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小人無處不在,無孔不入。小人處處有,惟獨你的身邊特別多,剛斗罷一個,受傷的心稍得復原,突然又冒出一個!你在心力交瘁之余,甚至開始懷疑人生!有木有?有木有!
孔子有云:“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所謂“小人”,就是那種人品差,氣量小,不擇手段損人利己之徒。
趨利避義是小人的本質,小人工于算計,錙銖必較,極端利己,為達到個人目的不惜采取一切手段。
你的軟弱愚善刺激了小人的恣意妄為
唐太宗對小人有過精辟的注釋:小人不恥不仁,不畏不義,唯利之所在,危人自安。小人在攫取不屬于自己的利益時心里也是會有所考量的,如果對方彪悍到堅不可摧的地步,他絕不會輕舉妄動,只有在權衡對方軟弱到任己宰割的時候,他才會斷然下手毫不留情。
小人的目光都很毒,常能一眼從人群中抓出為己所用的人。小人靠近你,證明你還是有利用價值的,但不久你即會發出這樣的喟嘆:又被小人算計了。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都是庸常一輩子,卑下(崇高)一瞬間,不管什么人,其人性中都有丑陋的一面,人格上都有不完善的地方,像嫉妒、張狂、自私、暴戾等,這些東西像身體中的某種元素,共生共存,你很難將其清理干凈,一旦內修不足,而外界的干預又失去效力的話,它便泛濫成災。
小人難養,近之不遜,遠之則怨。別總用“人善被人欺”這個話來麻痹自己,疏不知被欺負并非善良而是自身的軟弱,你在小人的阿諛親昵中將自己和盤托出之時,也將是小人在你面前肆無忌憚之日。
小人往往是我們自己培養出來的,有時候可以自己琢磨一下為什么小人從最初的恭敬順從到后來可以這么利索的欺負自己而不是別人,也許正是由于你激發了他身上惡的本質,是你一味的縱容、無原則的忍讓、自認為的寬容和善良,無形中給小人造成了老實、沒有主見、性格軟弱的印象,而小人卻是最喜歡欺軟怕硬的。
很多時候,小人雖然不是你的戰友但也不至于成為你的仇家,你們之間難以調和的矛盾其實與信仰以及個性無關,但你就是和他發生了徹底攤牌覆水難收的矛盾沖突。
愿你在面對小人的非分要求時有堅決拒絕的勇氣
從你們交往開始,得寸進尺的小人總在不斷地試探你的底線,以期從你那里獲得更大的利益。你在面對小人的無理要求時盡管心生怨氣但總是有求必應,你忽視了人性中自私的一面:別人會習慣于你的付出,也習慣了“你從不拒絕他們的要求”這一事實。長期違逆自身意志,去做言不由衷的事情,這種壓力不斷累積,終將導致火山爆發。
在我們的文化教育中,直接拒絕他人,相當于駁人面子。從2、3歲的時候開始,我們就已經開始嘗試說“不”,比如不吃飯、不理發,要玩具的時候要不到就鬧……然而受到的管教往往是嚴厲的批評,甚至是一頓暴打,“說不”幾乎都沒什么好下場,因此,在這種長期的自我決定不受重視的情況下,我們對“說不”已經產生可怕的心理反應了。“拒絕”是一件羞恥、可怕的事情,這是潛藏在自我意識中的一種陰影。但如果讓自己妥協,沒有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愿望,又會有更加糟糕的感受,討厭自己,覺得自己太懦弱,太窩囊或者覺得小人太可惡,總是占自己的便宜。不會說“不”,其實是人際交往中心理脆弱的表現,一味的遷就縱容,結果委屈了自己,也養成了別人乖戾任性之氣。
分析利弊,果斷拒絕也是一種能力,當我們明白了這一點,也許拒絕小人的無理要求就不會顯得那么困難了。
和小人交往有度,保持距離,保持震懾威嚴,讓他在對你進行掂量后有所忌憚
常言道:知人知面不知心,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小人最想了解的不是你的精神追求而是你的人脈資源,尤其對你的弱點秘密表現出非常的興趣。口蜜腹劍的小人很會籠絡人心,你可不要被其加了糖的麻醉劑弄得放松了警惕。當你與小人促膝長談的時候,你的肺腑之言,在小人眼里就是把柄,而你的隱私就是小人出賣你的資本。所以,在小人面前,最好三緘其口,否則,就要承受有一天你的肺腑之言及隱私被加工后曝光于天下。
不要走進小人的圈子, 也不要讓小人深入自己的領域和心靈。做事慎言,話多無益。和小人接觸中,你的一句不經意的話,一件小小不然的事情都完全有可能被小人信手拈來,大做文章,從而使你受到傷害。
你要防止小人在你的生活中肆意做亂,對小人不必心慈手軟,否則容易讓小人覺得你的寬容是一種軟弱。當你知道誰是小人時,就要經常敲打他,不能給他泛濫猖獗的機會。無論社會如何文明,都會有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你只需記住,弱肉強食貫穿于整個人類史。
吃過幾次虧后,你應該很容易辨出小人的樣貌,那些不肯實干,也不能實干的,見了人就夸夸其談的,為私利拉幫結派的,都無一例外地刻上了小人的烙印。
作為一個成熟的成年人,應該有基本的識人辨人的能力,應該有捍衛自己正當權益的能力,應該有靈活自如的人際交往能力。
人生如戲,只有時時利益平衡方能唱得賓主皆歡。
愿你的真心都不要白費,愿你的真摯永遠不要遭遇冷漠的背叛,愿你的生活中小人們都屏聲斂息循規蹈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