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想去那種地方,遙遠、神秘和全然的陌生。
????????????????????????????????????????????????? ——席慕容《蓮座上的佛》
有一段時間總想出走,感覺骨子里住著一個想要流浪的小孩。好像安靜又穩定的生活抵不住在路上的刺激與誘惑,可是去往哪里呢?
一直以來心心念念的是西藏、草原和云南,后來看了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又多了一個念想就是沙漠。想去的地方是人少遼闊甚至有些荒蕪的。難道是現在生活的環境覺得壓抑?甚至在去年過年的時候,默默下決心,下一次過年要獨自去拉薩。輕聲問自己,姑娘,你為什么要走?
逃避加白日夢。
對,有逃避。當周圍的一切不在我的能力之內我倍感壓力的時候,當家里的瑣碎我不想面對的時候,我就想不顧一切的沖出去。當我眼前的工作越積越多的時候,在又忙又累的拼過一陣之后,在若有所失的時候,我就很想一個人出走。在我需要做選擇時,會希望眼前有一條公路,寬闊筆直無盡頭,任我一直走下去。
對,有白日夢。在很小的時候住在外婆家,家里沒有電視機也沒有表哥表姐陪我玩,我最大的消遣便是把媽媽上學時的課本全都找出來。那時認字少,卻把能找到的所有的東西都讀了,甚至那種如何養豬的都可以拿來讀一讀。奇怪的是,長大后讀的許多都已忘記,那時的許多卻印在了腦子里。至今記得當時讀的《包身工》中可憐的蘆柴棒,《項鏈》中的瑪蒂爾德,還有《包法利夫人》。也許在那時起,心里的文學夢就已萌芽。上學時也是一直有文藝夢的,只是在文藝的路上越走越遠。青梅姐曾告訴我,只要心中裝著文學夢,就不遠。也許這些出走,這些略帶悲涼的遼闊可以滿足我的那些白日夢。
自己卻沒有勇氣。我也越來越明白,走其實是容易的,歸來才是最難的,如果我為了逃避,那么在我歸來時我該以什么樣的心態拿出鑰匙打開家門,又該如何面對這歸來背后的生活?
暫且將這些夢放在心里,終有一天我可以一身輕松的出走,再歸來。
?????????????????????????????????????????????????????????????????? ? ——光腳丫兒
???????????????????????????????????????????????????????????????????? 2016.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