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門“砰”地一聲關上,母親背著她的行囊默然離去。我站在門內,心像被刀剜了一樣。那一聲,分明是一只大鐵錘,重重地砸在了我的心上,眼淚止不住地嘩啦啦往下流。我記得很清楚,那天是母親節!三年前的母親節!
孩子出生前一個月,母親來到了我家,做給我高營養飯菜,準備嬰兒裹當,隨時恭候小生命的降落。
孩子降生了,似乎是給母親生了個孩子,哦!不,是一個半孩子,還包括我這半個。這一個半孩子的吃喝拉撒,母親悉數收攬。幾個月后,我便上班了,母親更是一點不得懈怠,弦繃得緊緊的。
母親優秀的后勤工作,使我在孩子上沒分半點兒心,讓我得以全力工作。單位有活動的時候,很多女同事常因要照管孩子,要么不參加,要么去了也早早就離開了。那時候,我常慶幸我有個得力的老媽。甚至有一次,有個培訓要出去兩天時間,那陣孩子還沒斷奶,我猶豫著能不能去,要不要去,其實我知道這個機會難得,從心底還是很想去的。我便回去跟老媽說了意思,老媽毫不猶豫地說,去吧去吧,孩子有我呢。我這才如釋重負地去了,便有了那一次難忘的經歷。
我曾驕傲地對同事們說,我從沒有因為孩子而耽誤工作或活動。她們便羨慕我有個給力的老媽,我也深深地知道,老媽是我們家的大功臣,功不可沒。
就這樣,老媽在我這兒呆到孩子上大班,不知不覺已有5年時間。這5年里,我們幾乎天天在一起,寸步不離,這是我成年以來和老媽呆得最長的一段時間。慢慢地,出現了一些小矛盾,特別是到后幾年,雞毛蒜皮的事動輒發展到白熱化,我們娘倆的倒是在其次,主要是裹進了我先生。
一般,老人都有一個很根深蒂固的觀念,特別是農村的老人,認為在兒子家里住是理所當然,而在女兒家里,就理不直氣不壯,我老媽就是這樣。所以,事事她都會看我家先生的臉色,看不理她了,進門沒給她打招呼了,看吊個臉了,對她有什么意見啦……她的多疑平生許多是非,縱使我如何開導她,也不足以撫慰她的小心翼翼和“受傷的心靈”。
而其實先生呢,是一個“兩耳不聞家中事”的馬牛羊。我們曾戲言,他很好養活,一把草足矣,從不吹毛求疵。談及他在家中的表情,他也曾多次表示,家里事全權交由我打理,他只要回家刨個窩可以睡就行。哈哈!可即便是這樣,母親還是難以安然。
我夾在中間,更是難斷,可生活就是這樣,又能如何。我全力維護著,時刻監護著這架隨時可能失衡的天平。這邊,常開導老媽我家就是你家,你好生呆著,不用在乎小崢的態度,他心里沒啥;一邊又提醒著先生,你就照顧下媽的心情,把臉上肌肉擺成微笑再進門,嘴放甜,多問好。先生倒也明理,嗯嗯應允著。雖常暗流涌動,表面倒也相安無事。
可風平浪靜久了,積聚的暗流終會按捺不住而翻起浪花。一天,老媽又碎碎念小崢看她不順眼,給她吊個臉怎么怎么了。我向小崢了解情況,他莫名其妙,隨即火“噌”一下子就躥上來了,扯著他的大嗓門喊,我在外面一天到頭累個半死,還要帶著假面具,回到家里也不能放松,還得端得正正的,累不累呀!咱都是自己家人,客氣來客氣去干啥!同是職場狗,他的感受我完全理解,于是,又不得不哄哄這個,哄哄那個。過后我了解到,那幾天他的事情很不順,才走了火。其實,我的耐性也是有極限的,心平氣和也不能搞定煩不勝煩的時候,我也會用罵的方式平息戰火。哎呀媽!
更要命的是,我和先生假意的小打小鬧,常常由于母親的參與,上升成為真正的硝煙彌漫,本是輕松調侃的心情,最終不得不以怏怏不樂收場。其實,年輕人就是鬧著玩兒,可母親不這么認為,她生怕自己女兒吃虧,緊張兮兮,埋伏在一旁箭拔駑張,隨時準備幫著我攻擊先生,她的確也這么做了,最后假戲真演,爆發一場三敗俱傷的戰爭。
如此這樣,我們沒有了自己的空間,總覺被一雙眼睛盯著,無處躲藏。當年房子本就不大,經年累月“同在一片屋檐下”,這個小小的空間里,已積滿了各種摩擦而生的火氣,倘若不及時泄壓,爆炸隨時一觸即發。
正當我在我無計可施的時候,老媽悄悄托人給她找了一份活計。
家里登時恢復了空前的自由和寧靜,我們無所顧忌放肆地為所欲為,一陣逍遙過后,卻又總覺得缺少了點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