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種秋收11

苞谷這莊稼,怕的是大澇大旱,喜的是大水大肥。在苞谷秧苗長至三兩尺高時,一是需要快速追肥,確保營養供應跟上;二是需要圍繞根部壅土起壟,土壟既可在遇旱時保墑,又可在逢澇時防浸,實可謂一舉兩得。烈日炎炎的五黃六月,倘若雜草除凈,肥糞跟緊,又無病蟲害作梗,又有三天一小雨、五天一大雨的侍候著,那么一夜之間,苞谷秧苗便可在原來的高度基礎上竄出尺余;據說在這期間夜深人靜時候搬張小凳單獨坐于田頭,尖起耳朵,便可聽到苞谷拔節竄高發出的輕微的噼啪聲呢!


苞谷秧苗的壅土起壟,已在鋤地時候順便完成,因此就無須贅述了。下面我想專門寫寫苞谷秧苗的追肥情況。


當苞谷秧苗長到膝蓋來高的時候,土地的肥力差不多已經用盡,要想促其快速起身,早日孕穗,就需追肥了。在當年的鄧州農村,追肥多追的是尿素,因為家家戶戶種的苞谷都比較多,所以追肥時節常常是全家“傾巢出動”,大人追肥,六七歲的孩童也跟著追肥。每人兩行苞谷秧苗,男女老幼各自端著盛了化肥的塑料盆子,蹲在秧苗中間,右手執著一柄小小的剜鏟,將靠近苞谷秧苗根部的地方掘開巴掌大小的一個小穴(注意千萬不能掘斷根須),左手撮上一小把尿素投放進去,然后再用土粒將其覆蓋嚴實,這就是“追肥”了。因為擔心小孩家心里沒底手下沒準,追的肥料多少不均,做父母的便專門拿出一柄鐵勺交給他們,每棵就追那么一平勺子,既不能多,也不能少。這小孩也就嚴格按照父母的要求認真勞作著了,追完左排的一棵,再追右排的一棵,還要順手把大大小小的雜草薅去;就這樣蹲身弓腰,兩手不停的交替忙碌著,就這樣左右兼顧,一步一步的向前挪移著。鄧州鄉間農諺曰:“熱七月漚八月,淋淋拉拉到九月”,這樣的天氣,燠熱蒸悶、揮汗如雨自不必說,腰酸腿疼、臂軟腕麻也不必說,最是令人一想起來就覺頭皮發麻的,是那帶著鋸齒形狀的苞谷秧苗的長條綠葉;綠葉尖利的鋸齒在人赤裸的胳臂上、肩膀上、腰身上拉出道道傷口,又經太陽一曬,汗水一浸,溶化了的化肥一蟄,那個癢呀,那個疼呀,那個火燒火燎呀,撓既不敢撓,蹭又不能蹭,簡直宛如百爪挖心,難受極了……


在苞谷長達半年的生命歷程中,最怕的就是六七月份的“卡脖子旱”了。苞谷秧苗長得幾近人高了,馬上就要孕穗冒花了,不久就該結果收獲了,天卻一連半月、月余四角高懸,滴水不降;好端端的田里裂開了二指多闊的地縫,三四尺長的高粱稈探也探不到底。眼看苞谷秧苗鋸齒形狀的長葉漸漸卷起成尖圓的筒狀,顏色也由青碧轉為堿白,農人們掰著手指頭算計著日子,苦巴巴的望著始終不見一綹云彩的藍天紅日,想想實在沒有其他辦法,只好咬一咬牙,全家動員,有錢的租來抽水機,沒錢的挑起桶桶罐罐,開始頂烈日冒酷暑,沒明沒黑的在坑塘河溪和苞谷田塊間往返奔波著;肩膀手掌磨出厚膙,一滴汗水摔作八瓣,起早扒黑連明徹夜,人熬累得絆住溝壟跌在地上便能睡著,只為把汩汩流水澆進苞谷根下,只為讓苞谷秧苗茍延殘喘,度危歷難,在收獲時節付出一株穗棒……


