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一次那么仔細地讀一本管理類的書,作者格魯夫是名副其實的大牛。可是讀完之后,心中并不輕松,沉甸甸的壓力,讓我好幾天都沒緩過來。
或許是最近壓力非常大,也或許是我無由來的緊迫感吧。我總是很擔心未來生存空間的壓縮,害怕自己遲早被社會淘汰,這樣的擔憂促使我不斷地挖掘自己的潛力,看自己究竟能夠做些什么。
格魯夫的這本書初看是覺得他在教經理人應該如何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進行管理,但再看卻發現,字與行間滿是告誡。如果你不能提高你的產能,那么你遲早會被公司拋棄。我們所處在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呵,真的是日新月異。你不知道哪一天睜開眼的時候,新的技術會讓你完全失去了生存的意義。
我最近在幫一家做中小學線上整書閱讀的機構寫稿子,寫著寫著,生出一種恐懼感。這樣的寫,根本不屬于創作。機械式的,在一個房間內,十幾二十人一天八個小時不知疲倦地寫著,敲擊鍵盤的刺耳聲,讓人瞬間有些驚慌失措。現在,在座的是人,可是幾年后,這批寫稿子的,或許忽視冰冷的金屬吧?
沒有意義地寫作,任何人都能取代你。或許不止是這樣的寫手吧,大部分行業的從業人員都一樣,終有一日會被人工智能取代。可能只有那些獨特的,機器人無法取代的工種,才能被保留下來?
話說回來,到底應該怎樣規劃我們的職業生涯呢?或者說,怎樣才不會被淘汰呢?這個問題我不知道格魯夫,這位硅谷精神的締造者是否有這樣的煩惱,但至少他在這本書中給中層經理人提過。呵呵,然而,并沒有答案。或者說,這樣的答案并不能讓人滿意吧。但它卻是唯一的正確答案。提高自己的產能,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多么熟悉的話語呀,籠統,但卻真實得令人心酸。
我曾經聽別人說過,把自己當做一個創業公司一樣經營,這樣才是正確的生存方式。仔細琢磨,有幾分道理。即使找了一份現在人人驚羨的工作,但也會有人能在左右你的命運吧,辭掉你,或許根本就不是一件難事。靠山山倒,靠人人走,公司、編制、穩定,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都會如陽光下的五彩泡泡一樣,轉眼消失。我們都知道,你剩下的只有你自己了。
也許,只有自己這個創業公司才不會背叛你,才不會在看你不爽的時候直接炒你魷魚。呵呵,共勉吧。悲觀而樂觀的創業公司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