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村淳是第38次南極科考隊的炊事員,在平均氣溫零下54度、海拔比富士山還高、氣壓僅有日本六成、連病毒都無法生存的極寒之地,他每天都要負責包括自己在內的圓頂富士基地8名隊員的一日三餐。
雖然基本上沒有新鮮的食材,西村淳還是極盡自己的專業和用心,變著花樣為隊員們烹制豐盛的飯菜。在全世界的基地為慶祝南極冬至的到來而舉行隆冬祭的這一天,西村淳更是化身星級廚師,讓隊員們可以品嘗到法國鵝肝這種高級料理。
正如他本人所說的,人在吃到好吃的東西時會變得有精神,他的料理讓基地的每一個人都元氣滿滿。
除了各司其職,在基地的日子里,唯一能做的就是自己給自己找樂子,以對抗惡劣的環境和渴望回家的復雜心情。打麻將、看劇、跟著錄像帶做早操,只有在做這些平平常常的事情時,湊在一起的8個人才不會感受到遠離人世的孤獨。
8名考察隊員因不同的原因在南極相遇,有人帶著要為科研作出貢獻的夢想,有人陰差陽錯頂替了別人,有人談著一場最遙遠的異地戀卻告吹了。大家狼吞虎咽地吃下西村淳做好的每一頓飯,填滿了虛空的胃,也填滿了虛空的心。看著飯桌上的食物被一掃而空,西村淳也因此找到了堅持的干勁和滿足感。
極端的氣候條件和嚴酷的生存環境,考驗的不僅是人的身體適應能力,此時人的情感意志才是隱藏起來的更為脆弱的東西。當工作無法成為感情的寄托,食物的治愈功能便凸顯了出來。一碗熱騰騰的拉面,即使只有面和湯,也能成為支撐一個人在基地生存下去的樂趣。
最打動人的一個情節,是西村淳戴在身上的一顆女兒換下的牙齒,因隊員爭執推攘不小心掉進了2500米深的地洞里,這是他日夜思念的最寶貴的有家人氣息的物品。難過的西村淳把自己關在房間里,沒人做飯,隊員們被迫自己動手在廚房搗鼓,忙亂間終于明白了在基地每天都能吃到西村淳準備的精致料理原來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一口咬下隊員們做的炸雞塊,軟綿綿的,像極了妻子在家做的那些吃了胃會受不了的完全不像炸雞塊的炸雞塊。西村淳難掩對妻兒的想念,泣不成聲。而8個人之間的感情也在這偶起沖突、嬉笑打鬧的一日三食里,相互羈絆,變得生動和溫暖。
這個世界,讓我們可以不設心防的,是心愛的人和美好的食物。內心覺得空落落的時候,常常是因為胃正在想念一些吃不到的美食。
我們有太多不自覺地被食物治愈的時刻:寒冷的冬季里一頓讓人呼呼直冒汗的火鍋,在異鄉求學時于街邊意外吃到的一碗家鄉味道的手搟面,媽媽包的餃子,爸爸炒的肉片,甚至是一口剛剛好燙嘴的砂鍋粥… …在我們疲軟無力時,比吃藥打針更見效地給予我們重新站起來的力量。
是的啊,在好吃的食物面前,突然就覺得這再苦的生活總歸還是留有那么一些余地。即使你有千般技能可以應付外面的世界,也不及回家收拾食材做一桌好菜來得實在。和心愛的人坐在一起,吸溜吸溜地吃面喝湯,沉悶的日子里因為有了這一點聲響而頓時清脆可愛起來。
所以,道理我都懂,還沒經歷過的人生我也不想道聽途說,不如不要老惦記著給我敲黑板上課,有空的話,還是給我煮碗面吧。
天冷了,愿你有一個可以一起好好吃飯的人,一日三餐里的愛足以溫暖整個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