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第一個層次:滿足自己的需求。
在眾多人理解的愛中,有的人會把自己的需求理解為對他人的愛。比如,我想你,看不見你時滿腦子都是你,見到你就開心,見不到就痛苦。其實,這哪里是愛,這只是對他人的心理需求。只能說明對方是可以滿足自己需要的人,不能根本不能證明你是愛對方的,因為愛不僅僅是需要這么簡單。還包含著為對方著想的部分。
朋友紅,夫妻感情很好,前幾日公公去世,丈夫很傷心,喝了點酒緩解內心的悲傷。紅看到后,心平氣和的與丈夫溝通,喝酒傷身。因為丈夫剛剛做完手術,他擔心丈夫的身體再出問題。丈夫抗拒她的啰嗦,但也沒有堅持繼續喝。紅覺得自己做的不錯,這是愛丈夫的表現。
其實,這種愛只能是第一層次的愛:是紅自己的需要。因為她擔心丈夫生病會給家庭和自己帶來壓力。
愛的第二個層次:自以為是地付出。
這種愛,看起來是真的愛著對方,其實,這種自以為是的愛真的很累。最常見的,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調侃,“我媽覺得我冷”“我媽覺得我餓”。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最后可能會成為最不愿意見到最親的人。因為這種愛很沉重。
劉姐是個干凈利落的女人,把女兒培養的很好。前幾天女兒邀請她到家里待幾天,她很開心。每天天剛蒙蒙亮就起床,給女兒女婿做好飯菜,這天周六,女兒女婿8:30還沒起床,她盡量放輕腳步,但還是吵醒了女兒。她嘟囔著:這大早上,起這么早干啥?
劉姐還在灶臺上燉湯,聽到這樣的嘟囔,忍不住想:“我為了誰呀,還不是為了你們好”。很多父母也常常被自己的話所感動。其實,:“我都是為你好”這句話有毒。看起來是愛,本質上是以愛的名義在控制孩子。很多年輕人出現心理問題就是因為有這這樣的父母。
愛的第三個層次:滿足對方的需求
弗洛姆說:“愛首先不是同一個特定的人格關系。他是種態度,一種性格傾向。”想要成為愛的能力高的人,那就不要一味的付出了,用心的去體察愛人都需要什么,然后去滿足。同時也不要忘了,經常告訴對方,你希望什么,喜歡什么,想要什么,也為對方如何愛自己指名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