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曬年終清單和列新年計劃的日子了,你們2016年的List全都劃上對勾了嗎?很慚愧的告訴大家,我?guī)缀跻粋€都沒做到,看著日程本上一大片一大片的空白,除了重重嘆氣,貌似什么也做不了。我不斷問自己問題究竟是出在了哪里?其實歸根結(jié)底就是因為沒有做一個好的計劃+自控力太差。這段時間翻遍了各類時間管理大牛們的文章,看了很多他們的親身經(jīng)歷,結(jié)合自己的情況做了一個17年新年計劃在這里和大家分享,希望我的這些方法可以或多或少幫助你找到自己計劃的方向,在新的一年變成更好的自己。
第一步,制定計劃。今年總結(jié)和年度計劃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前者像一面鏡子,讓我們看到自身的不足和成果為下一年計劃的制定提供現(xiàn)實基礎(chǔ)。后者則像一扇窗戶,讓我們對即將到來的一年有更明確的方向和動力。看清了自己現(xiàn)在所處的位置,就可以開始制定計劃了。計劃可以分為長、中、短期,每一期又可以根據(jù)重要緊急、重要不緊急、緊急不重要、不緊急不重要四個維度進行劃分,并按照時間線將他們一一拆解開。
比如說,我明年長期的目標是拿到中國傳媒大學的研究生學位,需要依次通過1月份的校考、5月份的國考、9月份準備畢業(yè)論文和明年的答辯,在這項任務(wù)中,我的中期目標就是兩次考試一次性通過,短期目標則是先通過眼前1月份的考試。再根據(jù)時間管理的維度分,1月份校考英語專項訓練(重要緊急)、5月專業(yè)課&英語&論文選題(重要不緊急)、政治(緊急不重要)、無(不緊急不重要)。把目標一步步拆開就可以看到目前我們最需要做的是什么事了,這樣既能分清輕重緩急,也能保證我們有足夠的時間保證計劃有序進行。
第二步,計劃的落地。一個好的計劃必須要有相應(yīng)的準則。首先,這個計劃必須是有可執(zhí)行性和可操作性。去年年初我定了一年內(nèi)考雅思的目標,當初定這個目標并沒有想為出國做打算,只是單純想通過平常的積累輕松應(yīng)付國內(nèi)的考試,可在執(zhí)行的過程中我慢慢發(fā)現(xiàn),這兩者的差別真的很大。我的英文水平不高,仍然在吃高中的老本,英語口語也是差到?jīng)]有朋友,不敢說更怕說錯,最重要的是我和那些天天苦戰(zhàn)雅思的人不一樣,他們是要短期內(nèi)拿到高分出國,而我既沒有出國的壓力也沒有近期考試的打算,所以在一開始就給自己定了難以達到的目標和要求,以至于這一計劃早在年中就已夭折。停滯了近半年英語學習之后,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加入了一個英語小組,每天一句英文原版電影的口語練習,口語、單詞、句式、三管齊下,這種簡單而不乏味的學習方法很適合我這種英語水平在【差~一般】之間的人。至今已累計打卡5個月總計打卡120天,小小的筆記本密密麻麻記滿了字,每次看到心里都有極大的滿足感。
其次,要有可落地的激勵制度。我認為激勵制度在年度規(guī)劃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它就像作業(yè)本上的小紅花一樣,激勵我們更加努力的學習。上文提到過,計劃分長期、中期、短期。每一個短期里有可以分解成一個個階段性小任務(wù)。我是一個特別喜歡給自己獎勵的人,每完成一個階段性小任務(wù)就會給自己一個小獎勵。有時是一束鮮花、有時是一頓小火鍋,就在前天,因為自己堅持3天原創(chuàng)文章寫作1000+,專門獎勵自己去擼串,因為這不僅僅是寫了3天文章,更重要的是自己開啟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當然啦,在中長期目標實現(xiàn)時我往往愿意花更多的錢和時間去獎勵自己,中短期旅行、看話劇、聽演奏會等都是我比較喜歡的獎勵方式。
