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于2010-12-21 02:30:20發布于網易博客http://davidou11.blog.163.com/blog/static/1311666872010112121347107/】
一個人的自我價值是在成長過程中建立起來的。在孩童的階段,身邊在成人如何引導他去理解每一件事,如何教給他就每件事做出反應,決定了這個人能否培養出足夠的自我價值。
簡單地說,自我價值就是自信、自愛、自尊。
自信就是信賴自己有足夠的能力。一個人對自己沒有信心,就不能對別人有信心,別人對他也不會有信心。
自愛就是愛護自己。一個人不愛自己,就不能愛護別人,別人也不會愛護他。
自尊就是尊重自己。一個人不尊重自己,就不能尊重別人,別人也不會尊重他。
?自信是信賴自己的能力,也就是那種能夠帶給一個人正面價值的能力。任何能帶給自己很多價值的東西,自己都會愛護它。對它有了愛護之心,才會尊重它的存在。自信不足的人,不會愛護自己,也會做出種種事去使別人不愛護自己;自愛不足的人,不會在乎如何尊重自己,也不會在乎別人對自己的尊重。所以,必須先有足夠自信,才能夠建立足夠的自愛和自尊。
?真正有足夠自信的人,并不是那些處處顯出力量的人,如果一個人需要拿著刀走夜路,他的膽子肯定大不到哪里去。真正有足夠自信的人,無論與什么人相處,對方都會感到自然,得到他的尊重,同時對方也會覺得應該給這個人足夠的尊重。
?以下的比喻可以簡單地解釋一個人的自我價值與他種種行為的關系。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會有100分自我價值,其中內心占80分,外表占20分。因為需要外表的20分,所以就算自信十足的人,仍會想穿得好看一點,希望有人贊美他。
?一個成長過程中未能建立充分的自我價值的人,例如內心只有30分,可能有兩種心態:第一種是認為不能讓別人知道他內心只有30分,因此不惜一切地去維護“我有不只80分”的假象。例如事事爭強,注重面子(表現出更高分數);故意做炫耀力量的事、故意與代表權力的人作對,或者故意違反規定,堅持己見、任意妄為,不肯認錯(分數太少,不能再減);到處批評別人,希望借此使他人減分,終于與自己同等。自我價值不足的青少年會用種種方法增加外表的分數,例如愛買名牌產品、崇拜明星、標新立異、與暴力鬧事的人為伍、做出種種出軌行為等。這些現象,往往持續到成年。其中嗜賭的行為恐怕就是希望用5分博取20分的表現,明顯地表現出自我價值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