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經濟學人》學英語 ▏之三(2)——想了解英國,請讀英國的間諜小說

譯者按:《經濟學人》雜志向來以其獨特的視角,透徹的分析和地道的英語而聞名。每年托福和雅思考試中的很多閱讀文章都出自這本雜志。最近一篇上了財經頭條的文章《我們正在進入“談資”比“名牌包”更貴的時代!》中指出,閱讀《經濟學人》是當今國外新興的精英階層“非炫耀性文化消費”的一個標志。跟著《經濟學人》學習樸素準確且高逼格的英語,將事半功倍。


本期《跟著<經濟學人>學英語》選取本周《經濟學人》(2017年9月9日)白芝浩專欄的文章,中英雙語對照并講解生詞。因為文章篇幅較長,將分為四篇小文章以便閱讀。本篇是本周系列的第二篇。譯者水平不到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點。

本周系列各篇的鏈接如下:

(1)www.lxweimin.com/p/407e77617338

(2)www.lxweimin.com/p/fc8129917e63

(3)www.lxweimin.com/p/a323dce159f6

(4)www.lxweimin.com/p/8a8acad0d0b1

完整譯文:www.lxweimin.com/p/7ccd1f906fb7

另外這里簡單介紹一下《經濟學人》的白芝浩專欄。《經濟學人》雜志有很多不同的專欄,比如萊克星頓專欄(Lexington)是專寫美國政治的,伊拉斯謨專欄(Erasmus)是專寫宗教及相關政策的,白芝浩專欄(Bagehot)是專寫英國政治和生活的。白芝浩是指沃爾特·白芝浩,他是英國著名的經濟學家、政治社會學家和公法學家,曾經在1861-1877年間擔任《經濟學人》雜志的主編,可以說是《經濟學人》歷史上最偉大的主編,奠定了這份雜志的獨特風格。為了紀念他,《經濟學人》上英國政治和生活的專欄就用白芝浩命名。


(接上篇。上篇的鏈接:www.lxweimin.com/p/407e77617338

Another reason is that British reality has often been stranger than fiction. The story of the “Cambridge spies”—Kim Philby, Anthony Blunt, Guy Burgess and the rest—is as far-fetched as it gets. One Soviet mole at the top of MI6 (Philby, who also worked for The Economist in Beirut); another even looking after the queen’s pictures (Blunt); a cover-up; a dash to the safety of the Soviet Union; larger-than-life characters such as the compulsively promiscuous and permanently sozzled Burgess.

另一大原因是英國發生的真事遠比小說更離奇。“劍橋間諜”——金·菲爾比,安東尼·布朗特,蓋伊·伯吉斯,以及其他人等——他們的故事是如此不真實。一個蘇聯間諜打入軍情六處的高層(菲爾比,他也曾在貝魯特為《經濟學人》雜志工作);另一個蘇聯間諜甚至成了女王的藝術顧問替女王管理她的照片(布朗特);平時掩蓋身份;危急時安全叛逃至蘇聯;還有在人群中無比扎眼的人物比如伯吉斯,私生活極度混亂且永遠處于醉酒狀態。

單詞:

far-fetched: 形容詞,牽強的,不現實的。

mole: 名詞,鼴鼠,內奸,潛伏的間諜。

compulsively: 副詞,強制的,強迫的。

promiscuous: 形容詞,淫亂的,混雜的。

sozzled: 形容詞,喝醉酒的。

詞組:

look after: 照顧,照料,關心。

larger than life: 比絕大部分人更有趣更引人注目的。

There is also a more profound reason for Britain’s success. The spy novel is the quintessential British fictional form in the same way that the Western is quintessentially American. Britain’s best spy novelists are so good precisely because they use the genre to explore what it is that makes Britain British:the obsession with secrecy, the nature of the establishment, the agonies of imperial decline and the complicated tug of patriotism.

