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篇)
01
你定好十一點就寢的鬧鐘,可是凌晨兩點,你依然盯著手機傻笑;
你斃掉鬧鐘,睡眼惺忪望著窗外,想不起上一次比太陽起得早是什么時候;
你見到麻辣小龍蝦,比見到你親媽還高興;
你好久沒去游泳了,每隔一段時間,就心里默默把世界上所有的泳衣設計師都罵了個遍——就特么沒有人能設計出一件遮住肚腩的比基尼么;
你覺得戒煙并不難,單單去年,你已經戒了一百多次了;
你辦了張健身年卡,后來你卻忘記了健身房的門朝哪個方向開。
……
02
對于許多人來說,這世界上的不解之謎,除了百慕大三角和尼斯湖水怪之外,還有鑿壁偷光、韋編三絕、馬克思寫資本論、華羅庚證實哥德巴赫猜想、哈佛大學深夜的圖書自習室,以及凌晨四點半,在洛杉磯爬起床練球的科比。
在許多人的認知里,凡是需要強大甚至自虐般的自我控制能力才能做到的事,統統都是人間最不可思議的傳說。
你,是不是這些人的其中一個?
03
心理學有個著名的試驗:別想白熊。
當然,白熊可以用任何一種你能想象得到的、不是那么常見的生物來代替——
比如穿著大紅衣服在沒有月亮的夜晚穿行,手中拎著自己的頭的女鬼;
比如踏月臨風,嘯聲如哭,身后甩著九條巨大尾巴的狐貍;
比如上圍在緊繃的護士服里呼之欲出的上原瑞穗、北野望、紗倉真奈和桃谷繪里香……
(因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抱歉,此處無圖。)
04
這是不是與你看完恐怖片后,在被窩里瑟瑟發抖的經歷相似?
越不想去想,就偏偏越會去想,對吧?
其實這很正常。
因為我們并不具備控制自己思維的能力,就像是我們不能控制自己的耳朵關閉,拒絕外界的聲音。
靠理性來控制我們的行動,靠意志力來強行壓制我們的思想,是世界上最難的事情之一。
(所以女孩子若是發現男盆友偷瞄別的女生,最笨的做法就是吼他:不許偷看!你吼得越厲害,他反而越想看。)
貪睡、愛玩、嗜吃、逃避工作……以上種種,都是人趨利避害、喜歡瞬時刺激,逃避痛苦的本能。
沒有人能脫離本能的束縛。
科比之所以能堅持早起,不是因為他喜歡早起,也不是他早起不感到痛苦,而是他內心對于失敗的強烈厭倦,以及對成功的渴望,強化了他的自控力。
如同給藥丸裹上一層糖衣,就沒那么苦一樣。
05
但人的自控力,總歸是有限的。
羅伊·鮑邁斯特在《意志力》一書中提到兩個有趣觀點:
1、許多學霸都穿著臟襪子;
2、學生在考試前夕,吸煙量明顯提高。
他進一步做了如下實驗:讓人們把手伸進冰水里,測試能堅持多久。此后又讓同一群人先做復雜的數學題,再將手放進冰水中。
結果不出所料,人們在做題之后,對冰水的忍耐力變差了。比如原來能堅持8分鐘,做題之后只能堅持6分鐘。
鮑邁斯特得出結論:自控力,其實也是一種消耗品。用在A方面之后,在得以恢復前,就不足以用在B方面了。
學霸把精力全用在考試上,于是生活自理能力變差,襪子變臟;學生因為考試的壓力而損耗了自控力,沒辦法控制自己少吸煙。
科比也是如此。
他能夠堅持早起,但在遇見鷹郡服務生的那一瞬間,他的自控力下降到不足以控制他行為的程度。
06
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對此無能為力?
熬夜的習慣、肚子上的游泳圈以及對工作的習慣性逃避,會伴隨我們終生?
當然不是!
