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小白
A or B, this is a question.
我之前寫了一篇文《月薪不到3000的我,如何做到3年時間去5個國家》,很幸運地上了簡書首頁熱門,獲得高閱讀量的同時,也引發了不少爭議。
當你月薪只有三千的時候,應該好好想想怎么提升工資,怎么提高工作效率,怎么提升自己。而不是占著工資不做事,天天想著計劃著怎么旅游。站在公司的角度考慮,三千工資都給多了。
三年還月薪三千,去的還都是不咋滴地方,為什么不去想辦法多掙錢去更好的地方?看上去你省錢了,卻失去了很多……
個人覺得,你花費的時間跟精力研究怎么剩下的錢,說不定把自己的那些心思花在感興趣的工作上早就賺回雙倍的工資了。一定的時間跟精力價值高于一定的金錢。錢不是省出來的。
……
以上評論是一些人在我文章下的留言,當然,這樣的評論還有很多。但主要觀點就是認為我應該專注于好好賺錢、提升自己,以便換個高薪的工作,而不是拿著不多的錢去旅行。
在我認真回答“我為什么愿意待在月薪不足3000元的國企”這個問題前,我想讓大家先做一道選擇題——假如你在一個三線城市,以下兩家企業,請問你會選擇A企業還是B企業?
A企業:幾乎無人不曉的國企,8小時工作制,月薪4500-5000元,福利待遇超級好,工作氛圍較嚴肅,較常加班,平均兩個月就要加班到凌晨兩三點(加班沒有加班費)。
B企業:不算小的國企,7小時工作制,月薪3000元以下,有五險一金及過節費,工作氛圍較輕松,文化氣息濃,基本不加班(若加班有加班費)。
好了,你現在可以做決定了。我想,肯定有人選A,也有人選B。當然,這并不是非A即B的客觀題。想要的生活不一樣,導致選擇也不同。不論選哪個,都是個人的權利。而我,就是那個放棄了A企業選擇B企業的人。
沒有最好的選擇,但有最正確的選擇
我畢業找工作的時候沒有說就是奔著國企去的。實際上,外企、國企、私企的招聘,我都參加過。而最終選擇了國企,只能說在那個時候來看,它是最好的選擇。
在很多職業規劃師提倡年輕人走出國企的今天,我卻很沒出息地進了國企。我看過很多職業規劃師苦心勸導“想想昔日牛氣轟天的鋼鐵廠、糧食廠,國企有一天說散就散,不要在國企里磨滅了自己。”但我還是選擇了它,只能說事關timing,無關企業性質。
在這家提供給我月薪3000元不到的國企之前,我是在上文提到的A企業上班,這是家大名鼎鼎的國企。名聲大到什么地步呢,就是和一位近90歲的長者說起我所在單位,他都會點點頭說,“哎呀,好的很啊,能在XX工作,好啊,好啊。”我畢業不久就進了這家企業。對在三線城市的應屆畢業生來說,每個月拿4500-5000元的工資,算是很不錯的水平了。甚至在我畢業兩年后,我的月薪還是比身邊很多人賺得多。
但我最后選擇毅然決然辭職的原因是,工作分工太不均衡且太經常加班了!我剛進這家大國企的時候,和我同樣職責崗位的同事加我有3個。入職3個月后,我的工作效率及能力越來越得到大BOSS的肯定與信任,這樣的結果有好有壞。好的方面自然是和領導關系近了好辦事,壞的方面就是他的大部分工作都不允許經別人手了,必須我來完成,他才放心。同時,當大BOSS需要加班的時候,我要一起加班。于是,我經常被動加班,最高紀錄是加班到凌晨3點鐘。而且,并非是我個人效率原因。所以,隨著我工作時間的增長,我的工作內容越來越多,導致原先和我同一崗位的一個姑娘直接被炒了,因為她的工作我能又高效又好地完成。到最后,這個崗位只有我一個人,我的工作量是我入職時的3倍,同時我的私人時間基本沒有了。這對我來說,是個天大的事兒。因為我珍視8小時之后的時間勝于一切。
反正故事的最后,就是我拒絕了兩位直屬上司提議給我加工資的挽留,毅然決然地離職了。然后,來到了B企業。現在回頭想想,我總是一拍大腿說,“辭職是我做得最正確的決定了!”
