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逼自己努力,現實都會逼你
3年前,公司里一位
90后小姑娘對我說:在北京漂著太累了,她想回家考公務員。我說你考的上嗎?不管能否考上,我想有一個穩定的工作。在公司工作太累了,天天加班不說,工作也不穩定。
可是,穩定工作沒多少工資!現在公務員就是個清水衙門,哪有什么錢。你大學畢業,好歹在大城市呆幾年,多見點世面。
我在北京讀了4年大學了,工作也2年了,什么世面沒見過。我覺得我老了,我要回家考個公務員,然后找個做公務員的老公,人生就安穩了。
我沒有勸阻這小姑娘的人生美夢,如果這就是她要的美好人生,我覺得也挺美好好的。
3年以后,我忽然接到小姑娘的電話,她哭著對我說:她考了2年公務員沒考上,現在27歲了公務員老公也沒找到,我覺得自己很沒用。你敢回北京上班嗎?不敢,北京太累了我連房子都租不起,更不用說能否找到工作。
你想怎么辦?我還是再努力一年,再考考公務員吧。我爸媽說:今年再考不上,就安排我去國企上班。
我好奇的問小姑娘:你這幾年都在考公務員,都沒有去上班嗎?是的!那你靠什么生活?我爹媽救濟我啊!如果有一天你爹媽不愿意救濟你了,你該怎么辦?找個愿意娶我的男人嫁了就可以了。
女孩子不需要有那么多的宏圖大志
好吧!我知道這世界有很多女孩子,跟這個小姑娘一樣。她們夢想就是有個穩定工作,找個有穩定工作的男朋友,一輩子穩妥的過就很好。可是這世界從來就沒有穩定的工作,那怕是看起來穩定的公務員。
不愿意安定的公務員
我的一些朋友是做公務員的,他們工資不高,工作有的輕松,有的不輕松,常年呆在一個單位了,對誰都挺客氣。以前還有些應酬,現在應酬少了,靠著微薄的收入生活。老婆孩子是不指望公務員的工資過活,畢竟很多公務員的老婆工資比他們高。
我之前認識的一個公務員朋友,他在他們那個文化局里算小科員了,他一點都不稀罕,業余時間寫作,開餐館,有時候還去開快車。
他看起來就不像一個中規中矩的公務員,他愿意放下自己的臉面去折騰。他在局里業績還不錯,單位領導對他“不無爭議”有點小意見。
他一見領導就淚流滿面的說:自己兩個孩子要養,妻子工資低,自己不賺點外快不行的。領導讓他注意點影響,他也不是特別在意。
后來公務員朋友被單位小人暗算了,一怒之下辭去公職,自己開始折騰。現在好幾套房子,比起他公務系統同時代的朋友,不知道要好多少。
我說你不怕有天折騰不動了,后悔自己沒有穩定工作?他說:拿穩定工作來干什么,混吃混喝等死嗎?
一個男人總不能每月就4-5k讓老婆孩子餓肚子,就為了自己是公務員的身份?坦白說,我還挺佩服這個朋友的。他太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了,他的人生即使不穩定,也能過穩定的生活。
反過來說那些尋求穩定生活的人們,他們雖然清苦,但也算按月有工資,按部就班的在工作,看起來也蠻好的。
只不過這種好,注定了一生無法看更好的天空。但有的人是不愿意看天空之城的,他們就喜歡生活在自己狹窄的世界里,一輩子安穩到老。
愿意安定的國企員工
我之前一個女朋友一直是在國企上班的,都40多歲了在單位看起來就是等著退休的年齡。
結果因國企業績下滑,她所在的部門面臨解散,員工有兩個選擇,要么一月拿1500的工資,要么自愿下崗,企業給一筆補助費。我這個女朋友是圖安逸的主,每月拿著1500的工資,啥事都不想干,也沒找第二職業。
沒幾年,單位還是讓她提前走了,說她從業10幾年,對公司沒有任何貢獻。我這姐妹40多歲的人了,受了一輩子國企優待福利,忽然之間被下崗什么都不會,連1500工資都沒了。她問我怎么辦?
我說你可以去學點手藝,或者自己去開個網店什么的。她說她什么都不會,孩子還在讀大學,老公公務員也沒啥錢。她一輩子穩定,沒想到如此挫敗。
后來我這朋友為了生活,真的去跟他人做保潔了。一月能夠賺4-5k,她現在反而自在自信了。她說360行,行行出狀元,她以后還想開個保潔公司。
每一對夫妻都是生死之交
文/甘北
1
外公在世前的最后十幾年,中了兩次風,腿腳不便利了,神志也開始混沌不清。
他的一切生活起居,都由外婆一手料理。上不了廁所,外婆就攙著他去。拿不穩筷子,外婆就喂他吃飯。說錯話得罪了人,外婆就跟在后面道歉。
外公又有糖尿病,飲食要以清淡為主,外婆怕外公饞,就每日陪他一起吃粗糧。就這樣,沒有生病的外婆,忌口了十幾年。
都說人老了會變成小孩,外公的晚年,也跟小孩子無異。
一到過年過節,他就主動向后輩伸手要紅包,當著大家的面拆開來,誰給少了他還不高興。
要來了錢,他就開開心心地踱回房間,一股腦兒全塞給外婆。
“我走了,你就全靠這些錢過日子了呀!”
