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了解“能耗理論”“能耗悖論”的概念
能耗理論:現在大家追求的快捷、便利、便宜的生活方式(包括時間、空間、學習、安全、價格及其他關聯領域),eg:淘寶等各大電商平臺
能耗悖論:有些產品可以讓用戶花費時間、金錢、安全去為其花費沉沒成本,愿意承擔高能耗來獲得這一產品或服務,這類產品多存在于擁有忠實粉絲的大品牌產品。Eg.用戶愿意花費時間在H.M/IPHONE發布新產品的前一天去門店排隊;對超人、變形金剛充滿情懷的人愿意花費金錢收集模型(其他相似產品同理);大量的人愿意在Airbnb平臺把自己的家提供出來,這其實對于安全能耗特別大。
②“三心”=激發用戶的情緒情感價值體驗,即好奇心、好勝心、好善心。
“二意”=消費者獲得情緒價值,即有意義、有意思。
·?好奇心=有意思
·?好勝心=有意義+有意思
·?好善心=有意義
案例
A:蘋果手機獲得用戶的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很多的創新設計激發了人們的好奇心,好奇好玩的東西會自動吸引人們關注、探索、研究的沖動。好奇心在某種程度上對應的是消費者的“本我”也就是我們的欲望,由此形成的“好奇心經濟”可以超越能耗理論。
B:對于收集超人、變形金剛的人群都是超級英雄迷,男生都有超級英雄情懷,但并不是每個人都會狂熱的收集超級英雄的模型,那么這時候就能擁有超級英雄模型的人的好勝心,因為自己擁有別人沒有但是想要但沒有的東西,那么這時候擁有者就會覺得自己收集模型的事是一件有意思也具有意義的事,滿足他們情緒上的優越感、好勝心。在精神層面上,好勝心對應的是消費者的“自我”,擁有這些具有符號價值的品牌商品后,消費者往往實現了“自我”。
C:現在的共享經濟的本質是使用權>所有權,對使用權進行分割,以滿足更多人的需求,像與陌生人共享汽車,愿意分享自己閑置的房屋給陌生人入住....我們愿意相信素未謀面的陌生人,愿意分享我們最重要的資產,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好善心”,人們希望能夠為世界和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實現人性的升華,即道德升華,當道德成為人們的追求后,利益就會退居其次,這就是為什么巴菲特、比爾蓋茨等大佬愿意把自己的巨額財富投向慈善領域,他們的價值認知升華到實現人類的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