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能力并不是天生的,它明顯屬于只能通過后天習(xí)得與鍛煉的能力。所以說,選擇能力,肯定是平時一點一點鍛煉出來的。練習(xí)的方法也很簡單:
面對任何一個選擇(哪怕是很小的事情 —— 當(dāng)然要從小事兒練起),都可以拿出紙筆開始羅列篩選條件;
1.為每個條件重要性打分,而后重新排序,可以是 1~5 分;
2.考慮每個條件的必要性,打分只有 1 和 0,要么有必要,要么沒必要;
3.三十分鐘之內(nèi),結(jié)果就會一目了然,但別急!因為還有下一步……
4.第二天再花三十分鐘重新仔細過一遍 —— 如果選擇本身的重要性很高,那么就可能重復(fù)更多次……
做記錄很重要,很多人最終之所以很糾結(jié),是因為他們從來不做記錄,總以為自己“聰明到什么都記得住” —— 事實上并非如此,我們總是忘掉很多東西的,尤其是重要的東西…… 并且,事實上,記憶力好壞與大智慧(或者說真聰明)并不是完全正相關(guān)的。
只要有記錄,就可以回顧,就可以反思,就可以改進,就可以提煉,就可以通過不斷雕琢最終形成完善的價值觀體系 —— 而最終,這恰恰就是絕大多數(shù)人徹頭徹尾地欠缺的好品質(zhì)。并且,保持記錄,很可能是解決絕大多數(shù)人“遇事亂糾結(jié)”的最簡單有效的手段,不要小看積累的力量,時間久了,那些曾經(jīng)用過的篩選原則,總是可以在“意料之外”的地方用上 —— 不信走著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