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1月28日(星期一)
【一日游學】
堪培拉第三天,上午參觀澳大利亞國會大廈和澳大利亞戰爭紀念館,下午在國立大學接受培訓,為明天的文化部之行做準備。
昨晚跟孩子們約定今天早晨8:30——9:00在酒店大堂集合,我8:30準時到達大堂,發現云裳、艷妝、家鳴、吳凡等幾個孩子已經守候在此,并且開始吃早餐……
孩子告訴我:“今天早晨7點多一點就起床,7點30左右就已經等候在大堂了!”
機場集合,孩子先到;早晨集合,又是孩子先到……
不禁再次聯想到出發前子謙爸爸的調侃——林校長那么睿智之人,怎會安排你帶學生游學澳大利亞呢?因為我在學校里的表現與在家里的表現、在工作上的表現與在家務上的表現,真正是差距很大,甚至是有天壤之別,所以,當得知要擔任該團領隊的時候,心里無比忐忑,在游學學生家長微信群里,也向家長們坦承自己這個方面的不足,并期待與孩子們互相幫助、互相照顧,結果,此次游學澳洲,不僅有子謙幫忙領取包括雙肩包在內的各種物品,在合影結束時幫忙收拾橫幅,還有其他孩子幫忙照顧團內年級較低、年齡較小的妹妹,無形中也為我們分擔了壓力,減輕了負擔……
子謙3歲進幼兒園,爸爸便開始耳提面命——在爸爸不在家的時候,要照顧好自己,照顧好媽媽,所以,每晚睡覺前,子謙都會檢查門窗,都會跟我說“晚安”……
這次,也是如此。
孩子雖因我們而來,但千萬不能因我們而被拘宥,作為父母,我們需要給孩子成長的時間和空間,讓孩子逐漸學會照顧自己,也照顧家人,讓孩子學會理解責任,學會承擔責任。
早飯過后,集體乘車去澳大利亞國會大廈,這座建筑坐落在澳大利亞國會山的山頂。我們乘坐出租,直到國會大廈門口,才下車。站在國會大廈門口,向下俯瞰,一條筆直的馬路,直通遠處,一種氣勢噴薄而出。
孩子們排隊進入國會大廈,緩緩向前。國會大廈內陳列有澳大利亞歷史上不同時期總理的畫像及澳大利亞國家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物品。展廳大展品少,參觀起來舒服愜意。
離開國會大廈,乘車前往澳大利亞戰爭紀念館。紀念館內有一戰展廳,還有二戰展廳。每一個展廳均展出戰爭中使用過的物件。
在二戰展廳,遇到一位中文說得很好的工作人員,手里正拿著一塊二戰期間士兵們食用的餅干,堅硬無比,卻也芳香無比。據說,當時士兵們是用貌似加工蘿卜絲的工具將餅干磨成屑,再用熱水沖泡成糊狀,然后食用。孩子們看著這么堅硬的餅干,無法想象如何下咽。于是,我借機告訴孩子們,我們不要戰爭,我們擁護和平!
因為是團隊,所以我們從正門以外的側門進入展廳。初進展廳,工作人員看著我們滿眼質疑,但是,當我們結束參觀,重新回到這里的時候,守在這里的工作人員已經對我們滿是認可。
我們可以少看一點,但是一定要有序參觀,安靜學習,保證效果。
今天的堪培拉多云轉陰,有時還有雨。不下雨的時候,人在戶外活動感覺非常舒服。于是,當結束上午的參觀準備離開戰爭紀念館的時候,孩子們一邊懊悔著國慶日當天的天氣為什么沒有像今天這樣涼爽和舒服,一邊期待著今天的午餐會是什么樣的美食。
今天的午飯是薯條、魚排、冰激淋,除一年級的小豆豆外,其余孩子都將自己餐盤里的食物全部吃完。昨天中午吃披薩,也是如此。老師們不禁在心里腹誹:吃飯的時候,有一多半人都有浪費,但是吃披薩、薯條、魚排這些食物就不舍得有半點浪費……想著悄悄在食量大的食量小的之間做點調劑,都一點也不可能。
下午,回到國立大學,參加培訓,為明天的多元文化部之行做準備。
沿途經過一些類似步行街之類的地帶,聽到樹上傳來一種類似嬰兒的叫聲,抬頭看去,是一種體型較大,有白有黑,叫不出名字的鳥。街邊,更有鳥兒停在地上,或覓食,或散步。人鳥共處,和諧融洽,美到不行。
我們工作生活的仙林也是生態環境保護比較好的地方,我們也會在校園里,在自己居住的小區內看到鳥飛,聽到鳥鳴,但鮮有這種鳥在人的腳邊散漫進食的情形,我們比較多見的是人未至鳥已散。
街邊坐著一個流浪漢,一位裹著頭巾、穿著長袍的媽媽領著女兒給流浪漢送去一塊面包,再轉身離開……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仿佛若干年前就已經為今天的一幕做好安排。
走進國立大學的一間教室,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堪培拉調頻臺的一位負責人來跟孩子們見面,先鄭重向孩子們介紹明天上午的活動——孩子們作為堪培拉電臺的小記者要隨堪培拉電臺的記者及工作人員一起去采訪澳大利亞工黨議員克雷魯·林,這既是榮譽,更是對孩子們的一次鍛煉,所以希望孩子們能夠認真對待,并利用下午的時間積極準備!
活動目的明確之后,便開始分組圍繞政治、歷史、美食、經濟、文化五個方面進行準備,先結合各組分配到的主題,展開想象,確定關鍵詞,列好提問的提綱,再以小組為單位,依次進行匯報交流。問題審核通過,再完成中文到英文的翻譯。全部翻譯完成,二次匯報,王澤凱及小周及時將孩子們自己完成的英文問題記錄在黑板上,并在記錄過程中適時修改。孩子們看著規范的英文問題,熟讀至會背誦,再第三次匯報……
就這樣,孩子們在這間教室里整整忙了近五個小時,雖然時間較長,但是每一個孩子參與其中,都有不同收獲,應有不同成長。
【一日讀寫】從國會大廈、國家戰爭紀念館,再到集中培訓,孩子們是怎么看待這一天的活動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