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服務器按照外形分類
- 塔式服務器
- 機架式服務器
- 刀片式服務器
- 高密度服務器
2.服務器按照CPU數量分類
這種分類方法也最常體現到不同廠家服務器類型的分類上,華為的RH2288為兩路服務器,RH5885為四路服務器,RH8100為八路服務器
- 一路服務器
- 雙路服務器
- 四路服務器
- 多路服務器
有的Unix不采用CPU的數量進行分類,而是采用CPU的內核數量進行分類,早期的CPU僅有一個內核,后來的新技術可以將多個內核封裝在一個CPU芯片內,性能得到了數倍的提升。
3.服務器按照指令集分類
RISC精簡指令集和CISC復雜指令集CPU
采用RISC CPU的服務器通常用于Unix操作系統,國際通常稱為Unix服務器,國內俗稱為小型機。
X86 CPU則采用的是CISC指令集,采用X86CPU的服務器稱為X86服務器。
4.服務器按照應用分類
- 數據庫服務器
- 應用服務器
- Web服務器
- 接入服務器
- 文件服務器
5.服務器發展變化
隨著服務器的不斷地發展,服務器的性能不斷的提升,服務器的外形也不斷發生著變化,體積不斷的縮小,更加的節能省電。
從塔式服務器發展為更小的機架式服務器,后來又推出了高密、節能、管理優化的刀片式服務器,性能也增加了許多。
6. 服務器的硬件組件構成
主要包含CPU,內存、硬盤三大組件(成本占服務器的成本的2/3)。
另外還配置有主板、機箱、電源、風扇等基礎的硬件。
以及RAID卡、網卡等可選用的部件。
7.主流的服務器的供應商
處理IBM、Oracle等廠商的大小型機以外,各廠商的X86服務器都是跟著Inter的產品開發節奏走的。
三大件的通用化導致各廠商的服務器在原理上看大體差不多,當然也是各有差異:主要體現在產品的工業化、模塊化的設計、RAS特性、可擴展、可管理性差異,以及品牌的服務能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