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定好十一點就寢的鬧鐘,可是凌晨兩點,你依然盯著手機傻笑;
你斃掉鬧鐘,睡眼惺忪望著窗外,想不起上一次比太陽起得早是什么時候;
你見到麻辣小龍蝦,比見到你親媽還高興;
你好久沒去游泳了,每隔一段時間,就心里默默把世界上所有的泳衣設計師都罵了個遍——就特么沒有人能設計出一件遮住肚腩的比基尼么;
你覺得戒煙并不難,單單去年,你已經戒了一百多次了;
你辦了張健身年卡,后來你卻忘記了健身房的門朝哪個方向開。
……
02
對于許多人來說,這世界上的不解之謎,除了百慕大三角和尼斯湖水怪之外,還有鑿壁偷光、韋編三絕、馬克思寫資本論、華羅庚證實哥德巴赫猜想、哈佛大學深夜的圖書自習室,以及凌晨四點半,在洛杉磯爬起床練球的科比。
在許多人的認知里,凡是需要強大甚至自虐般的自我控制能力才能做到的事,統統都是人間最不可思議的傳說。
你,是不是這些人的其中一個?
03
心理學有個著名的試驗:別想白熊。
當然,白熊可以用任何一種你能想象得到的、不是那么常見的生物來代替——
比如穿著大紅衣服在沒有月亮的夜晚穿行,手中拎著自己的頭的女鬼;
比如踏月臨風,嘯聲如哭,身后甩著九條巨大尾巴的狐貍;
比如上圍在緊繃的護士服里呼之欲出的上原瑞穗、北野望、紗倉真奈和桃谷繪里香……
04
這是不是與你看完恐怖片后,在被窩里瑟瑟發抖的經歷相似?
越不想去想,就偏偏越會去想,對吧?
其實這很正常。
因為我們并不具備控制自己思維的能力,就像是我們不能控制自己的耳朵關閉,拒絕外界的聲音。
靠理性來控制我們的行動,靠意志力來強行壓制我們的思想,是世界上最難的事情之一。
(所以女孩子若是發現男盆友偷瞄別的女生,最笨的做法就是吼他:不許偷看!你吼得越厲害,他反而越想看。)
貪睡、愛玩、嗜吃、逃避工作……以上種種,都是人趨利避害、喜歡瞬時刺激,逃避痛苦的本能。
沒有人能脫離本能的束縛。
科比之所以能堅持早起,不是因為他喜歡早起,也不是他早起不感到痛苦,而是他內心對于失敗的強烈厭倦,以及對成功的渴望,強化了他的自控力。
如同給藥丸裹上一層糖衣,就沒那么苦一樣。
05
但人的自控力,總歸是有限的。
羅伊·鮑邁斯特在《意志力》一書中提到兩個有趣觀點:
1、許多學霸都穿著臟襪子;
2、學生在考試前夕,吸煙量明顯提高。
他進一步做了如下實驗:讓人們把手伸進冰水里,測試能堅持多久。此后又讓同一群人先做復雜的數學題,再將手放進冰水中。
結果不出所料,人們在做題之后,對冰水的忍耐力變差了。比如原來能堅持8分鐘,做題之后只能堅持6分鐘。
鮑邁斯特得出結論:自控力,其實也是一種消耗品。用在A方面之后,在得以恢復前,就不足以用在B方面了。
學霸把精力全用在考試上,于是生活自理能力變差,襪子變臟;學生因為考試的壓力而損耗了自控力,沒辦法控制自己少吸煙。
科比也是如此。
他能夠堅持早起,但在遇見鷹郡服務生的那一瞬間,他的自控力下降到不足以控制他行為的程度。
06
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對此無能為力?
熬夜的習慣、肚子上的游泳圈以及對工作的習慣性逃避,會伴隨我們終生?
當然不是!
三個簡單的辦法,就能夠讓你的自控力由孱弱變得強大。
在接下來的《解答篇》中,我會和你一起分享答案。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