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和搭檔聊到自由這個話題,發現,要想獲得人人艷羨的自由,你首先得是一個可以掌控自己的人。換句話說,我們需要足夠的自控。
而看看我們的生活方式,簡直被拖延癥攻城略池。
我發現,拖延癥是一個很普遍存在的現象。尤其大家心中有個奮斗目標,但就是沒辦法真的開始。
是什么阻礙了我們?
今天小慶頭不舒服,我代替他去洗碗。平日家務都是他包了,買菜,做菜,洗碗,洗衣服。他今天明顯很疲憊了,我自然要發揮點作用。
因為現在身體不方便,我總是盡量放慢自己的動作,這樣,竟然進入了久違的正念練習中。
認真地把碗一點點從客廳拿到廚房里,打開水龍頭,擠一定量的洗潔精,用洗碗布把碗一個個拿過來擦干凈油漬,像媽媽以前一樣用沾了洗潔精的布去擦了飯桌,然后把所有碗筷進行第二道沖洗。最近一點一點收拾臺面上的水漬,最后掃地,丟垃圾。
整個過程耗費四十多分鐘。我在做家務的時刻,因為認真投入了注意力,竟然感覺這其中的每一秒都很飽滿充實。
拖延癥,其實是躲避我們要面對的那個當下。不斷地逃避,造成不斷地拖延。如果我不想去洗碗,會一直拖延面對這件事的時間,于是惡性循環產生。
我們用什么逃避當下呢?
把注意力拋擲到遠方無窮的幻象中。
我們的腳從此踩在夢幻的棉花上,離真實的世界越來越遠。
正念,是最樸素的生活方式。它溫和的鼓勵你嘗試把自己的注意力留駐在當下。無論當下多么難以忍受,都請留在當下。
當你如此做的時候,當下那一刻的秒表才真正在你內心被激活,時間像一顆焉了的青菜咕咚咕咚喝包了水,重新煥發出生機,那種生機,是你的生命能量。
李笑來曾一再強調,注意力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資源。時間,財富都不是,只有注意力是我們真正可以自主控制,瞬間得到的資源。
主動的注意力傾注體現出我們的生命質量高低,而有太多人的注意力被動地被游戲,微信,互聯網和泡沫劇收割。
練習我們自主運用注意力的能力吧,它將帶你真正走向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