再次,計劃必須具備十足的彈性區(qū)間。這個彈性區(qū)間并不是讓你給自己懶惰留后路的借口,我所謂的彈性時間是在自身情況的基礎(chǔ)上留給自己足夠應(yīng)對突發(fā)情況的能力。之前做計劃時總是將時間占的滿滿的,6點下班,6點-7點到家。7點-8點做飯收拾。8-11點看書1小時、英語練習1小時、泡腳半小時,洗漱半小時、瑜伽半小時。一個晚上要做5-7件事,每件事之間沒有留夠可調(diào)和的余地,碰上加班、堵車、朋友約飯,往往會把計劃攪的一團亂,回家后又會內(nèi)疚自責半天,時間久了,心里上為了逃避這種負罪感,漸漸連原先的計劃都給忘了,更不想再堅持下去了。負罪感是計劃終結(jié)的隱形殺手,為了避免此類情況的發(fā)生,一定要在計劃開始時留給自己足夠的彈性區(qū)間,如果因為某事耽誤了原先的計劃,看能不能在第二天用碎片化的時間補回來,如果沒有辦法補回也不要喪氣,畢竟,latter better than never 不是么?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種感受,就是計劃做都做完了,但總是今天想到“哎,我可以做一個這個”、明天想到“對,我應(yīng)該在這方面也多學習學習”,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呢?歸根結(jié)底還是沒有理清計劃中的模塊有哪些。
我把新年的計劃總共劃分為七大塊。分別是財務(wù)計劃、健康管理、個人提升、技能淬煉、習慣養(yǎng)成、興趣拓展以及旅行娛樂。有需要的小伙伴可自行選擇重點閱讀。
Part One 財務(wù)計劃
為什么別人月入4k,三年之內(nèi)存款就能突破10w大關(guān),為什么你月入7k還是月光族?這和我們的理財理念有很大的關(guān)系。錢能生錢,有錢人會更有錢。錢從哪兒來?如果你是富二代、創(chuàng)一代,那么這段可以直接跳過了,如果你和我一樣是一個普通上班族,就可以好好看看了。普通人的原始財富都是靠自己日積月累積攢下來的,首先需要我們養(yǎng)成良好的儲蓄習慣,強制給自己定下【每個月可用額=收入-儲蓄】的目標。儲蓄并不意味著摳門和生活水平降低,你一樣可以在可用余額范圍內(nèi)過最好的生活,買力所能及的東西。那有人就要問了,每月存多少才合理呢?記得早前看過一個月入2k的理財計劃,它將錢以6:4:3:2:5的比例進行劃分,依次為生活費、交際、買書、旅游、投資&儲蓄。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分配存儲比例,不妨在自己實際情況下,試試這樣的方法。
