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槍手》這部影片是我一個朋友給我叨叨的時候,無意之中給我安利下來的,因為她說“菜(我小名),你最近有沒有看《天才槍手》啊,我覺得他們好厲害啊,怎么會想出這樣的方法呢?巴拉巴拉……”。雖然一開始不了解她在巴拉什么,大致了解是她在驚嘆于槍手的作弊手法吧,畢竟她是個乖乖女型,對于作弊沒什么概念,但也引起我對這部片子的好奇。
一開始剪輯方式讓我誤以為所謂的“天才槍手”就這么快被抓了,以一般倒敘的手法去講述整個故事。但看到后面,發現是他們在模擬如果被抓的過程,如何去應對。這時不禁一笑,笑自己,猜錯了。
我們的學生時代占據了我們生活中很大一部分,即使是我自己,那個被老師家長認為是三好學生優秀班干的孩子,面對一下子沒有準備好或者心心念念不想的低分、不想不過要求的時候,都會不自禁地想出作弊的想法。更何況是劇中那對無心向學,即使到老師補習課中老師以另外一種作弊形式給出的試卷,女主輔導之后還是懵逼的。有錢卻學習差,槍手自然是他們渴求的。我們不難發現,壞事做了一次之后,似乎很難再回頭,面對高額的獲利前,家境的不堪更使得壞事的延續。雖然第一次是為了友情,女主就從第一次的低端槍手,送答案橡皮,轉而作弊變成交易,她化身“鋼琴老師”,利用和弦指法作為答案密碼進行協助作弊。其實看到這里,我還是對這些作弊行為只是覺得是普通作弊行為的加密版本而已。令我發出感嘆的是,在他們一幫人組織之下利用鉛筆條碼,計算時差這些大家在生活中難以考慮到的地方去想的作弊方法。女槍手也不愧“天才”二字的評價。
這部電影除了作弊一個點以外,我們可以體會到電影不僅僅想表達這些方法的“智慧”,還有就是兩位槍手都是家境不好,收到利益的驅使才選擇槍手的道路,甚者男槍手的被抓也是因為后期感到自己的分贓不公和別騙冤屈,在特殊時期想找回自己應得的。自己被他人弄得自己失去獎學金升學的機會,家里條件困難,被別人打了一頓,一股腦的委屈和氣憤,我也替他心疼。最后的結局,有個讓人特別心酸的畫面就是一群無能力者靠著作弊獲得了更好前景在開派對慶祝,而兩個槍手雙雙被禁考失去外國升學的機會,男槍手還陷入了更加可怕的深淵之中。“道路是自己選擇的,掌握在我的手里”,開了門,去自首,消散自己內心的那份愧疚和不安,承擔自己選擇帶來的后果。
我們的社會似乎一直在追求公平公正,考試的制度也是為了創造公平公正,但事實上哪有那么完美,影響的因素多著呢~~看完最大的感觸吧,不是對于“世上難尋公平,唯有摸索著規章,創造公平”,是“做人吧,要少犯錯事,面對誘惑,堅定自己心智”,雖然很老套,但這是減少別人抓住你痛處威脅自己,做出更多自己觀念之中不想做的事,最佳的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