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說題目吧。我搜索枯腸,就是想不出用什么字眼去代替“笑尿淚”三字。想用“笑到小便失禁”吧,又是同義反復,甚至比原來的更為不雅與暴力。想想還是算了,又不是寫詩,用不著“語不驚人死不休?!?/p>
厚厚的一本《生死疲勞》終于看完了,再一次感受了莫氏的語言幽默。常常是一個人看著看著就會忍俊不禁,“撲哧”地笑出聲來。聲音雖然說不大,但深更半夜,寂靜放大了聲音的分貝,往往會驚醒一旁睡覺的妻爬起來埋怨我“獨自去偷歡”。
天馬行空般的想象力,滑稽荒唐的情節,幽默調侃的語言,特別是跌宕起伏的故事一波接著一波,在你看得有點煩膩的時候突然一轉,引人入勝。不得不佩服作者對謀篇構局高超的掌控能力,筒直就是運籌幃幄,引你上鉤。——試想一下,一部動輒幾十萬字的小說,放在現如今急躁的社會,恐怕耐心的從頭至尾一絲不茍地讀完它,怕是不容易。再說如今的社會,閱讀群體少——這樣說沒有多少依據,但至少在我身邊是這樣(低頭族很多,但不是為書低頭,這個我百分之百有把握)。
因此,想要人們讀完接近50萬字的作品,作者沒有金剛鉆般的技術活,恐怕只是光用文字來意淫別人,討好自己而已?!拖裎遥瑢懴乱陨虾鸵韵碌奈淖郑髦篮翢o價值可言,卻還樂此不疲,簡單粗暴地說一句,那就是幾近犯賤!什么叫幾近犯賤?那就是他媽的已經犯賤了!可是這有什么所謂呢?很久很久以前,我愛好文字;很久以前,我鄙夷文字;如今,我用文字聊以自慰,企圖抵擋來自空虛的空襲,滌蕩浮躁的心靈,審視疲憊不堪的靈魂。這種自慰行為對我而言意義重大,對別人而言,一點價值都沒有。
大地主西門鬧被槍斃后投胎轉世為畜道,經歷了六道輪回,先后為驢、為牛、為豬、為狗、為猴,最后為人,小說就是以西門鬧為畜時的視角為敘述主線,向我們講述了自1950年至2000年這半個世紀以來發生在中國農村土地上的故事,并以高密東北鄉為縮影,反映時代的風云際會,世故人情。
奇特的敘述視角自然會給讀者帶來新鮮而刺激的閱讀感受。從畜生的眼里折射出來的人類社會,充滿荒誕色彩,但絕對不是離經叛道。閱讀這樣的小說,讓我們既感到愉悅的輕松,又體會文字背后思想的嚴肅認真。所以,笑過之后,是一本正經的思考。你也可以不必如此,不是說非如此不可。
“什么叫幾近瘋狂?那就是他媽的已經瘋狂了?!薄@就是莫氏的語言幽默,我喜歡,所以我鸚鵡學舌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