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奧古斯丁是國人稱之為“兩希文明”之一希伯來―基督教文化的早期教父時代的集大成者。奧古斯丁是神學家,是哲學家,是修辭學家,他寫的這本著作在于用語言符號來描述神和人之間的關系,從而使人知道理解圣經的必要性和途徑,從而也解決當時的人們特別關心的自己的幸福,寧靜,命運,個性和自由的哲學問題。當然,作者的目的是要人如何理解圣經的真實意思和如何表達這些真實的意思。那就是說教師要具備理解圣經和表達圣經真實意思的能力。這些能力是可以在神全然的大能幫助下毫不費力就能得到,可是大部分的人是需要去學習一定的技巧和法則,就能具備!這些人既要愿意接受別人的幫助,又要真正感受到幫助的果效,就像那能看見指星星的手,才能且又真的能看到被指的星星的人。真正想要掌握此法則的人,要心存謙卑而不是異議去學習,且要相信作者所說,他這書內容和目的都是得到神無限的恩典的幫助。他的分享是以應該擁有的方式擁有,所以神的恩賜充滿他,他的思想會像漲潮的大海越來越多。
第一卷書是對《圣經》里所討論的問題的一般看法。確定《圣經》主要含義和表達這些含義需要教導,而教導的主要內容是事物和符號。事物就是事物本身,不是別的事物的符號,是作者所要思考的。只作符號的符號如話語,是指用來意指別的事物的事物。那事物分為使用的事物和享受的事物和具有兩種特征的事物。我們弱沉溺于對低級事物的享樂之中,在追求真正的、正當的享受目標之路上遠遠落在后面,甚至完全背道而馳。而“世界”這個符號意指的事物,我們若享受之而不是使用之,我們就不會對認識神愛神以他為樂這個目標保持清晰的頭腦和看見。
作者由此引出三位一體之神這個對象是我們享受的對象,神俯就我們,接受我們的敬拜,在這種意義上就變得可言說,他賜給我們語言和《圣經》來讓我們認識他。
人是有思考力的事物,他的獨特受造性使之去思考神,神是不變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