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初33期焦點解決學習總結:
焦點解決短期心理治療(SFBT)
一、五聚焦:聚焦正向、聚焦解決、聚焦現在與未來、聚焦成功經驗、聚焦一小步。
1.聚焦正向
接納與欣賞,關注什么就會強化什么,強化什么就會得到什么。抱怨背后往往是正向的期待,我們要心里有愛,眼里光,嘴里才有溫度。我們只看難得。關注正向須與堅定規則并行,只有在相對良好關系的前提下,通過雙方共同協商并且規則要有底線、具體、精簡、考慮到可行性、書面化寫在紙上,說不在紙下。還有考慮當事人的年齡、性格、關系才可以建立規則,建立后雙方自原執行,并且建立規則隨著時間的推移可以進行協商調整。
2.聚焦解決。
焦點解決是以終為始,以目標為導向。我們要看我們的初心是什么?我們究竟想要的是什么?
3.聚焦現在與未來,焦點解決看中的是你未來想要的是啥,現在可以干啥?聚焦過去做到的,如果沒有成功,看是咋走過來的?怎么做到的?怎么沒讓狀況更糟糕。
4.聚焦成功經驗。生活中從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睛。聚焦相對好的地方,聚焦相對不錯的地方。
5.聚焦一小步。一小步、一小步的改變會帶滾雪球效應。日不見增,月見其長。月也不見增,年見其長。1.01的360次方是37.8。每天有那么一點點的進步,一年下來就是原來的37.8倍。貴在堅持。
我們要有解決與建構解決之道的能力。不做三季人。我們要做正向過濾器,把正向的放大的說,把負向轉成正向的說。每個人都喜歡那些喜歡自己的人。
二、傳統咨詢與焦點的差異。
傳統咨詢是彌補短板。焦點是發現資源。彌補短板的同時可以發現資源。資源的遷移可以彌補短板。
2.傳統咨詢可能70%探討原因,焦點可能30%探討原因。焦點解決關注的是目標。關注的是解決。
3.傳統的過度是關注原因。焦點過多的關注是改變。焦點的理念是事出未必是有因,知因未必能改變。
4.傳統的咨詢咨詢師是專家,焦點的咨詢是合作模式。相信他是他問題的專家,咨詢師是陪伴的專家。當事人參與才能卷入進來,對自己沒有關系就不珍惜了,付出了才會在意。
三、焦點解決的理論基礎。
1.系統觀的影響。
生活就像陰陽太極圖,你關注白白的就會變多,黑的就會變少,會被放在一個角落里。而不是消滅黑。
2.建構主義。
馬克吐溫說過,生命的主要內容或大部分內容,并不是由各種事實與場景組成,構成他的主要是人們頭腦中永不停息呼嘯著的思想風暴。每個的人的世界是用他們的語言建構出來的,莎士比亞說,1000個人里面有1000個哈姆萊特。
3.后現代哲學觀。
世界多元各有道理。相信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道理。
4.焦點解決咨詢是通過莎澤爾和茵素夫婦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提煉出來的。
四、合作與溝通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1.修己
把精力、關注放在解決上。我們要永遠有不同視角看到問題的能力。世界從不缺乏美,只有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2.達人
我們相信當事人是他自身問題的專家。永遠不要比來訪者更聰明,更懂,更智慧,更努力,更著急。做好水引子,需要提前放一些水,引導來訪者。并且要確認來訪者的知覺。在來訪者身上找到資源、成功經驗、例外,就可以有一小步的行動。堅持就可以帶來滾雪球效應。同時,我們要注重有效就多做一些,無效就改做其他的。
3.合作。
接納才有溝通,溝通才有合作,合作才有改變的機會。不知他人苦,沒勸他人的善。我們要把人和問題分開。與當事人合作打敗問題。
4.溝通。要有接納、未知、好奇、欣賞的態度。問題本身不是問題,不適當的解決方式才是問題,你把他當成問題才是問題。
五、重新建構。
重新建構就是改變當事人的認知。將語言軟話,并且以事實為依據。不要絕對化,要換位思考,負向背后與正向的意義,問題往往是正向的提醒,要從當事人的特質,優點,能力,資源,動機、意圖,努力、本意等方面去重新建構當事人的問題。
