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去私欲存天理依良知而行,自省利他致良知。學習踐行印證傳播圣賢文化,知行合一。
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仁者,人也”,仁者愛人,愛的發端在愛自己的親人,愛父母、兄弟開始。家庭關系良好,外部關系一定會好;外部關系處理的好,家庭關系未必好。
“義”,在如家文化中表現為任何關系都處理得當,依良知而行。“義”以尊賢為重,向優秀的人學習,人生大病一個字——傲,與傲之相對應的是謙卑恭敬,為謙是福,重視賢人君子,踐行印證“仁義”的理念。
“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愛自己的家人,推己及人,尊敬賢者,不同的形式都是從禮儀當中生發出來的。
“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處在下位的人是什么樣的狀況,在上位者不了解,就不可能管理好老百姓、國家。君子提升品德修養,一切以修身為本。修身就不可以不“事親”,從孝悌開始;“思事親不可以不之人”,愛自己的親人,從尊賢愛人開始,遵循宇宙規律、自然法則。自然法則分為兩條:一,我是一切的根源,我有無限可能;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了悟真理,在生活中自然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即自省利他致良知。
通過今天的學習給到我信心和力量,讓我們懂得了“仁義”從哪里入手,下功夫的入手出在哪里,修身需要事親,知人、知天,真正做到修身。
在生活中切實踐行,處理好家庭關系,依照規律,依道而行。
我是一切的根源,我有無限可能。這次迎來學習以來最大的挑戰,第10期點評責善所擔任的小組今天需要聆聽2位學員的音頻,加以指導,點評責善擔任的班級1位家人的音頻,需要給出意見,本學習的班級點評責善音頻需要寫點評責善感悟。說是指導,感觸最深的是教是最好的學。心在哪兒,收獲就在哪里。每天在點評責善這一刻兒就需要花費1~2個小時的時間。正因為有了付出,才有了扎實的收獲。簡單的事情重復做,重復的事情用心做,用心的事情認真做。
每天都會與不同的家人進行心與心的溝通交流,我不斷調試心頻,適應對方的節奏。感覺性格越來越柔軟,圓滑,學會委婉表達,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癮而。讓心性慢下來,順應事態發展。
又加上明天我們班級點評責善是我輪值,周日是所在服務班級雷打不動的點評責善。在段時間內完成兩篇點評責善文稿,恰逢本周孩子要回家,還有不定啥時候會冒出事情來加塞兒。我唯一能做的是保持心態平和,內心平靜,事情一件一件來,提高效率。在此期間,巧妙尋找機會讓自己處于放松的狀態,與時間賽跑,一件事做贏,便會成為人生贏家。
拜讀老師家書《篤志力行,知行合一》,感觸最深的同樣是在修身三寶上下的功夫,從最初的斷斷續續,到后來點評責善上崗后,要求自己讓做到成為事實,自己做到了才有力量。開始是有分別心的,平心靜氣我有冥想的習慣,不愁。誦讀,沒問題。卡點在全身運動,當時幾乎每天都在做與不做間有思想斗爭,哪怕是瞬間即逝的思緒。后來不給私欲留任何機會。現如今即便是遇到與生活沖突,也會見縫插針,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