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點“三十秒法則” ,”邊際點效應“,”麥倫波策略“
第一,”三十秒法則“
曾聽過一個故事,我們偉大的喬布斯在電梯里開除了一位員工,被很多人稱贊,很多老板就效仿喬布斯,在電梯里遇到員工也問一些問題,員工答不上來就開人
起初聽這故事的時候,覺得喬布斯對下屬很嚴格,對工作很認真,后來長大后覺得,喬布斯的確是一個天才,但不是一個好老板,在電梯里開人太不明智了
電梯里時間緊迫,空間狹小,有的員工性格比較靦腆,業務優秀卻不善言辭,加上緊張,遇上喬布斯電梯考核真是倒了霉了。有的甲方在電梯里遇到項目負責人,不好好的去辦公室仔細談,非要在電梯里用短短的幾十秒讓對方把項目說清楚,幾十秒能說個啥啊,在我看來真是對自己太不負責任了
可是現實生活中,總是會遇到奇葩,那些非要讓你用幾十秒說明問題的人,不管是老板還是甲方,我們都不能選擇讓他們消失在我們的世界,該解決的事情,還是要解決,還要解決的漂亮
三十秒,真的不能說明復雜的問題,再怎么精簡也不能,所以我們的目標不是把一個項目說清楚,我們的目標是用這三十秒,勾起對方的興趣,給自己爭取更多的時間,贏得更多的機會
就像“好好說話”里講的,假如面試官給你一分鐘的時間介紹自己的性格魅力,不要像背書似的說我有什么什么特點,可以說“我自認為是一個靦腆不太會說話的人,本以為跟同事相處會比較困難,但是同事卻都說我不僅辦事效率高,也都很喜歡跟我相處,如果您不介意的話的話,我可以跟您講講他們為什么會有這種看法”,這個時候一分鐘已到,但只要你勾起了面試官的好奇心,都會同意你繼續講下去,這樣你就有比別人更多的時間
第二,邊際點效應
買了一個朝思暮想的名牌包包會開心的要死,但是當你越來越有錢, 買包就跟吃飯那么簡單的時候,買包的幸福感就越來越低,這就是邊際點效應,到一定程度后,付出所獲得的回報會越來越小
學習也是,前期的時候回報巨大,可以看見自己的進步,后期進步很小,給人一種原封不動的錯覺,會焦慮,明白這種焦慮,接受它,不去多想,不思考這種狀態是對是錯,保持行為,一直做就好
第三,麥倫波策略
放松對方的警惕,出其不意,是麥倫波策略的重點
《我的前半生》雖然我沒看,不過知道是正室和小三的戲碼,加點職場戲,最近很火。
假如要知道自己丈夫出沒出軌,就可以用這招,先用密集的質問讓他精神緊繃,如果你問啥他都不招,你就站起來一副信了他鳥話的模樣,拿起你的衣服出門買菜,走到門口,忽然轉身,隨意的問他一個問題,最好是他曾經回答過缺沒什么印象的問題,看是否一致,人在高度警惕后放松,是很容易找到漏洞的
比如你懷疑他21號那天去密會情人了,但他卻說那天出差,早上9點的機票,你就可以問,“出差那天10點的飛機,人多不多啊” ?,不管他回答多還是少,你就重復一遍他的話就好“哦,那天10 點的機票人很多(少)啊”。重復一遍是為了避免他一時口誤,直接回答了你的話,當你重復第二遍他還沒糾正是9點的話,那基本可以斷定這貨在撒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