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盡頭(2014,韓國)
導演:金成勛
主演:李善均;趙震雄;鄭滿植
個人推薦指數:7.4/10
走到盡頭的導演金成勛,靠著這部電影獲得了當年的大鐘獎的最佳導演。作為導演,金成勛的作品并不多,除了這部之外,還有兩部分別是白允植2006主演韓式喜劇電影的《缺乏愛情對兩個男人的影響》和前年又一部黑政府力作同樣又專職政府黑演員的河正宇主演的《隧道》。
可在我看來,導演的第一部作品太過稚嫩不能體現水平。而《隧道》中為了一些主題的表現,在風格上個人印記不太明顯。而這部《走到盡頭》更有著導演閃閃發光的靈感,也更像是當下韓國電影生產線中平均水平的作品。其中的代表性,不僅對于導演,更是對于當下韓國黑色片的有著一定代表性。
熟悉的套路,熟悉的味道,但就是很好看。
說道韓國的黑幫電影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狗咬狗、滿嘴的“西八”問好還有無休止的打斗。這些元素其實都是受著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香港黑幫片的影響,不過時至今日,這些元素在韓國卻繼續發揚光大了。
在《走到盡頭》這部電影中就是這樣的,這些傳統的老梗都有,甚至可能說完電影的劇情大概你也會覺得有些似曾相識。主角由名演員李善均所飾演的刑警,在回家為母親奔喪的路上撞死了人,后來為了掩蓋真相把尸體藏了起來。不過被撞死的人恰好是自己追查犯人,后來由趙震雄所飾演的其他單位的警察同事就以此要寫李善均。之后更牽扯出了趙震雄控制的黑幫勢力等等,李善均最終決定和趙震雄決一死戰,決定走到人生的盡頭……
這樣的故事設定多少讓人熟悉,總有著吳宇森、杜琪峰這些大導演的作品感覺。而且整個電影里面也是對于暴力美學有著執念,在最終更是上演了李善均和趙震雄的殊死搏斗,持續了整整十來分鐘。雖然說在動作上面的設計不如老一批《導火線》那些動作片來得好看,但是韓國更追求的是對于打斗的慢動作特寫和回放,這其實也是一種特色。
而且李善均和趙震雄的演技的確屬于上乘,一個不賴的劇本再加上剪輯的用心,可以說這部在我心目中最能代表現在韓國電影平均水平的電影放在國內都能夠成為影響力不小的現象級電影。今年國內上映的翻拍自這部電影的《破局》的確也是差強人意,而這種國內黑幫電影居然要從韓國借劇本的劇情,多少也讓人有些唏噓。
雖然外衣是舊的,但是里面有新的,所以牛X閃閃。
作為一部狗咬狗模式的電影,高潮戲用打斗來填充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可能是因為看韓國黑色系電影太多了,所以我對于韓式鏡頭下的打斗畫面已經有些審美疲勞了,以至于我在最后的本應該專注度最高的打斗戲中一直低頭玩手機。就連導演也承認這部戲在韓國國內的影響力遠低于電影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畢竟韓國人對于這樣的類型片都有些疲倦了。
不過即便如此,電影里面還是有很多的新意。還是因為這是狗咬狗的電影,所以電影的節奏感很重要。能不能讓觀眾快速進入到電影的劇情中,就預示著電影在觀眾的心中的分數大概范圍了。而這部電影處理得很好(不過還是差于導演的后作<隧道>),開頭半個小時可以說秒殺了很多好萊塢水準的大片。
尤其是李善均要從殯儀館通風口中偷偷將尸體運進來,讓后放進棺材中瞞天過海的戲份,的確可以作為教科書級別的示范了。一是設定十分合理但又有些不確定性,這就讓觀眾能夠一下子投入到主角的角色中,開始思考劇情的發展可能性。二是鏡頭的剪切趕緊利落,沒有因為要顯示氣氛緊張而來回鏡頭剪切,而是通過演員的表演體現出了緊張感;三是背景音樂的確不錯,沒有喧賓奪主,不會因為劇情推進而增加很多的密集鼓點讓人難受,氣氛也調動了起來。停尸房這段戲的確是精彩,可以說也是電影最精彩的橋段。
不過正是因為這種高開低走的緣故,所以在電影的后半段,尤其落入到了俗套的肉搏戰之后,電影的趣味性就少了很多。如果導演能夠將這么精彩的戲份運用到了后半段,相信更多人會對于電影的評價更高。不過這些都是諸多因素決定的,所以能做成這樣也已經很不錯了。
當然,除了上面的停尸房的精彩戲碼。后面也有幾個鏡頭不過,包括鄭滿植飾演的警察死亡的戲份,那一場戲的確讓人嚇了一跳,沖擊力十足。還有在最后結局兩人決斗的時候,雙方進行的對話戲,也是張力十足,讓人看得津津有味。這些畫面說出來自然有些蒼白,等你真的看過便會了解這里面的精彩之處。
作為一部黑幫類型片,《走到盡頭》更多的就是講了一個狗咬狗,警察機關內部黑幫勢力的斗爭故事。非要說有什么意義的話,我也很難說出來。可能就是為了又黑一把公務員和政府?我覺得單純把這當做一部黑幫電影就可以了,可能真的就沒有什么內涵可言,為賦新詞強說愁的事情我們就不干了。
一部狗咬狗類型的電影,
充斥著各種經典的玩梗和設定,
但又有著新的嘗試和亮點。
一件陳舊的外衣并不是沒有了令人側目的魅力,
而是要不斷地給外衣里面填充新棉,
方能保證外衣依舊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