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九回鄉,正月初三返京,我在葫蘆島老家,只呆了四天。但細細思量,卻有太多的感想感觸。不能都訴諸筆端,只摘取其中二三。
1.最欣慰的——家庭和樂
與同齡的城里人相比,爸媽顯得老多了。摘下假牙,真牙都所剩不多。還好,身體都還硬朗,氣色也都不錯。更難能可貴的是,一向爆脾氣的老爸變得柔軟隨和了,一向執拗的老媽也比以前豁達寬容得多。掐了半輩子架的二位老人,在步入夕陽的年紀,都向彼此妥協了。
回家第一天的飯桌上,爸半開玩笑地說,老太婆伺候他一輩子,下面得好好伺候人家了!這句話能從一向大男子主義的老爸嘴里說出來,讓人驚喜不小。而燒水熱炕掃地等以前很少干的活,爸確實干得越來越多了。
老媽則滿臉堆笑地跟我講,有時候你爸還犯倔,自己不能像以前那樣計較了。總吵吵,對誰都不好。
我深信,家庭倫理與事業、身體是一脈相通的,夫妻和則百事興,氣血順則身體健。老了老了,父母能有這樣的體悟修為,真是合家之樂、合家之福。希望爸媽都長命百歲,永遠這么安康、這么和樂。
2.最無奈的——隨禮陋習
與城市里移風易俗深入人心不同,在農村至少在我老家,大辦婚喪嫁娶等陋習仍愈演愈烈。
不僅僅是紅事白事,喬遷、大壽、傷病、訂婚、生子、升學都要隨禮,更不算近邊親戚的年節走動。
可笑可嘆的是,六十六、八十辦壽宴還好理解,有人憑空增加個七十三;訂婚結婚辦兩次宴也不稀奇,但訂了散,結了離,反反復復辦多少次;真正喬遷之喜也就算了,有的簡單翻修一下也要讓親戚贊助;有來有往也好,有的是只進不出或者從來沒出過也要進一回。
這樣的架勢和陣仗,不是親戚越走越近,而是關系越走越傷。不僅是經濟上不勝其累,感情上也不勝其擾。
更可悲的是,這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禮尚往來的平衡,變成了親情的肆意綁架,金錢的變相掠奪。誰家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憑什么這樣呢?如此的親戚關系,又有誰還會珍惜?最后的結果很容易就變成,不看應不應該辦,就看誰能拉下厚臉皮。而這陋習的根子,就在于金錢至上的侵襲,在于道德良知的毀棄。
真希望新風新俗能刮遍鄉村,還村民一點清凈,還親情一點純粹。
3.最難忘的——諄諄教誨
每次回家,爸媽和我都有嘮不完的磕,說不完的話,雖然樸素無華,但都句句到家。這次回鄉,第一個晚上,我們就夜聊到凌晨兩三點。聽著爸媽質樸深刻的話語,我真恨沒隨身帶錄音筆!
爸媽教我,要一輩子行大道、走正道。不是你的位置,爭到也不得長久,歪道上掙的錢,終究也不得好花;沒看到那么多貪官,最后都進了監獄?沒看到德性不好的人家,不是家有橫禍,就是越過越窮;世間事都有因果,報應從來不爽;就是要做好本職、盡好本分,一點歪心思也別有,一分公家錢也別貪。
爸媽教我,要一輩子常知足、改不足。爸媽最樂呵的,是看到你們一家人和和氣氣,大孫女大孫子健康成長,有熱乎勁,有盼頭;兒一定得識足,一定得知恩;對老丈丈母娘,得向對我們一樣,一定不能耍脾氣,一定得注意收著自己;多勤快一點,多周到一些,不要做新人嗎?早應該這樣了!啥時候都得干凈立整的,我們不在身邊,就讓家里人和領導同事督促你。
爸媽教我,要一輩子學做人、做好人。不管別人怎樣對不起自己,自己永遠得對得起別人;有人好講究別人,就借他一雙耳朵,心里無愧就行了;永遠別記恨別人,那是用別人的錯來懲罰自己;真誠善良,什么時候都沒有錯,世道變好了,更是得保持;啥時候凈為別人好,不想自己了,才是真道行。
這次回家,我還完成了兩個心愿:給媽洗了腳,給爸唱了劉和剛的《父親》。做這兩件事情的時候,爸媽都流了淚。臨行那天早上,我還未起床,突然感到額頭微涼,睜開睡眼,是老媽正用額頭輕抵。這是怎么的一種疼愛啊,我也抹過臉流下淚來。
爸媽呀,明年過年爸六十六大壽,兒要帶老婆孩兒再回來,等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