在當年的鄧州農村,有錢租來抽水機澆灌苞谷秧苗的人家畢竟為數不多,而在西部、西北部一帶,由于土地承包以來水庫、堰壩、溝渠的幾被破壞殆盡,致使莊稼田塊距離最近的水源地亦即坑塘河溪也有三二里地,普通抽水機的馬力不能足以將水一次性的抽進田里,何況打死也沒有那么長的水管;于是就只得將水從坑塘河溪抽進中間地帶的一個土坑,這土坑在作為中轉站儲滿水后,再挪機器再裝水管,再次將水由這個土坑抽進地塊附近的另外一個土坑,另外一個土坑儲滿水后,再挪機器再裝水管,幾次周轉,才能把水正式抽進田里,灌溉苞谷秧苗,期間的財力、人力和物力實在浪費許多,算算下來僅這些費用就快抵得上苞谷地里的收入了。正因如此,面對使用抽水機澆灌苞谷秧苗這種抗旱方式,許多人家都是望而卻步,都是度日捱時,都是眼巴巴的心焦如焚的瞅著天空等雨下來。


作為抽水中轉站的土坑,在儲水澆完租主家的地塊后,總還多少有些余留,——有時竟能剩下小半坑的水。這水在這田土板結龜裂的大旱時刻,簡直就是滴滴貴重如油啊!這水倘若在日光下被一點點的蒸發掉了,簡直就是暴殄天物可嘆可惜啊!于是那些靠近土坑而又無錢去租抽水機的人家,便總要想方設法的將這水灌進自家的苞谷田里。他們在苞谷田里的兩個地山口處修起地壟,既要保證水能由這邊地頭順利流至那邊地頭,又要保證水不漫到左右兩側鄰家的地里,然后就找來一個破爛竹簍,竹簍的中間固定一個塑盆,竹簍的兩端系上四道繩子,兩人分站土坑兩端手抓繩頭,通過掣拉繩子達到控制簍盆的目的:放松繩子,并輕輕一送,竹簍連同塑盆吃進水里,塑盆立即灌滿了水,然后使勁扯拽繩子,猛的朝向旁邊一送,盆子連同里面的水就送到了地里,在此之際兩手又巧妙用力使得盆子恰好側翻,盆里的水便全部傾出,流進田里,并汩汩的順著地壟流向更遠的地方……


這掣拽繩子、灌水澆田的多是父子或者兄弟,他們頭頂烈日,裸背跣足,面對面的站于土坑兩端,放松繩子,扯緊繩子,放松繩子,扯緊繩子,一來一回配合協調的勞作著,哪怕頭皮被太陽灼得焦疼、哪怕眼睛被汗水遮擋視線、哪怕手掌被繩子勒得出血、哪怕嘴巴張開老大但卻依舊喘不過氣來也不管不顧,直到將土坑里的剩水全部澆完才肯歇下手來。在他們一側的田里,水流順了苞谷秧苗的根部斗折蛇行,蜿蜿蜒蜒的向前蔓爬著,逢遇地縫,先將地縫灌滿,然后越過地縫繼續前進,并順便卷帶起地里的草屑和浮塵。勞作中的人們聽得見水流流過地面時地面發出的嘶嘶的干裂進水的聲音,聽得見苞谷秧苗的根須驟然遇水時根須發出的嗞嗞的吮吸聲音。盡管累得要死,但他們卻感到心里熨帖極了……


烈烈紅日下,在從坑塘河溪到苞谷秧田間的道路上,絡繹不絕的往返奔波著手提肩挑著桶桶罐罐的男女老幼;人人急得眼睛赤紅,人人累得癱軟如泥,但卻還在拼力的澆,拼力的灌。有時候,澆著灌著,頭頂突然“咔嚓”一聲響雷,緊接著涼風颯颯,陰云四合,大雨嘩嘩而下,眼前頓時白茫茫霧蒙蒙的一片,——夏天的雨就是這樣日怪,說來就來,連點前奏都沒有,快得簡直令人措手無及。苞谷秧苗的葉片在雨線的甩打下發出唰唰的響聲,很快便支棱棱的舒張開來,苞谷秧苗的根部也發出了“咕吱咕吱”大口喝水的聲音。面對不期而至的降雨,農人們猛的將手中的桶桶罐罐丟出老遠,一下子撲倒在地,口里凄聲叫喊著道:“老天爺呀,你終于肯下雨啦,你終于肯開恩可憐我們啦!……”