1.重新建構方法。雖然這次成績考的不是那么理想,但是我也看到你已經努力啦。我不確定你期末考試能考入前十名,但我確定你有向這方面努力的信心。如果期末考試考的不是那么太好,起碼我們現在已經努力了。從你每天能準時起床,我看到你很在乎能夠準時上課。你今天打了一下午籃球一定有一個重要的理由。這次數學的題目比較難,你雖然沒有考好,其他同學也考的不是那么太理想。這次成績沒有進步,但也很難得。
2.重新建構的原則。先確認當事人的知覺放在第一位。并且要尊重當事人的建構。不要只看正向面。重新解構可以說出來。但未必都要表達。
不以改變為目的,才有改變的機會。
六、贊美
贊美是接納之后由衷的欣賞。要以真誠的態度,不要讓來訪者感覺你的贊美在撒謊。當當事人做得好的時候,要立即、客觀有依據的贊美,不去評判。這樣我們可以建立良好的關系。增強當事人的自信、力量,覺察到自己的優勢資源,看到自己的努力。我們改變語言,就可以改變世界。
1.直接贊美。要貼近當事人看到他做到的具體細節,立即予以贊美。
2.間接贊美。通過當事人的重要他人。看到他做的不錯的地方。
3.自我贊美。就是自己看到自己做到的。我們去引導他,讓他講出來能起到更多的賦能。
七、每個人都是自身問題的專家(咨詢師是陪伴、幫助、引導來訪者的專家)。
1.態度好奇
①你以為的你以為是你以為的嗎?
②不預設,不評判,不指導,不建議。咨詢師要保持中立清空自己。
③相信來訪者是自身問題的專家。相信相信的力量。
④堅信來訪者是有資源、有辦法的。
2.言語的探討。
①云手:先接住情緒、順勢后退、順勢回推。
②來王者身后一步的引導。確認來訪者的知覺具體化。
③來訪者是個寶藏,滿滿的都是金子。
3.行為強化。
①探討以前做到的例外、資源。
②鼓勵來訪者以前做的比較好的地方要多做一些。遷移到現在面對的困境當中。
水引子是一個隱喻,是一個比喻。
八、例外
1.假設,我們不要給當事人貼標簽,扣帽子,我們要更具體,更客觀,更好奇,看到當事人相對好的地方。每個人都是有復原力的,可能被過去所影響,但不會被過去所決定,不要以偏概全。我們要回到原來的狀態,問題不是一直存在。而是有一些例外的時候。未來是可以創造的。我們要探討他已經會的,已經能做到的。也要看到他做到一些有用的。沒有使問題更糟糕的。如果做了這些當事人可能就無法做錯的。
2.例外就是問題應該發生,但是沒有發生的時候。
3.我們要找到跟目標相關的資源。探討這些資源、例外、經驗。強化這些例外,盡可能無限的擴大這些例外。
4.找到例外,當事人知覺到例外,就會增強自信,帶來力量。
5.我們要從當事人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發生、發展、意義、影響、感受、思考、去探討例外。
九、基本功:傾聽、共情、具體化、積極關注、反饋。
1.傾聽,理解和尊重理解就是換位思考,感同身受。不要急于下結論,急于下結論背后就有預設。不當的傾聽是沒有把當事人當回事兒,當事人沒有得到尊重,重視,我們要欣賞來訪者當事人,我們也要給于反饋當事人他所思、所想及想要的。我們要眼里有光嘴里有溫度去營造溫暖的氛圍。不要詢問過多,不要總結概述過多,不要有不恰當情緒、情感反應。要細心觀察當事人的聲調和肢體語言,同時我們也要積極的回應點頭、微笑加恩。必要的時候要保持沉默,保持沉默同時當事人也會有所思考。都去體驗他,多去換位思考,理解他。帶著謙誠和敬畏之心,你認為他是什么樣子,他就是什么樣子,如果暫時不是也會朝向什么樣子的靠近。
2.共情,站到對方的位置去理解,站到對方的角度去感受,能進入他的內心世界同頻共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推己及人。
3. 具體化。是要和當事人走在一起,你以為你搞清楚了,明白了,但他不一定和你想的一樣。了解當事人的脈絡,以他的脈絡為準。準確點表述他們的觀點。保持不知道的心,要以好奇態度,只要在咨詢相關的都要具體化,從時間,地點,相關人物,事件發生、發展、意義、影響、感受、看法,想法,打算等去具體化。陳請當事人表達的這些模糊不清的問題,掌握真實情況。具體化確認當事人知覺非常重。你說你要努力學習,能具體談談怎么努力呢?
