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頁
I
直接問“為什么”容易給人造成抵觸情緒,片段中舉出來的幾個例子對比,讓我們一下感受到兩種提問方式的不同,“為什么”的方法提問更加激起對方辯解的回答,而“是什么”則清楚了其中的抵觸情緒,很神奇的做法。
A1
1、臨床上碰到患者拒絕做醫生開出來的檢查化驗單,我過去詢問“你為什么不做呢?”得到的回答經常是“醫生亂檢查,我不需要做。”。
2、家有二年級小學生,平常下班回家發現他在玩,我就會習慣性的問他“你為什么不做作業呢?”孩子就會給出一堆理由,回家餓了,要吃東西,要上廁所,等等。
A2
1、當患者出現不愿意做檢查的時候,我改變問法“是什么原因讓你不愿意去做這項檢查呢?”同時給個依據,比如“你看你今天出現了心慌,現在雖然比前面好轉,但我們還是需要做心電圖明確病情,排除嚴重的問題。”
2、對小學生同樣改變問法“是什么原因讓寶寶到現在還不做作業呢?有什么困難呢?”我的目的是讓小朋友盡快做作業,同時讓小朋友感受到媽媽不是大老虎,他是會幫小白兔小朋友一起學習的小灰兔。
以上拆頁放到溝通力塔樓的提問里之助推交流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