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月云
(一)
1989年深秋,一天下午5點左右,S醫院兒科急診收進一個3歲的小男孩兒,名叫張小磊(化名)。
小磊的病情很嚴重——皮膚、鞏膜(白眼仁)重度黃染,眼窩深陷,瞪著一雙恐怖的大眼睛,痛苦地呻吟著。
住院醫生見孩子病情這么嚴重,急忙來到姨媽辦公室(當時姨媽是二級醫生),說:“W大夫,急診剛收進來一個男孩兒,快不行了!您快去看看是什么病,怎么治。”姨媽立刻放下手邊的工作,和住院大夫一起來到小磊的床邊。
小磊煩躁不安,口唇干燥,舟狀腹,皮膚彈性極差,脈搏微弱;皮膚,鞏膜重度黃染;口唇,指甲,眼瞼結膜蒼白。
姨媽說:“這個孩子急性溶血性貧血,重度脫水,伴有代謝性酸中毒。”
小磊媽媽說:“孩子已經生病兩天了,一開始說肚子疼,惡心嘔吐,還拉肚子。接著全身皮膚都黃了,這兩天什么也沒吃。已經10個小時沒排尿了。”
“我們是福建人,來到北方才半年。孩子以前身體挺好的。不知怎么回事,一年前,在我們老家得了兩次這個病,不過都比這次輕。當時病了之后,我們馬上就去了當地醫院,輸了兩天液就好了。那兩次醫生都和我們說孩子患的是急性肝炎。這次又病了,我們想到以前病過兩次,很快就好了,想再等等,以為過兩天自己就能好。沒想到才兩天,孩子就要不行了,這可把我們嚇壞了,趕緊來醫院了。”
姨媽一邊問診,檢查,一邊讓護士快速將生理鹽水和等滲碳酸氫鈉按照2:1的比例配制,給小磊扎上靜脈,按照每公斤體重20毫升的計算量進行快速補液,糾正酸中毒。
護士操作非常熟練,幾分鐘后一切都準備好了。盡管孩子由于嚴重脫水,血管癟了,不好找,專業的護士還是憑著嫻熟的技術,一針見血。
第一份液體30分鐘左右被全部推入小磊的血管內。小磊的煩躁狀態稍有緩解。住院醫生迅速開出化驗單——急驗血常規,取微量血做血氣分析,驗血型交叉配血。緊接著打電話通知了化驗室和血庫人員。
很快檢驗報告回來了,代謝性酸中毒,重度貧血,血紅蛋白6g/dl(每100毫升血液中6克血紅蛋白,正常為12-15g/dl),紅細胞數190萬/mm3(正常為400-550萬/mm3)。
化驗結果和姨媽先前判斷的一致,姨媽迅速地制定治療方案,這場緊張而有序的搶救工作繼續進行著……
按照姨媽指示,住院醫生很快把累積丟失量算了出來,根據血氣分析應補充的碳酸氫鈉也算出來了。姨媽囑咐住院醫生按照先快后慢,先濃后淡的原則,把累積丟失量在8小時之內補進孩子體內(期間用輸液泵調整進液速度)。
300毫升的純紅細胞送來了,護士又扎了一條靜脈,將5毫克的地塞米松加入到20毫升的生理鹽水中,從這條靜脈緩緩地推入,然后把裝有300毫升紅細胞的血袋接到輸液管上,進行輸血。此后每小時評估一次,調整進液速度。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在小磊媽媽焦灼的等待中,天漸漸亮了,小磊的脫水狀態基本上糾正過來了。小磊排了入院后的第一次尿,尿液是粉紅色的。送檢尿常規,潛血試驗強陽性,鏡檢,顯微鏡下未見紅細胞,PH7.2,排出的是血紅蛋白尿。
300毫升的純紅細胞輸完了。小磊的臉色,口唇,指甲,眼瞼均轉為紅潤,復查血常規,血紅蛋白升至10g/dl。
入院后小磊沒有再吐瀉,兩天過后小磊的皮膚黃染明顯減輕,可以正常進食了,尿色也變淺了。
(二)
小磊急性重度溶血性貧血的病源到底是什么?姨媽反復思考分析,認為最大的可能是小磊患有遺傳性的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癥,即G6PD缺乏癥(俗稱蠶豆病)。
遺傳性G6PD缺乏癥患者遍及世界各大洲,東半球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最多。不同種族的發生率有很大差異,發生率最高的為土耳其東南部的猶太人(58.2%),也多見于美國及非洲黑人,意大利和希臘白種人以及西班牙和葡萄牙血統猶太人。我國以廣西壯族自治區(15.7%)、海南島黎族(13.7)、云南傣族為最多。其次為四川簡陽及廣東省等,貴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江蘇、浙江、安徽等地也有相當數量的G6PD缺陷者,黃河流域及黃河以北地區很少。