更多時候,盡管人們一遍一遍的澆水灌田,一遍一遍的祈求哀告,可老天爺仿佛偏要與人做對似的,仿佛偏要考驗人的承災能力似的,硬是片云不見,滴雨不下;夜間一瓢濁水澆下,清晨玉米秧苗剛剛泛過一絲青氣,可不到晌午便又在烈日的狂暴淫威下蔫頭耷腦了。一天過去了,又一天過去了,眼看玉米秧苗的莖梢根須都已枯干,葉片也卷作了尖細的圓筒形狀,似乎劃上一根火柴就能將整塊田中的秧苗全部燃著,就是將天河里的水傾倒凈盡也無法補救,失去了最后希望的農人們只好沮喪的筋疲力盡的坐在田頭,口中咬著煙管,想哭,眼睛里卻早干涸得擠不出半滴的淚水……


唉,你能體會到莊稼絕收時候農人們心中的那份悲苦嗎?你能體會到莊稼絕收時候農人們心中的那份怨恨嗎?唉,那播種時候的滿懷希望,那除草時候的煎熬苦累,那追肥時候的拼力掙扎,都是為了能在收獲時節讓每棵苞谷秧苗懷里都揣上一株兩株的穗棒啊,都是為了能在春荒時節讓大人小孩都有點糧食果腹從而得以將卑弱的生命延續下去啊!還有,如果苞谷豐產豐收,除了供給一家人食用之外還能有所盈余的話,那就賣了換點錢,買瓦把房頂上的窟窿補上一補,買磚把院墻倒塌的豁口修上一修;小兒子垂涎的撥浪鼓,二閨女心儀的花衣裳……也是早便列入了計劃預算中的啊。可是現在隨著烈日的飛揚跋扈,隨著苞谷的莖干葉枯,全部希望都化為泡影了。你真該大哭一場啊,你真該怨天恨地啊,你真想揪扯著自己的頭發,真想咬碎了自己的牙齒,然后把一口污血奮力唾出,仰首嘶吼一聲:天哪,你縱令旱魃肆虐何為天?地呀,你坐視莊稼絕收何為地?……


然而沒有人哭,也沒有人罵。——你哭了你罵了,難道就會使苞谷死而復生就會使苞谷雖歉猶豐嗎?你哭了你罵了,難道就會有人同情你補償你使你免受一切損失嗎?不,世界上沒有免費的晚餐,這樣的希冀永遠只是空想,決不可能實現!結果你只能這樣寬慰自己:苞谷絕收了,可是人還得活下去啊!世上的事,從來就沒有一帆風順的啊!千百年來,天旱雨澇的災害數不勝數,哪一次不是饑寒交迫,哪一次不是慘絕人寰,但祖祖輩輩的農民不是都堅韌頑強的挺過來了嗎?于是,你和眾多的農人一道,腋下夾著鐮刀,拖著疲累的腿腳,磕磕絆絆的走進田中,將自己親手種下的、精心呵護的、已有人把多高的苞谷秧苗一棵一棵的削下,又扎做一捆一捆,并在黃昏將近時候扛回家中。削了苞谷秧苗,一來還可趁著多少有些青氣的時候鍘碎了喂牛,盡可能的做到廢物利用,二來也可早早騰出地塊,一旦有雨來了便可趕緊改種其他的作物呀……