有良好的儲蓄習慣后,為了讓財富不斷增長,接下來就要開始開源節(jié)流了。節(jié)流這個好說,就是能不花的地方就不花,能少花的地方就少花。最直觀也最有效的就是記賬。剛來北京的我一窮二白,沒有專業(yè)技能不說工資還少的可憐,每一塊錢都需要花的仔細花的精確。從大學起就有記賬的習慣,到北京以后更是每天不落,無論是1塊錢的車費還是4.9的炒瓜子,每一筆都記得清清楚楚,不然到月末對賬時很容易出現(xiàn)“怎么又有300塊錢不知道去哪兒”的情況。剛開始用本子記,只能看流水對花銷比沒有明顯的改善,后來轉(zhuǎn)戰(zhàn)強大的excle,制作了收支表模板,每筆花銷入賬以后都會在月末生成相應(yīng)的餅狀圖,哪一項花多了,哪一項超標了,全都一目了然。后來,感謝強大的程序猿們讓各種記賬APP被發(fā)明出來,從那以后每天都會實花時記,更加方便也不擔心會漏帳,不僅如此,記賬APP更可以分類記錄、生成月度報表,年度收支走勢圖,讓你對自己的財務(wù)狀況一目了然,也很容易幫你篩選出【非剛需項】更好的優(yōu)化支出比例。
接下來我們再來說說開源。為什么要先說節(jié)流在說開源呢?因為如上圖,開源這一塊我做的并不好。相信大部分人主要的收入來源就是每月一次的工資,所謂的開源就是要在既有工作的基礎(chǔ)上做一些能提高收益的事情,兼職寫文章也好、下班后做個小買賣也好,只要對某事有興趣有肯多花點時間去研究一下供需比例,做個副業(yè)賺個零花錢還是不成問題的,如果運氣好的話,能把副業(yè)收入做成比工作收入還要更多的地步,那么離自由的生活也就更近了。當然,如果你沒有少部分人能把副業(yè)發(fā)展成主業(yè)的勇氣,多制定一些理財計劃還是很有必要的。
俗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在有了一定積蓄以后(這也反證了儲蓄的重要性),理財是非常有必要修的一門功課,千萬別等有錢了在理,沒錢也一樣需要理理,否則每天存的錢還不夠通貨膨脹呢。推薦《管道的故事》、《富爸爸》系列、《小狗錢錢》,這些書都是入門級理財書籍,內(nèi)容也是兼具文學性和知識性,不會出現(xiàn)太艱澀難懂的專業(yè)術(shù)語,很適合入門級小伙伴來看。雖然理財方面我也是個門外漢,但一直有個習慣就是發(fā)了工資會轉(zhuǎn)入余額寶,雖然收益不是很多但和放在銀行卡里只算活期要高的多,加上線上支付十分方便更習慣存支付寶了。除了這點利息以外,我還會研究研究余額寶的定期理財計劃,螞蟻聚寶貌似可以根據(jù)不同收益比和風險率推薦各類組合式基金。線下理財一般會有銀行和保險兩種方法。銀行大堂一般都會配備專業(yè)的理財顧問,可以和他深入交流,讓他為你推薦適合的理財產(chǎn)品,還能豐富理財知識。保險也是理財手段之一,之前在銀行被銷售代表引導下稀里糊涂的買過相關(guān)產(chǎn)品,雖然收益不多但好在也沒貶值,被保期間相當于給人身和金錢提供了雙重保護,何樂而不為呢。
Part Two 健康管理
健康體魄對生活的意義想必大家都知道,所以在年度計劃中這個必須要拎出來敲黑板!!劃重點!!身體是一個長線投資,堅持是主線。工作三年換了三個住的地方,除了要里工作單位近,找房子的要求只有兩個,要么離公園近要么離圖書館近。公園的美景對我有很強的吸引力,住在附近可以很好的督促自己鍛煉,早上晨起跑步,一天都元氣滿滿,晚上散散步,再和大媽跳跳廣場舞,心情舒暢不說,肩頸也不會酸痛。
當然了,如果你是有房一族沒法搬來搬去,又或是遇到大霾天不想當人肉吸霾器,也可以試試在家進行有氧運動。市面上運動類APP設(shè)計的是越來越走心,可以根據(jù)不同喜好和身體狀況定制課程,還兼具打卡功能,是居家健身之良方。如果對身體有更高要求,建議還是去健身房結(jié)合專業(yè)教練的指導效果會更佳。去年冬天,由于長時間坐姿不正確導致全身上下沒有一處舒服,心情也巨糟,一咬牙一狠心給自己報了一個非常專業(yè)的瑜伽班,雖然價格貴的讓我肉疼了好久,但接觸了專業(yè)瑜伽老師的輔導,身體機能慢慢調(diào)整過來,身體也沒有以前那么僵硬了,這錢花的值!