十、SF BT人性觀:相信每個人都想更好。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更好。
十一、建立關系。
把當事人放在重要位置。把當事人(孩子)當回事兒。
1.尊重:無條件接納,和孩子要有邊界。確認當事人的知覺。
2.熱情。照顧好自己,給自己找一些事可干,別老盯著孩子。
3.真誠,真誠到極致,純粹到透明。
4.共情。換位感受,推己及人。
5.積極關注就是重新建構。
十二、焦點解決談話思路圖。
焦點解決是落實尊重與希望的一個行動學派,定位的學派。以終為始,以目標為導向。解決和原因不一定有聯系。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內化理論。焦點解決談話思路圖要一直清晰的放在自己的腦海中,但是在談話當中不一定要按思路圖走。一切要以來訪者福祉為第一位。
1.正向的開場。
以溫和的接納、尊重、欣賞營造輕松、安全、愉悅的氛圍,創建信任的關系。
2.來訪者的類型。
①游客型:首先要分辨來訪者的類型,游客型來訪者是非自愿的,是別人讓來的,無咨詢動機,認為自己是沒問題。但我們要盡可能的尊重、積極共情和來訪者站在一塊。我們要給予許多的贊美和鼓勵就來訪者的話題去引導。
②抱怨型:抱怨所有問題是別人的錯。我們要接納理解。引導他從負面的抱怨轉向懂得欣賞生活中正向的,值得肯定的部分。
③消費型。來訪者認為,問題是由自己引起的,也想積極的去解決問題。
3.話題、主題、目標。
用林祺堂老師敘事的理解,話題是主干故事,主題是支線故事,目標是偏好故事。當來訪者來做咨詢時,可能有好幾個話題。例如成長、學習、情緒的處理。主題是在話題中主要想聊的話題。目標是正向、所欲、具體、可行、當下想要解決達到的目的。目標三問:①是什么讓你希望有這個變化?②這改變如果實現了,會與現在相比有哪些不同?③這個改變具體包括哪些方面?
循環問句:如果有可能的話,你希望媽媽怎么改變呢?是什么想讓媽媽有這個改變你就有改變呀?如果媽媽有了這些改變,你可能會怎么樣呢?如果你這樣了,媽媽可能又會怎么樣呢?所以,如果有可能的話,現在你做點什么媽媽就會朝著你希望的方向改變?
4.資源,一切有利于目標實現的都叫資源。建構解決之道存在于例外之中。資源三借力:①向未來借力,奇跡問句。②向過去借力,例外問句。③向重要他人建立關系問句。
5.一小步行動。頓悟不一定帶來行動,行動往往帶來頓悟。
十三、常用技術。
1.贊美。直接贊美、間接贊美、自我贊美、背后贊美。
2.振奮性鼓舞。哇、太棒了,怎么做到的?
3.一般化。重新換個角度看問題,正常化,常態化。讓當事人意識到困難具有普遍性。問題是暫時的。問題不是問題,問題是你把問題當成了問題才是問題。一般化可以讓當事人減輕焦慮、孤獨感、羞恥感。也可以去除當事人的標簽。
4.預設性詢問,成果問句。咨詢師要預設當事人來做咨詢是有目的的,是有想要解決的問題。我們可以有預設性的詢問,但不要有預設。
5.因應詢問,應對問句。用在比較困難的時候,怎么應對的?最困難的時候怎么走過來的,怎么從困境中走出來的。這段時間你是怎么撐過來的?這段時間,你是怎么照顧自己的?
6.咨詢前改變。從發生困境到做咨詢這段時間的變化。你從問題出現到現在是否有了哪些不同?
7.例外問句。從地點、時間軸上找例外,從橫向、縱向找例外。接下來希望自己哪些方面不一樣?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情況,那次你采取了什么有效的方法?什么時候還做的不錯?
8.奇跡問句。你的想象好嗎?我想問你一個奇怪的問題。如果今天晚上回去睡覺時,有一個奇跡發生了,你帶來的問題解決了,你會注意到什么奇跡發生了?當奇跡發生了。會有什么不同?奇跡問句是向未來,在假設架構下。水晶球、魔法棒、用在孩子身上比較合適一些。
9.評量詢問。用數字去打分。奇跡問句是天上的云平,評量問句是進步的梯。通過評量可以聯結過去。群攬過去、未來、現在、重要他人、資源、目標、例外以及行動。
10.關系詢問,重要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