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1月29日(星期二)
【一日游學】
因為網上購買的澳大利亞通訊卡,一直沒有激活,所以在澳期間,幾乎不打電話,幾乎不用流量上網,游學學生家長微信群,也一直是環琪、王澤凱及堪培拉電臺的小錢在打理,他(她)們每天在微信群內適時發送孩子們在澳期間每天的行程及每天的活動。
昨晚,用流量偶上一次網,看到微信群內好不熱鬧,每到一處,都有圖片,有視頻,家長們每日關注,紛紛感慨——思念情緒并未影響到這些孩子,反而包圍了孩子父母……
按照活動安排,今天上午要先后去兩個地方,分別是堪培拉多元文化部和Andrew安德魯·雷議員辦公室,下午搭乘飛機,從堪培拉去墨爾本。
澳大利亞是一個多元文化國家,來自世界各個國家、各個民族的人民都能在這里安居樂業,友好相處。上午在多元文化部接待我們的就是澳華會會長,一位精神矍鑠,充滿智慧的老者。
會長先生看到我們后便問孩子們是否已經在學習英語,因為本次游學團21個孩子中有17個孩子是三年級以上的學生,所以孩子們齊聲回答:“會!”倒也沒有讓老者失望。
只是,不知道孩子們是否能夠理解澳中會會長如此提問,如此要求的用意?
作為中國人,如果能夠在掌握母語——中文的基礎上,再比較熟練地應用英文,則就像是給人生推開了又一扇窗,可以讓我們看到更多,聽到更多,學到更多。
所以,作為我們的同胞,會長先生急切地希望我們的孩子能自強不息,能上進不止。
陳子謙、周辰陽、張寧璐先后作為團員代表向會長先生提問,會長先生親切作答,一一為孩子們解釋何為多元文化及以及多元文化與中國文化的區別。
謝予之作為團員代表將金陵小學學生的畫作作為禮物贈送給會長先生,陳子謙作為團員代表向會長先生私人贈送一把中國折扇,全程用英語與會長交流。以上這些都是活動的環節。此外,應堪培拉電臺的邀請,會長先生還為每位團員頒發此次在堪培拉電臺參加培訓的結業證書,每人兩本。取得證書的孩子逐個與會長先生合影,會長先生至始至終待孩子們溫和有加。
會長先生告訴孩子們,他去過南京,南京是個很棒的城市!并祝我們接下來在澳洲的游學一切順利!
當天上午與我們一同在多元文化部小型演播廳的還有多位澳洲老華僑,他們聚在一起排練節目,為即將到來的農歷新年的慶祝活動做著積極的準備。
離開演播廳之前,組織所有孩子一起向旅居澳洲的這些老華僑們問好鞠躬,以表達對他(她)們的尊重,更傳遞同是華夏子孫的濃濃情誼。
離開的時候,在樓梯口,又遇到幾位正欲去往演播廳的老華僑,其中有一位特意停下腳步,向我們打聽國內的孩子如何才能參加這樣的游學團……
在老華僑看來,這種活動非常好,能夠參加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極好的、可以長知識、見世面的機會,所以才會有此一問……
晚上例行集合的時候,一定要跟孩子們提及此事,讓孩子們以實際行動珍惜此次澳洲游學的機會,多看、多聽、多想、多寫,多多收獲。
離開多元文化部,分乘兩輛出租前往位于北區的工黨議員安德魯·雷的辦公室。我帶著11個孩子乘坐一輛車,隨車沒有翻譯,但是一路上,我們也能與司機愉快的交談。為何能夠如此?主要是因為車上幾個六年級的女孩——周辰陽、周芯伊、陸可欣不僅能主動用英文向司機提問,還能用英文回答司機的問題,直惹得司機師傅不停夸贊:“The? chinese? is? good!”作為孩子們的老師,雖能聽懂一些,在因使用頻率低而已幾乎不敢張嘴的情況下,也受到孩子們的鼓舞與感染,勇敢與司機師傅交談了幾句……
同車其他的孩子本來在大聲地用中文交談,但聽著同伴與司機的以英語為媒介的交談,也漸漸聲音越來越小……這個時候,我適時對孩子們提出要求——要想說話,可以!但是,必須用英語!否則,不許張嘴,只許聆聽!