Part Three 個人提升
所謂的個人提升在這里主要是指成體系的讀書計劃。從2014年開始,我就給自己定下了一年五十本、每周一書的閱讀計劃,每讀完一本就會發(fā)布相應(yīng)的讀后感,并在微博創(chuàng)建了#每周一書讀后感#的話題邀請更多有讀書興趣的伙伴加入,看到600多天的堅持心里還是滿感慨。
經(jīng)過兩年的讀書生活,我拖延過也潦草過,走過了很多彎路也更好的看清了自己,總結(jié)了一些方法和大家分享。第一,定目標、列清單。定目標能將計劃量化,如果一年給自己定的目標是五十本,那么拆分到每周就是一本,這樣可以有足夠的空間去優(yōu)化閱讀時間。想讀的時候一天讀兩本,不想讀的時候一個月一本都不讀一本,這種“散養(yǎng)”讀書法不易形成節(jié)奏,很容易中途就放棄。列完數(shù)量后,可以將自己想讀的書優(yōu)先列個清單,多少本都可以,隨后慢慢加量,你會發(fā)現(xiàn)想看的書越來越多,想探究的領(lǐng)域也越來越廣。每讀完一本記得在List后面畫一個勾,相信過不了多久你就會愛上這種劃鉤的感覺。
第二、交叉閱讀不設(shè)限。書就像一扇窗,透過窗可以看到不同的世界,要想了解不一樣的世界不一樣的領(lǐng)域,看書一定要“雜”。通常在一個月內(nèi)我都會交叉看許多不同種類的書,第一周看文學作品、第二周看時間管理的書,第三周看心理學、第四周看些詩歌散文。除了與工作相關(guān)的文案創(chuàng)意類書,我也看《時間簡史》、《彩色配色原理》不同領(lǐng)域的作者往往思維方式不一樣,看他們寫的書無異于在不同領(lǐng)域穿梭。
第三,多跑圖書館,主題性泛讀效果佳。我極喜歡往圖書館跑,一方面環(huán)境好另一方面可以少花很多買書的錢。通常同類型的書籍會拿很多本,找有興趣的章節(jié)進行主題性閱讀,看看不同作者對同一個問題有多少不同的看法,剛開始你可能覺得這個說的也對,那個說的也有道理,可看多了你就會慢慢培養(yǎng)出自己的辯證思維,對一個問題或話題產(chǎn)生疑問并能有效思考,帶出自己的觀點。
第四,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進步。看書是一個與孤獨做伴的過程,如果你忍受不了自己一個人讀的寂寞,不妨找到屬于自己的組織。十點讀書、熊貓書院都是比較好的線上讀書社群,還有相應(yīng)的打卡制度,很容易帶你走入書籍的世界,等到慢慢習慣以后,你也就自然而然的不需要任何人督促,視讀書為氧氣了。
Part Four 技能淬煉
人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工作中度過,為什么有些人幾年就可以從普通員工成為公司副總,而你只能從文案變?yōu)橘Y深文案?想要走的更高更遠,想要升職加薪,好好鍛煉自己的專業(yè)技能就對了。首先,你要建立自己的專業(yè)體系。很多學者專家都是在深耕相關(guān)領(lǐng)域之后自己產(chǎn)生了自己的見解并能自圓其說,這就是專業(yè)體系。世界上沒有可以照搬的體系和經(jīng)驗,如果你要趕超別人,成為精英,你就必須要有自己的知識體系,看問題的方法論,只有成為一個行業(yè)專家才能在工作獲得不可替代的價值。其次,多參加線上線下分享會,偷師學藝,掌握這個行業(yè)目前最前沿的科技和發(fā)展態(tài)勢,有機會多跟同行業(yè)的大牛多交流。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免費又優(yōu)質(zhì)的資源很多,就看你能不能抓住并用好了。饅頭商學院、邏輯思維、吳曉波頻道都是我經(jīng)常關(guān)注的行業(yè)大V,每次看他們的內(nèi)容都或多或少收獲一些我不知道的東西,加深我對同一問題的不同理解。
Part?Five?習慣養(yǎng)成?
幾天前寫過一篇儀式感在生活中有多重要的文章,有興趣的小伙伴可以點擊鏈接:《沒有儀式感的生活和咸魚有什么區(qū)別》。習慣的養(yǎng)成說的就是時間上的儀式感。都說60天能養(yǎng)成一個新的習慣,一旦你咬牙堅持住了,你會驚喜的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的變化,那種浴火重生后的情感會讓你煥然新生。在學習英語方面,目前,我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每天晨起練口語,晚間練聽力和翻譯的習慣,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鬧鐘,真的是英語。