處在華北地區的S醫院當時還沒有開設G6PD缺陷的檢驗。姨媽拿起電話與本市各大醫院檢驗科進行聯系,最后聯系到本市兒童醫院檢驗科鄭主任。鄭主任說,他們科能做G6PD缺陷的檢驗。姨媽把小磊的發病過程及搶救經過介紹了一遍。鄭主任說:“您通知孩子家長明天早晨七點半全家準時來我院取血做化驗。”
第二天下午快下班的時候,檢驗報告單取回來了。檢驗結果顯示小磊的爸爸、姐姐是正常的,小磊的媽媽是雜合子(攜帶者),小磊的G6PD酶活性僅為正常的15%,病因確定了。
經過三天的搶救治療,小磊完全恢復了健康,可以出院了。
姨媽告訴小磊的父母,小磊患的是遺傳性G6PD缺乏癥,并將發病機理、誘因及以后生活中注意事項、如何預防發作做了具體的交待。姨媽怕他們記不住,頭一天晚上把要交待的事項寫在了一張紙上,把這張紙交給了小磊的父母。(注:此病患者要遠離蠶豆及蠶豆制品、殺蟲劑、萘即衛生球、樟腦以及某些藥物如磺胺類、呋喃類、維生素K3、K4等。)
小磊的媽媽說:“這回我們明白了,以前他兩次患同樣的病,原來不是急性肝炎那!要不是你們這么負責,查出了真正的病因,我這個孩子今后還不知道要病多少次啊!” 說著她拿出了一面錦旗,雙手送到姨媽面前,說:“你們辛苦了!”
錦旗上繡著八個大字:“醫術精湛,醫德高尚。”
(三)
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癥(G6PD缺乏癥)是一種遺傳代謝性疾病,為x半性不完全顯性遺傳。男性發病多于女性。G6PD是人類細胞分解、利用糖類的過程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工具,在紅細胞中這種酶顯得特別關鍵。在G6PD的幫助下,紅細胞可以將糖類分解成一種抗氧化的物質,可保護細胞膜不被外來的或自身產生的氧化劑破壞。G6PD缺乏癥(俗稱蠶豆病),指的就是這種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相對缺乏的一種病。當具有氧化作用的物質進入到此類患者體內時,紅細胞沒有足夠的保護劑,紅細胞膜受損,破裂,溶血。
G6PD的編碼基因位于人類基因的x染色體上,當這段基因發生變異、錯誤時,細胞就不能正常地產生G6PD。我們人類的細胞含有23對即46條染色體,其中一對為性染色體,女性為xx,男性為xy,因為男性只含有一條x染色體,而女性含兩條x染色體。如果女孩遺傳了(攜帶)1條異常x染色體,而另一條染色體是正常的,在臨床上不發病或很少發病,即使發病也是輕癥。
本例患兒的母親就是一個例子,她沒有發過病。而男孩只要遺傳(攜帶)了一條異常的x染色體,遇到氧化劑就會出現比較重的癥狀,這是因為男孩沒有另一條正常x染色體產生的G6PD作為補充。這也就是為什么男性發病人數比例高于女性的原因。
多數病人接觸氧化性物質時,將會在隨后的1-2天內出現臉色蒼白,全身、眼白發黃,尿色加深,甚至醬油,濃茶樣。患者在出現癥狀時一定要緊急趕往醫院。醫生通過測定紅細胞-6-磷酸脫氫酶活性,可明確診斷。此病如果治療不及時可危及生命。早期發現,治療得當可使病人在2-3天內恢復健康。
目前,針對G6PD缺乏癥,尚沒有十分有效的藥物治療方法,因此,早期明確診斷,進行積極預防極其重要。
此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預防感染。并且一定要遠離蠶豆及蠶豆制品、殺蟲劑、萘(衛生球)、樟腦以及某些藥物如磺胺類、呋喃類(呋喃唑酮即痢特靈、呋喃坦定),抗瘧疾藥(伯氨喹寧、撲虐靈、阿的平奎寧),退熱藥(氨基比林、非那西丁),及維生素K3、K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