我希望讓孩子們能意識到努力學習學校內開設的課程,經過學習習得語言技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少則能讓我們身處異國他鄉,仍能與周圍的人無障礙交流,而不使正常生活受到影響,多則能增強我們的生存能力,提升我們的生活質量,所以,對待學習,我們必須全力以赴,此也應該是本次游學要提醒和幫助孩子們形成的意識。
到達工黨議員安德魯·雷選舉辦公室的時候,議員先生參加工黨會議還未回,于是,我們一行在議員先生的選舉辦公室外面等候。其間,遇到堪培拉電臺負責與議員先生聯系的葉先生,聊起這幾天在堪培拉的活動以及感受,有好的,比如我們全團排隊從街上經過,見到的人,不論是白人,還是華人,抑或是其他人,都能報我們以友好的注目;也有不好的,比如在晚上10點以后的電梯里遇到將電梯指示板上每個數字鍵都按一遍的年輕男子,讓人不由心生警覺……
這可能是每個社會都存在的社會現象,所以葉先生未作評價,但他提到的一個觀點,我以為頗有道理。在澳大利亞這樣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仍有部分人仇視華人,究其原因,主要還是指向其思維方式,更加準確點說,是指向其歸因方式,把自己的不能獲得更好的生活歸因于他人對優質資源的搶占,所以有此想法與情緒的人中,白領較少。這點與我昨天在孩子們結束澳大利亞戰爭紀念館的參觀時跟孩子們說的話有異曲同工之理,我告訴孩子們,現代社會,自己的不努力、不作為,就是在給他人發動戰爭提供理由與借口,同樣不可原諒。
就在我們聊天的過程中,走過來兩個華人,我們以為是主辦方的工作人員,主辦方以為是我們帶隊的老師……當雙方都認識到這是不速之客,便果斷冷落兩人,使得兩人訕訕而去,回想起來,仍覺害怕。早在得知擔任該團領隊,要帶著21個孩子游學澳洲,包括父母、老公在內的家人就語重心長地提醒和囑咐我一定要把所有孩子照顧好,做到高高興興出國,再平平安安回國;在給游學學生家長開會時,具有豐富國際交流經驗的孫校長提醒我,安全為帶學生外出游學的第一要務;臨出發前一天,林校長到仙林湖校區主持金陵小學教職工代表大會,離開時預祝我帶著老師和孩子們一起平安歸來,滿載歸來……
所以,“安全”是繃在我腦子里和心里最緊的那根弦,孩子們一旦出門,一旦上街,我就仿佛把心提在手上走路,走在隊伍最后面,一刻不敢分神。為此,我對孩子們排隊走路的要求非常嚴格,必須按隊形排著隊,一個跟著一個,不得出列,不得掉隊。環琪和王澤凱笑曰:華校長在實行軍事化管理。為了保證孩子們的安全,為了對得起雖在國內,但每日都巴巴地看著微信群動態的孩子父母的信任,我們必須這樣,也只能這樣!
議員先生大概20分鐘后回到辦公室,在辦公室門口接受了堪培拉電臺的采訪以及我的提問。對于今天上午與議員先生的交流,主辦方非常重視。王澤凱昨晚11點多從電臺回到酒店,再次囑咐我要像孩子們那樣做充分的準備。于是,我早晨3點多起床,先打腹稿,再按照開頭,提問,總結的格式形成書面稿。因為是采訪政府官員,所以在列舉問題的同時,更加擔心會語出不慎,說出不合適的話來,而造成不好的影響,便在書面稿形成之后,移動數據連接網絡,打開微信,發給王澤凱一份,又發給遠在國內的林校長一份,請他(她)們幫忙審一審稿,甚至都忘記了國內尚是凌晨2點左右,澳大利亞也才是早晨5點不到……
實際因為議員先生回到辦公室較晚,所以原本準備的三個問題只提問了第一個問題——即1月26日,中國南京金陵小學澳洲游學團師生現場觀看了澳大利亞國慶日慶祝活動,看到多位澳大利亞新移民上臺接受政府表彰,請議員先生就此事談一談澳大利亞的多元文化。
議員先生愉快地接受了采訪,此后,與我們所有人合影留念,并邀請我們所有人共同錄制祝賀華人朋友新年快樂的小視頻,在接受我們帶來的禮物——學生畫作之后,送給我們每位團員一面澳大利亞小國旗,以示友好。
離開前,我代表本次游學團所有師生向議員先生轉達我們期盼中澳友誼歷久彌新,地久天長的美好愿望,議員先生說,中國和澳大利亞本就是朋友,兩國人民的友誼一定會長存!
結束對議員先生的采訪,返回酒店取行李,再乘車到機場,乘坐下午3點的飛機前往本次澳洲游學之旅的第二個城市——墨爾本。
明天開始,我們就要在墨爾本繼續游學啦!期待明天的精彩,更期待孩子們明天能一樣收獲滿滿!
【一日讀寫】孩子們眼中,今天的活動怎么樣?心情怎么樣呢?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