最不能忍受缺點與最滿意優點,你選哪個?
我在大學里就明確了自己的就業方向。后來事實證明,我的確很能勝任目前這份工作。不論A企業還是B企業,在我入職之后短短的時間內,我的能力就能得到大BOSS的認可。
我的理想工作狀態是:能體現個人價值,有提升空間,無關數字有關文字,無須經常加班,工作時間能自我把控,要有可以學習新技能、做自己喜歡事情的時間。
不論在A企業還是B企業,我的工作職責都能體現我個人價值,都無關數字有關文字,總而言之,是我喜歡的工作。那我在原先的企業,和我的理想工作沖突最大的就是經常加班并且加班到凌晨,導致我壓根沒時間寫作、健身、學習新技能,這也是我最不能忍受的缺點。而我現在的企業,基本符合我所有的設想,就是工資太少,福利相較前一家企業不夠好。歸根結底還是錢的問題。那這場最不能忍受缺點與最滿意優點的抗衡,讓我選擇了目前這家月薪不足3000元的企業。雖然我等于和應屆畢業生一樣,從頭開始了。因為按照我的本科學歷與我未滿3年的工作經驗,我的工作定檔就是應屆畢業生的薪資水平。但錢少這件事,我能靠自己其它的能力獲取收益;而被動加班這件事,我卻顯得無能為力。
國企的優點眾人皆知,從不拖欠工資,福利待遇有保障,一般情況下工作不太繁重(我說一般情況下,是因為我原先工作實在太繁重),工資提升有依有據。在這個基礎上,我就有每月工資定時打到卡上的安全感(雖然不多),發過節費時的小確幸,同時充分了解國企工資的定檔標準,明白提升學歷、考取職稱,是讓月薪UP的途徑。于是,認真高效地完成本職工作,同時準備考取MPA。而工作時間外,我就利用自己的優勢,在培訓機構當兼職英語教師,開設手工課程,同時提供旅行定制、私人旅行顧問服務,利用自己的斜杠屬性獲取收益來彌補我微薄的收入。而這些占用了我私下時間賺取外快的事情,是我平時就喜歡做的事情。一邊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兒,一邊還能掙錢,何樂而不為呢。所以,我現在的生活狀態就是——上班7個小時充實而開心,下班后的時間滿足而自在。
我要六便士,但我更要月亮
同樣是在《月薪不到3000的我,如何做到3年時間去5個國家》這篇文章下,有小伙伴這樣評論:
那些說樓主不好好掙錢的人應該先想下你看重的未必是樓主想要的,生活是自己的,好不好你未必知道,況且樓主這么有心,還樂于分享,肯定活的很精致,感謝分享,很實用!
這段話真的一下把我的心思呈現出來了。正如簡安寫過的“體面卻不適合自己的生活,一定無法照耀人生。”
我很喜歡的一位女作家劉瑜在《月亮與六便士》的書評里寫道“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我沒有那么高尚,我不會滿世界吶喊“金錢是糞土”,相反,我覺得它很重要。但是,容許我固執地認為,時間與自我更重要。
正如胡適先生所說“我們要想生活不苦痛不墮落,只有使我們的精神有所寄托。抹了六點鐘的桌子之后,你可以回家去做化學研究,或畫大幅山水,或寫小說戲曲,你有了這種稱心如意的生活,生活就不枯寂了,精神也就不會煩悶了。”
任何工作都有其價值,任何選擇都值得被尊重。有人追求高薪,有人追求穩定,有人追求名利,有人追求自我。不論哪種追求,不蔑視法律,不損害他人利益,那就不能被看輕。
于我而言,我不愿意為了所謂的高薪資、高福利放棄了我想干啥就干啥的個人時間。相較六便士而言,我更想要月亮。這就是我心甘情愿待在目前月薪不足3000元的國企的原因。
—END—
相關內容分享:
本文為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我。侵權必究!
作者簡介:林小白。熱衷旅行,熱愛寫作,正過著白天寫公文、晚上寫故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