三個簡單的辦法,就能夠讓你的自控力由孱弱變得強大。
凱利·麥格尼格爾在《自控力》一書中,完美給出解決辦法,我們來一起分享下。
(解答篇)
01
凱利·麥格尼格爾和羅伊·鮑邁斯特一樣,指出自控力是一種如電量般的消耗品,而人體,相當于可充電的蓄電池。
好在它不是石油或煤炭那樣的不可再生資源。好好睡一覺,你的自控力就可以恢復如初。
更好的消息是:自控力的總量并非一成不變,它可以增加。
(有點像你玩RPG游戲,等級提升,血量等數值也提升了。)
02
想合理、有效使用你的自控力,你需要先確定一個根本目標。
你需要靜下心來,弄清你自己的欲望——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你的所有行動,所有想做的事——讀書、電玩、背英語單詞、哄不知道為什么又生氣了的女盆友——都會消耗你的自控力。但你不能像辦銀行卡一樣,開多個賬戶,你所有的自控力,都從一個開戶行里提取。
這就決定了你不能既想著早起,又要去健身,還計劃每天給女朋友寫情書(畢竟你不是沈從文)——能持續完成一件事,已經是了不起的成就。
富蘭克林年輕時,給自己設定了許多目標,他的美德清單上記載著十三項內容:秩序、節制、緘默、決心、節儉、正義……
但他的聰明之處在于,沒有全部嘗試同時做到,而是一次集中精力只攻克一項挑戰。用這個辦法,他避免了貪多嚼不爛的麻煩,并穩步成長為政治家、物理學家、慈善家等一大堆的“家”。
03
其次,在確定根本目標后,將其劃分為階段性目標。
類似的思路,在著名的《一萬小時天才理論》中也有體現——面對一項大任務,要盡可能把它分解為最基礎的『組塊』。
1984年、1985年,日本選手山田本一接連獲得東京和意大利國際馬拉松邀請賽的冠軍,這在當時引起的轟動,勝過04年的劉翔。
山田本一后來在自傳中,揭示了自己成功的秘訣:
每次比賽前,我都要把比賽線路仔細的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志畫下來,一直到賽程終點。比賽開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奮力沖向第一個目標,到達后,我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沖去。就這樣,40多公里的賽程,就被我分解成幾個小目標輕松的跑完了。
超可愛的大胃王妹紙木下佑嘩,也是用這個辦法,才把那不可思議的巨型食物山,一次又一次干掉的吧。
(youtube上有視頻,她真的一頓飯吃這么多!)
04
再次,以即時獎勵來給自己打氣。
但要注意,『即時獎勵』與『許可效應』是兩碼事。
『即時獎勵』強調的是精神上的反饋與支撐,是給自己意志的輪胎打氣。
『許可效應』是不加選擇地對自己縱容,比如人們常常在揮汗如雨的健身后,獎勵自己一頓豪華自助餐,然后……沒有然后了。
凱利·麥格尼格爾強調,以下這些方式都是不可取的——賭博、購物、抽煙、喝酒、暴飲暴食、玩游戲、上網、花兩小時以上看電視或電影——但有多少人能夠對此說不?
05
每天堅持十五分鐘的冥想、調整呼吸節律、堅持運動與充足的睡眠,都可以讓我們的大腦更清醒,讓我們行為更有力量。
此外,換只手做常做的事。比如用非慣用手刷牙、開門、控制鼠標……或者刻意改變自己的說話習慣,比如去掉口頭禪,坐下的時候不翹腳,同樣能夠逐步提升你的自控力。
最重要的一條是:等待十分鐘。
想獲得一個冷靜明智的大腦,我們就需要在所有誘惑面前安排十分鐘的等待時間。如果十分鐘后你仍舊想要,你就可以擁有它。
即便最后你對自己的欲望妥協了,但積極的方面是:你已經有所堅持,且在你未曾覺察之下,你意志的肌肉已經有所增強。
06
最后,分享一段中山大學心理學系周欣悅教授說過的話:
如果幸福是快感的總和,那么獲得幸福人生的秘訣就是吸毒。但問題是,要獲得更深刻的幸福,我們不能總是選擇容易的那條路。
有時候,我們需要咬咬牙,走上那條荊棘密布的路。
堅強的意志才是能夠幫助我們笑到最后、笑得最好、笑得最有意義的秘訣。
在人生中,在事業上,在家庭中,只有意志力頑強的人才能走得更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