因為我一旦起晚5分鐘,有可能就會把早上的計劃全打亂、沒有完成打卡任務(wù)就會被清除出早讀群,沒有及時出門就會遲到扣錢。有人可能說了,你這樣累不累啊,每天逼自己那么緊。NO NO NO,就是這種緊張感讓我異常興奮,因為每天睜開眼就有新的任務(wù)在等著我,每天都能有新收獲,每天都能“日精進”成為更好的我自己,沒時間傷春悲秋、沒時間迷茫,我開心還來不及呢,怎么會累呢?2017年,我需要繼續(xù)的習慣有英語學習、每周一書。要新增的習慣有每日早起,加入了一個早起打卡群,以后可以和懶覺say byebye,對于我這種小迷糊睡不醒來說簡直不要太贊;每日寫作,在簡書上關(guān)注了每天1000字的寫作組,堅持每天寫一些對生活的感悟,并同步更新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不求它有多少人關(guān)注,只求用心把它做好,成正真我喜歡的樣子。
Part ?Six?興趣拓展
你有未完成的舞蹈夢么?你有成為作家的幻想嗎?你有因為父母的建議而放棄了自己喜歡的專業(yè)嗎?如果你有,那么現(xiàn)在就是最好的時刻,重拾自己的興趣并認真對自己好的時刻。現(xiàn)在的你工作了幾年,有了或多或少的積蓄,工作的日子平平淡淡,父母健康,收入穩(wěn)定,還沒有過重的擔子壓在你的肩上,與其等到不能做的那天,不如現(xiàn)在就成為想要的樣子。喜歡舞蹈,但錯過了黃金學習期,沒事就在家自己練練,跳著跳著,就跳上了公司年會的舞臺;喜歡手繪,沒有任何美術(shù)功底,就買了彩繪的書籍,一點點在本子上照葫蘆畫瓢,擦了一遍又一遍,完成時還是偷偷樂了好久;喜歡手工,網(wǎng)上逛了好多家手工店,買回原材料,自己做了好多發(fā)卡、頭飾,每次打開盒子瞅瞅就覺得心滿意足。這些小而美好的興趣就像蜜糖一樣,無論生活本味有多苦,總能被這種甜蜜中和。
Part seven 旅行娛樂
前面做了那么多計劃,每天要完成那么多任務(wù),估計大家沒體驗,光看也看累了吧。旅行娛樂就是每當計劃撐不下去時的一個緩沖劑。我本人屬于周末不太喜歡宅在家里的人,沒事的周末回逛逛公園去去博物館什么的,如果遇上小假一定要計劃一次短距離的旅行,如果有小長假那么一定會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走更遠的路去更想去的地方。平常的工作、儀式化的生活已經(jīng)讓自己很緊繃了,如果在有機會的情況下還不出去走走,那么腦袋里的弦遲早要崩壞。畢竟,努力的意義就是讓自己在脫下小高跟和套裝之后,有能力換上跑鞋盡情奔跑。
說起娛樂,我也有很多方式讓自己放松。之前有一陣天天晚上都是《易經(jīng)的智慧》配晚飯,感覺古人的智慧真是牛掰完了,看到朋友的名字就想來算一下生辰八字,看看他屬于哪種屬性的人,以后要怎么樣根據(jù)他的“天命”和他相處,簡直不瘋魔不成活,哈哈。后來又開始迷戀《紙牌屋》,從第一季到第四季,折服于弗蘭克和克萊爾他們相愛相殺的扶持。再后來又開始看米未的娛樂節(jié)目,從《奇葩說》到《飯局的誘惑》再到《拜拜啦肉肉》,綜藝的坑越陷越深,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基本戒掉了綜藝,又轉(zhuǎn)過頭開始看TED、高曉松、網(wǎng)易公開課……在這些過程中有些節(jié)目成為了和人交流更好的談資,有些成了清理陰霾心情的掃帚。因為知道自己自制力差,盡量讓自己遠離電視劇,無論是大熱的《花千骨》還是《星你》、《瑯琊榜》,一部劇都沒追過,現(xiàn)在看來還是很明智的,與其將時間在泡沫劇里成為泡沫,不如把時間用來做更多美好的事情。
最后的最后,還記得之前說過計劃最重要的主線是什么么?沒錯,就是堅持。雖然2016年有很多事情我并沒有堅持下去,很多目標并沒有實現(xiàn),但我希望在寫下這篇文章的時候,為我的堅持寫下注腳,也為你的堅持增加自信。我們都是不完美的孩子,只有在不完美的路上一點點進步,才能看到自己最完美的樣子。
2017即將到來,我會用心堅持,也希望你的堅持都能實現(xiàn)。
ps:第一次將年度感悟和計劃寫那么多那么詳細,洋洋灑灑近7k字,昨天碼到凌晨3點半,今天抬眼一看馬上又到11點,雖然眼皮在打架,卻是從未有過的開心,能系統(tǒng)性的梳理一個東西,把自己的經(jīng)歷分享給大家,感覺很快樂。明天要和妹妹去泰山看日出,用全新的姿態(tài)迎接新年的第一縷曙光。Byebye2016,Hello2017,小伙伴們,HAPPY NEW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