在那樣的日子里,酷烈狂暴的太陽光下,滿地枯萎的苞谷秧苗田間,到處都可看到攢動著的人頭,到處都可聽到嚓嚓的削苞谷稈的聲音,然而卻沒有一個人說話,便是熟人碰了面也不過點一點頭,就連打個招呼的氣力也沒有,人人的臉色都陰得能擰出水來,如同家里遭了大喪一般;在那樣的日子里,伴隨著鐮刀“嚓”的削過,苞谷稈應聲倒地,面對削口處的切面漸漸浸出的少許青碧的汁液,你竟會生出幻覺,覺得鐮刀削下的就是自己的皮肉,而那青碧的汁液則是流淌的鮮血,心里在一跳一跳的疼著,眼皮在一波一波的酸著;在那樣的日子里,便連平日最為詼諧幽默最愛苦中作樂的農人也不言不語,只管咬牙切齒,埋頭苦干;在那樣的日子里,所有的小孩走路都是躡手躡腳,說話都是細聲細氣,因為他們知道這正是大人火氣最為旺盛的時候,鬧不好就會招來一頓責罵叱打……


當然,如果能夠順利的度過六七月份的“卡脖子旱”,那么苞谷便將經歷揣穗、揚花、冒纓、灌漿等生長步驟,最終步入金秋九月的收獲季節。


苞谷揣穗了。


這時節的苞谷棵子大多已經高過了人的頭頂,梢端舊式電視機天線造型般的花枝上掛著一朵朵星星點點的花絮,一經風吹便紛揚飄落;主稈一個圪節一個圪節,下端粗壯而愈往上端愈顯纖弱,每節都向外伸出兩片到三片的苞谷葉子,這葉子呈墨綠色,寬而且長,邊緣猶如鋸齒形狀,中間凸出一道青筋,上面零零碎碎的落著小蟲子們分泌的細碎的粒狀物質。苞谷穗大約就揣在半腰部分主稈和葉片的交叉處,開始時候細如拇指,形仿筆桿,后來就慢慢的粗若雞蛋,狀似牛角,再后來就繼續慢慢的發育著,膨脹著,直至完全成熟。這時節最值一看的就是苞谷的根須了:初夏時節多的是暴風驟雨,而苞谷棵子又高又孕著穗棒,最易為風吹雨打,伏身倒地,根須能否把緊地面就成了苞谷棵子是“巍然屹立”還是“奴顏婢膝”的關鍵。苞谷的根須大多生于地下,但在靠近地面的底端也會生出一圈一圈或嫩紅色或碧綠色的根須,那些初生的還沒有扎進地下的根須乍看猶如倒掛的小爬蟲,頂端光禿禿滑溜溜的,它們一旦接觸地面,便會深深的扎進土壤;那些已經扎下地去的根須又粗又硬,猶如鐵條般的分布在根部的周圍,既深深的扎進地下,又牢牢的把著土壤,這樣遇上平常的大風猛雨,苞谷棵子就能做到“任爾東南西北風,我只咬定地面不放松”了。


這時節的鄧州鄉間,除了村莊、河流、道路之外,除了偶爾的一塊高粱、黃豆、綠豆和紅薯(它們差不多都和苞谷棵子一樣郁郁蔥蔥,同步走向成熟)之外,到處都是青碧的人把多高的苞谷棵子,簡直就象茂密的一眼望不到邊際的大森林似的。那些分布于道路兩旁的苞谷棵子往往葉片交叉著握手般的伸向道路中間,直把道路夾峙成了一條狹窄的綠色通道;那綠色通道有的可達數里多長,通道中間常常走著牽了潔白山羊、領著歡快小狗的孩童,走著懷中抱了嬰兒、背上背著包袱,腳步匆匆奔向娘家的小媳婦,偶爾,苞谷棵子的深處也會忽然傳來一聲粗獷的悠長的吼唱,你能聽到人聲,但卻尋找不到人影。這廣闊的苞谷棵子的海洋之壯麗之神秘,絕對不亞于莫言先生筆下高密東北鄉的紅高粱,這廣闊的苞谷棵子的海洋里自然也在日日演繹著種種故事,或風流或悲壯或浪漫或曲折,可惜我們無從窺探,不能得知罷了……


