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時間即是指大腦在運轉、進行深度思考的時間。
善于利用思維時間的人,可以無形中比別人擁有更多的時間,從而在實際意義上比別人多“活”很多年。我們看書、學習、工作,每天都會在大腦中留下許多新的知識,但如果沒有通過思考去深入理解,這些知識只能是一種淺層次的記憶。通過思考、分析和推理,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這個過程所消耗的時間就是思維時間,也是在我們一生中占據顯著比例的“暗時間”。
在看到暗時間這本書對于暗時間的解釋以后,我發現自己的暗時間比例非常低,也許這就是為什么別人比我進步太多的原因吧。
可是如何更多的運用自己的暗時間呢?《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每一點腦力》這本書則是告訴我們如何有效使用腦力,把深度工作的能力內化成自己的核心技能。
這里我們介紹其中的2種方法:抵御干擾和科學規劃。
『抵御干擾』
我們常常在想要工作的時候,覺得失落總會被打斷一會兒有個郵件過來,一會兒有個電話進來,一會兒又有信息過來了。我們的心常常并不是在集中工作,而是在集中抵制誘惑。
如果你了解這個世界本來就充滿著誘惑,就可以嘗試用一些方法來幫助自己遠離誘惑。
001 與外界隔絕
002 鍛煉操抵抗網絡誘惑
003 固定時間上網
記得前天晚上湯小小老師的寫作課里就有講到她關于寫作時間的一個安排。
她每天安排每天早上的八點到九點為自己的固定寫作時間,在這段時間她會關閉網絡,甚至把手機放到另外一個房間,避免被電話打擾。這樣她就能保證自己每天有一個固定的時段完全沉浸在寫做這件事情上,從而提高自己寫作的效率。
『科學規劃』
生活中的我們大部分時間可能都在處理一些日常事務性工作。比如說老板突然打個電話過來,需要你準備一個報表;就比如說同事打個電話過來問你要的數據;甚至還有你加入的無數個群里的群主發出@全部人的信息。
要做到專心致志真的不容易呀!但是,不容易不代表不可能。我們可以通過科學規劃來安排。
001 一天中的每一分鐘都做好計劃
用一個筆記本,每天記下自己要處理的所有的事情;確保每天首先完成自己必須要完成的工作。
002 根據效率合理安排深度工作
把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自己精力最旺盛的時間。
比如我自己,每天在上班路上基本上是屬于比較少人打擾的時段,因此,除非有特殊情況,基本上我都會要求自己在上班的這段路上把晨讀感悟寫完,這樣開始到了公司以后,我就可以集中精力處理工作的事情,而不必一直擔心今天的寫作練習還沒完成。
003 定量分析每一項活動的深度
用不同的分值給自己每項工作的深淺度打分,讓自己的時間多集中于能夠為自己的未來帶來復利的事情上。
004 利用可視化計分卡
通過積分卡的方式讓自己的可視化的結果,激勵自己為得到更好的結果而努力。
總之,讓自己抵抗干擾,讓自己更專注于高效工作上;科學規劃,讓自己的暗時間更長一些,更高效一些;通過一點一點的小改變,帶給我們工作和生活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