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閱讀原文片段】
習慣是怎么改變的呢?
可惜,并沒有一套對每個人都有效的方法。我們知道,習慣是不能被消除的,而只能被代替。當使用改變習慣的黃金法則時,習慣最具可塑性:如果我們保持一樣的暗示和獎賞,就能植入一種新的慣常行為。但這還不夠,為了保持這個習慣,人們還得相信改變是可能的。而大多數時候,只有在團體的助力下,才能形成信仰。
如果你想戒煙,就應培養一種新的慣常行為,使它提供滿足香煙在人身上產生的渴求感。然后,找一個可以提供幫助的團體,比如說一群戒煙的人,或者有助于你相信自己能遠離尼古丁的團體。當你覺得自己要忍不住了,就去尋求他們的幫助。
如果你想減肥,就應了解自己的習慣,看看為什么每天休息時,自己都會離開辦公桌去吃點心?然后,每到休息時,就找朋友去散步,或到他們辦公桌那里閑聊,而不是去咖啡廳,或者加入一個跟蹤減肥過程的小組,還可以找一個跟你一樣,想在手邊放一些蘋果而不是薯片的伙伴。
事實一目了然:如果你想改變一個習慣,你必須找另一個慣常行為替代。而且當你和一個群體一起努力時,改變的成功性會大大提高。信仰也是必要的,而且它是在群體中培養出來的,即使群體只有兩個人,結果也是一樣。
【I】請自行完成
要想改變一個習慣,就應先了解這個習慣。了解了習慣你會發現改變習慣的兩個黃金法則:
1.保持一樣的暗示和獎賞,植入一種新的慣常行為(行為替代)
2.利用群體的力量(產生信仰)
這樣改變的成功性就會大大提升。
【A1】你希望改掉什么習慣呢?這個舊習慣給你帶來怎樣的獎賞?
今年花了很多心思再養成好的習慣上面,也參照了很多這方面的文章,印象最深刻的接觸到一篇題目叫做“用項目管理的思維設定目標”后覺得很有道理,就按照上面說的方法做了嘗試,甚至還集合了同事們一起來實踐。然后兩個月過去了,結果還是不樂觀。
就拿當時我把晨跑的習慣當成一個目標來實施的時候,按照項目管理的思維就是循序漸進的,如圖一。實施的情況也是一般般,帶來好的結果是讓自己有了持之以恒的信心,不像之前那么急了,不好的結果是,每次都完成不了目標,還是像完成任務一樣有壓力。
所以今天回顧這些的時候,就驀然發現從來沒有思考過習慣是什么?到底是什么再習慣中起了關鍵作用?是方法么?是信念么?是毅力么?還是其他?
希望改掉的習慣是晚起的習慣,因為上班時間比較晚,總是睡到快8點才起床,這樣就會浪費很多寶貴的早晨時間。這個習慣帶來的獎賞是舒服、睡飽了精神好、沒有壓力的狀態非常輕松。
【A2】有什么新的更好的習慣可以提供相同的獎賞嗎?有什么辦法能接觸到能一起努力改變的小伙伴嗎?
已經嘗試養成晨跑的習慣了,計劃是本月每周2次晨跑。同樣在之前的1個月每周一次的晨跑下來,跑下來整個人汗流浹背的感覺也是非常酣暢淋漓的也很精神,并且跑步的時候整個人的放空的狀態還是很放松的。
很容易接觸到這樣的群體,小區的一個媽媽運動群,要求運動打卡,如果長時間沒有打開就會請出群。但是這個群很多都是晚上打卡,且組織比較隨意,計劃在下個月底前找一個聚焦早起晨跑的組織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