然而英國間諜小說的成功還有一個更為深遠的原因。間諜小說是英國小說里最具典型性的一種形式,就像西部小說是美國小說里最具典型性的一種形式。英國最成功的間諜小說家們之所以優秀,正是因為他們運用這一文學形式來探索英國何以成為英國:對機密性的癡迷,國家體制的性質,帝國衰落的失意以及復雜的愛國主義情感。

單詞:

quintessential:名詞,精華的,典型的。

obsession:名詞,癡迷,困擾。

Britain is honeycombed with secretive institutions, particularly public schools and Oxbridge colleges, which have their own private languages. At Eton, for example, where Fleming was educated and Mr le Carré taught for a while, boys dress in tailcoats and call their teachers “beaks” and their terms “halves”.Walter Bagehot argued (approvingly) that Britain weaves duplicity into its statecraft. The constitution rests on a distinction between an “efficient” branch which governs behind the scenes, and a “dignified” branch which puts on a show for the people.

機密組織就像蜂巢一樣遍布英國的各個部分,特別是在公學(譯者注:英國的公學一般都是寄宿的貴族高中,歷史悠久,最著名的比如哈羅公學,伊頓公學)和牛津劍橋。比如在伊頓公學,弗萊明上學和勒卡雷曾經任教的學校,男孩們都穿著燕尾服,把他們的老師叫做“鳥嘴”,把他們的學期叫做“半期”。沃爾特·白芝浩指出(贊同地),英國在治理國家時采用了雙重手段。國家體制依賴于兩個部分:一方面是卓有效率的部門在幕后管理,另一方面是莊重嚴肅的部門在前臺向民眾表演。

單詞:

honeycomb: 既可以作名詞也可以作動詞。名詞是蜂巢的意思。動詞是變得跟蜂巢一樣的意思,指在物體各個部分造成很多很多小孔。

duplicity: 名詞,表里不一,雙重性。

statecraft: 名詞,治國才能,治國方略。這是一個復合詞,state國家+ craft技能。

dignified: 形容詞,莊嚴的,高貴的。

詞組:

rest on: 依靠,停留在。

put on a show: 做戲。

The British habitually wear masks to conceal their true selves. They put on different costumes for different roles in Bagehot’s theatre of state, and keep stiff upper lips to conceal their emotions. Mr le Carré (whose real name is David Cornwell) learned to put on a brave face at school because he was so embarrassed by his father, who was a professional confidence trickster. Greene learned the spymaster’s art when, as a pupil at Berkhamsted School, he acted as an informer for his father, the headmaster.

英國人習慣于戴上面具以隱藏他們真實的自己。在白芝浩所說的政治舞臺上,他們穿上不同的衣服以扮演不同的角色,緊閉嘴唇以掩飾他們的感情。勒卡雷(他的真名是戴維·克倫威爾)因為羞于他的父親是一個職業騙子而學會了在學校里扮出一副勇敢的面孔。格林在伯克姆斯特德中學上學的時候曾經為他的父親,也就是該中學的校長刺探學生的秘密,因此學到了很多間諜大師的藝術。

單詞:

habitually: 副詞,習慣地,日常地。

stiff: 形容詞,僵硬的。

trickster: 名詞,騙子。confidence trickster指那些先取得別人的信任然后利用其信任行騙的騙子。

spymaster: 名詞,間諜大師,間諜組織的首腦。這也是一個復合詞,spy間諜 + master專家、主人。

informer: 名詞,告發者,告密者。

(待續。)


譯者注:本文譯自《經濟學人》雜志2017年9月9日的白芝浩專欄。《經濟學人》雜志上的所有文章均不署名。

原文鏈接:

https://www.economist.com/news/britain/21728650-nature-establishment-agonies-decline-complicated-tug-patriotism-spy

本譯文僅供個人研習、欣賞語言之用,謝絕任何轉載及用于任何商業用途。本譯文所涉法律后果均由本人承擔。本人同意簡書平臺在接獲有關著作權人的通知后,刪除文章。”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563評論 6 544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694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672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965評論 1 318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690評論 6 41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6,019評論 1 329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4,013評論 3 449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188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718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438評論 3 36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667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149評論 5 36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845評論 3 35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252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590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384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635評論 2 38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