,并且對己對人對事的想法也會有很大的變化,我們能夠看到多種可能,并對事情做出更客觀的評價,而不是出于情緒的沖動反應。
智者給到的建議,都未必與真實情況一樣。我們需要在現實中,與事件中涉及的其他人進行核對。
如果我們能真正去傾聽他們的聲音,了解他們的需求,就可以將視野擴大,格局拓寬,理解加深,核對時最好遵循這樣幾個原則,1/尊重對方利人利己;2/直接核對,不是旁敲側擊;3/每個目標,做好最壞結果的應對方案。
核對是一個有效溝通的習慣,是心平氣和了解對方的需求,表達自己的需求,共同探索以后如何滿足雙方彼此的需求。不要變成發泄情緒,表達不滿,實現自己目的的行為。
有一個核對的秘訣,就是心平氣和,和顏悅色的問對方,是什么地方讓你難過,我怎樣做會讓你舒服。每個人都希望成為更好的人,但有時候會情不自禁,說了不該說的話,做了不該做的事,這跟我們過去的經歷和傷痛有關。用和顏悅色、柔聲細語的態度,與你交流,目的是增加彼此的了解,更好你的滿足需求,做不到也會讓你知道。
????制定未來的行動計劃???
1)制定行動計劃,避免再次陷入情緒困境。
核對后還停留在思想層面,我們要制定一個行動計劃,需要一個具體可量化可實現可操作有時間表的行動計劃,沒有行動就沒有真正的改變和成長。
如果沒辦法核對,也可以思考一下,以后再碰到這種情況,準備怎么辦?說什么做什么,不說什么不做什么,問問自己怎樣做才是一個智慧的選擇,才會讓自己滿意。
2)如何制定避免情緒陷阱的計劃。
世上無小事,每個行為都是冰山一角,正是日常生活的實踐,在一次次和人的交往中,我們打破了自己原有的思維和行為模式,開始練習用新的利人利己的方式來回應。
就像在大腦中開辟一條新的道路,只有積極的開荒除草,才能讓這條新的路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平坦,越來越習慣。正所謂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收獲總結???
1)沒有總結的人生不值得過。
比如案例女生的總結:先自給自足,用愛喂養自己。我相信我已經準備好開始新的生活,不管下一個男友是誰,她都會是一個非常幸運的人。
2)學習的3個途徑。有的學習是在事情發生之后,有的是發生的時候,有的是發生之前就去學習。平時能夠堅持進行學習,在情緒爆發時就有很多應對的辦法。事后總結收獲,就能建立一個全面良性的學習循環。
情緒梳理七步法模板——越行動越智慧
唯有反復的練習,淡定智慧的道路沒有捷徑。七步法和靜觀自我關懷是,進修生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可以天天練習,也需要經常練習,最重要的是在實際生活中真正踐行。
改變需要足夠的時間,足夠的練習和實踐。把控情緒的時候會越來越多,失控的時候會越來越少。情緒失控,持續的時間會越來越短,強度也會越來越弱。
至少需要練習100次情緒梳理七步法。最好是有同伴一起學習,交流,分享,相互支持。做的越多,完成時間就越短,效果越好,對自己需求的認識也越深刻,創建行動就越徹底。
超過50次的時候,就可以影響嘗試帶領身邊的人一起用7步法管理自己的情緒。這是一個自助式管理自己情緒的方法,需要全身心的參與。
淡定和諧的生活從7步法開始,有的時候需要其中幾個步驟,有的時候需要完整的7步法,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任意選擇,目的是能夠安撫自己,成為越來越智慧的自己。完整的7步法訓練,有助于更加深入的了解自己和他人。
我是虹虹lain,坐標杭州。擅長清理負面情緒的 情緒管理咨詢師,輔助人生規劃的 紙牌預測咨詢師。
【文末彩蛋】
如果你正受著負面情緒的困擾,影響了你的正常工作、生活、學習。歡迎添加我的微信:Sophiannn我很樂意幫助你,梳理和制定解決方案,找回你內在的,自信舒適狀態。每日僅限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