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年關將近,除塵迎新,在收拾車庫里的雜物時,在一個紙箱內發現幾瓶蝦醬,打開蓋后,瓶中蝦醬已發酵到位,呈絳紫色,上面浮有一層蝦油,黃中帶紅澄清透明,看著悅目,聞著鮮香。仔細想來,這是去年好友贈送我的,因家中還有兩瓶蝦醬,當時就暫放車庫里,給忘記了。聞著著撲鼻的香氣,一種偶得喜悅的心境。
蝦醬在我國沿海地區比較常見,是用小蝦加入鹽,經發酵磨成粘稠狀后,做成的醬食品。味道很咸,一般都是制成罐裝調味品后,在市場上出售。亦有將蝦醬干燥成塊狀出售,稱為蝦膏或蝦糕,味道較蝦醬濃郁。上等蝦醬呈紫紅粘稠狀、醬的質地細膩、沒有雜魚,氣味自然鮮香、無腥味,并且咸度適中。
蝦醬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鐵、硒、維生素A等營養元素,適量食用對身體頗為有益。提高免疫力、保護心血管系統。蝦醬吃法也很多,可以生吃,也可以熟吃。生炒可以用蔥絲、青椒絲? 、香菜段調拌起來吃。熟吃通常用來炒雞蛋、蒸蛋羹、炒蔬菜等,提鮮、提香,十分美味。另外,還有秋葵雞蛋炒蝦醬 、 蝦醬燴三菇(金針菇草菇口蘑)、蝦醬鹵雞、蝦醬蒸豬肉、蝦醬空心菜等吃法。
我記憶中最深的就是蒸蝦醬,這也是兒時吃的最多的。取發酵好的鮮蝦醬大半碗,將切碎的蔥花、姜末、干辣椒撒入其中,加幾滴花生油或豆油,再打入兩三個雞蛋后攪拌均勻,就可放在蒸干糧或煮地瓜的鍋中蒸。待干糧或地瓜熟后,雙手將蝦醬端出來,但見碗中蛋黃蔥綠蝦醬紅,令人垂涎。咬一口餑餑或玉米餅子,再夾一筷子蒸蝦醬,香鮮融合,讓人食欲大增,記憶難忘。
據父母講,蝦醬曾在饑荒年景中救過北部鹽堿地域的人們的命。當時,我們這因土地鹽堿,收獲的糧食難以維持生計。每到深秋季節,人們都會推著蝦醬去昌樂臨朐等地方,換回地瓜干充饑。那時交通不便,全靠步行,每個人推著幾百斤重的蝦醬合伙而行,那急促的腳步聲和沙沙的獨輪車響,似一曲奮進的生命樂章,從星斗滿天一直走到夜色垂暮,有時在好心人家借宿一晚,有時就找個避風的地方湊合一晚,休息一夜渾身酸疼,但是第二天還要繼續行程,就這樣邊走邊把蝦醬換成糧食,每一趟都是風餐露宿,勞累至極。
現在條件好了,蝦醬已成為生活的調味劑,只是偶爾還吃一點。我喜歡用豆腐炒蝦醬,說來很簡單,就是油熱炒過蔥花干辣椒后,加入幾勺蝦醬爆炒一會,再把豆腐用手捏碎,放入鍋中翻炒,一會兒就可出鍋食用。這道菜在我們本地被稱為“雞刨豆腐”。
在飯店,會把蝦醬、辣椒醬、炒咸菜絲伴上生菜、黃瓜條、蔥段、油條等組合成一道名叫“漁家菜”的菜肴,比較受歡迎。其實,最直接最豪爽的吃法就是大蔥蘸蝦醬,把大蔥用力在蝦醬中蘸一下,大咬一口蔥,再大咬一口饅頭,蔥甜辣,醬鮮香,斷然是一絕配。這看似野蠻,可吃起來真叫一種豪邁。這也充分顯著我們山東人的率直爽快的性格。不過飯后還是要及時刷牙除味的,因這對別人是一種禮儀和尊重。
鮮美的蝦醬如同我們多彩的人生,我們在努力做好自己的同時,還要學會適應不同的環境,扮演不同的角色,經歷不同的磨礪,只有這樣,我們的生命才會越來越醇厚,越來越久遠。
? ? ? ? ? ? 那個年代的記憶
? ? ? ? ? ? 不可忘卻的歷史
? ? ? ? ? ? 珍惜現在的生活
? ? ? ? ? ? 砥礪前行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