這時節的苞谷地里,雖然雜草依舊叢叢簇簇,葳葳蕤蕤,但卻已經不能影響到苞谷棵子的正常生長了,——非但不能影響到苞谷棵子的正常生長,反倒被其踩于腳下,顯出一派低三下四茍且偷生的情狀;當然,為了不使雜草結籽留種,也為了豐富牛羊槽中的食料,人們還是要走進地中薅草的。十幾里、幾十里綿延相接的苞谷棵中,常常活躍著野兔、刺猬、獾子、狐貍和黃鼠狼,偶爾甚至還能看到胖乎乎的綠背白肚皮的青蛙;它們幽靈般的在這廣闊無垠的綠色海洋里藏匿著,竄躍著,交配著,繁殖著,如果遇到了在田里薅草的人,遇到了在田畔行走的人,它們會停下腳步,雙眼一眨不眨的和你對視片刻,然后扭轉身去,不慌不忙的躥進深遠的綠色海洋……


這時節倘你干活疲累,大可仰身躺倒在苞谷棵子中間,用手臂枕著后頸,讓脊背、腰臀全面的觸接著地面,那么你將在感受到大地母親給予你的一點微微的溫熱和舒坦外,還能聞到苞谷葉子和苞谷穗棒發出的絲絲沁人心脾的清甜和芬芳,還能聽到風掠過苞谷棵子時苞谷葉子相互摩擦發出的唰啦唰啦的絮語,你想到這是近鄰的兩株苞谷棵子在相互問候,在相互交流,——它們原本也是有著軀格有著靈魂的物種啊!這樣的時刻,你可以大聲的吼,大聲的唱,誰也不會來阻撓你,誰也不會來取笑你,因為苞谷棵子結成的重重圍墻早把一切聲音都吸收消化在了自己寬闊的胸懷里了。你覺得四圍是如此的靜謐,如此的清幽,靜謐清幽得仿佛這個世界就剩下了你一個人似的。你望到了秋蟲(鄧州鄉間對于蟋蟀的俗稱),望到了螞蚱(鄧州鄉間對于蝗蟲的俗稱),望到了“勾蜓蜓”(鄧州鄉間對于蜻蜓的俗稱),它們成群結隊的在地面翩飛,在空中翔舞,既無憂無慮又自由自在;你還望到了藍天,那藍天為苞谷葉子橫七豎八的切割后,呈現著支離破碎的形狀,那藍天高遠而且澄凈,只偶爾有一小片潔白云絮悠悠的飄過;最后,你又望到了一面蛛網,那蛛網結于兩株苞谷棵子中間,約有草篩大小,呈著一圈一圈波蕩浪漾的同心圓形狀,那蛛網絲牽線繞,在藍天麗日下面發出著閃閃耀目的銀光……


這時節的苞谷地頭,常會看到漫步而行的一個兩個農人。他們口里咬著煙管,枯皺的臉上難得的浮現著一絲笑意。是啊,到了這種時候,他們確實該高興高興了,因為這大片神奇美麗的世界,全是他們用心血和汗水澆灌出來的啊,這大片青碧葳蕤的秧苗,全是他們一把屎一把尿拉扯長大的孩子啊。你看他們望著苞谷棵子時那種慈祥愛戀的目光,不正是面對著一群長大了的兒子閨女的父親母親才會有的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9,460評論 6 538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067評論 3 42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7,467評論 0 382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468評論 1 316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184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582評論 1 325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616評論 3 444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794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343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096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291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863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513評論 3 34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941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190評論 1 29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026評論 3 396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253評論 2 375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在鄧州大地上生長的另外一種作物:玉米。 史料記載,玉米的原產地在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和秘魯一帶,大約于明朝中后期正式傳...
    河南鄧州閱讀 929評論 0 5
  • 萬分感謝借書的An老師。 這兩本書已經讀完將近一周,在醞釀讀后感時確實有點艱難,不知是因為書中信息量較大或者對于這...
    云游七子閱讀 534評論 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