他怕自己走后外婆會受委屈,就拼命地給外婆攢錢。
他說:“等我走后,就把我火化啰!”
這在講究“入土為安”的鄉下,簡直不敢想象。因為當地政府推行火葬,但凡火葬都能拿到一筆不菲的補貼,外公想多給外婆攢一點養老錢。
后來,外公的病越來越嚴重,再也走不了路,說不了話了。偏偏外婆又摔斷了腿,進了城里的醫院。
外公鬧著要去看外婆,大家都勸他:“您老的血壓不穩定,坐不了長途車的。”
他就是不聽,坐在輪椅上干著急,說不出話,就用兩只手不停比劃,一張臉憋得通紅。
沒辦法,大家只好帶他去,他什么都說不出,就只能兩只眼一動不動地盯著外婆,像是要把那張臉生生世世地記住。
如果你看過那個眼神,就會知道什么是生離死別。對于老年夫妻而言,每一次注視,都可能是永別。
那段時間,外婆一邊打點滴,一邊擔心外公吃不好,睡不好。而外公呢,天天在家不說話,眼巴巴地坐著,生怕外婆的腿好不了。
后來,外婆好了,外公卻去了。終究還是“入土為安”了,因為外婆不同意火葬,她不要那筆錢。
直到如今,外公已經去世好多年了,外婆還一直住在那間房子里,子女們接她出去住,她不愿意,她就要在那里,陪著外公。
2
年輕的夫妻,可以吵鬧,可以分離,可以各奔東西,但老年的夫妻,生命枯竭得只剩彼此可以依靠。
朋友告訴我,她的父母一生相愛,母親四十多歲了,還被父親寵得像個少女,既不知道怎么交煤氣水電費,也不會洗衣做飯。直到有一天,她爸在浴室洗澡時突然滑倒。
朋友說,她至今都不知道一生沒干過重活,體重不過九十斤的母親,是怎么把父親從洗手間里背出來的。
那件事以后,母親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她開始自己去交物業費,學習買菜做飯,甚至淘了一大堆醫用保健書籍,認真學習急救方法。
而一向不準她勞心勞力的父親,也不再干預她做這些,兩個人都默契地心照不宣,換了一種生活方式。
朋友說到這里紅了眼眶:“其實我爸是在擔心,萬一他先走了,我媽怎么辦?”
3
“我先走了,你怎么辦?”是每一對白頭夫妻都終將面臨的問題。
年少時看三毛的《夢里花落知多少》,里面有一段講三毛身體不好,便逼著荷西答應如果自己死了,一定要再娶。
荷西說:“要是你死了,我一把火把家燒掉,然后上船去飄到老死。”三毛卻說:“放火也可以,只要你再娶。”
后來,荷西死了,獨留三毛一人活在世上。
她卻說:“感謝上天,今日活著的是我,痛著的也是我,如果叫荷西來忍受這一分又一分鐘的長夜,那我是萬萬不肯的。幸好這些都沒有輪到他,要是他像我這樣的活下去,那么我拼了命也要跟上帝爭了回來換他。”
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沒有什么比這更凄愴。
我如今結婚了,漸漸明白了三毛那番話。
有一晚,我勸老梁戒煙,我說:“抽煙對身體不好。”
他沒心沒肝地說:“抽死了就算了唄!”
我不知道發哪門子瘋,一下子就痛哭起來:“不行,我不準你胡說!我不準你胡說!”
4
每對白頭夫妻都是生死之交。
你必須要承認,上了年紀的人,是沒有朋友的。你在你的城市有了難關,你那個同樣白發蒼蒼的朋友,已經不再可能,從另一個城市,哪怕從一個城市的另一端過來幫你。
而子女,子女都在遠方,他們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工作,甚至身在海外。誰活著都不容易,想開口要點什么,話還沒到嘴邊,算了,還是算了,不要給他們添麻煩。
沒有經歷過老的人,無法明白伴的重要。
電視劇《我可能不會愛你》里,李大仁的媽媽早年喪夫,白叔追了她幾十年,她始終不肯答應,最后被白叔的一句話打動,白叔承諾,他不會走得比她早。
你千萬不要走得比我早,留下我一個人,來忍受漫漫長夜,來忍受冷冷孤清。
5
有一次,我無聊就問老梁:“如果我得了絕癥,你給我治嗎?”
他說:“治,傾家蕩產也得治。”
我又問:“那如果你得了絕癥呢?”
他說:“算了,還是別治了,省點錢給你們孤兒寡母過日子。”
婚姻是什么?
沒有步入婚姻的人,很難真正理解這種沒有血親卻又千絲萬縷的聯系。父母是共同的父母,孩子是共同的孩子,財產是共同的財產。
我們一起養大子女,一起送走父母,再一起接受終將到來的衰老和離別。
神圣,而莊重。
因為每一段婚姻走到最后,都是生命對生命的托付。
你是我交過命的人,請一定要好好珍惜,這一世的夫妻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