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來,唐詩的魅力從未因時光的流逝而遠(yuǎn)遁,究其原因,正是源自文字背后那些各具性情的靈魂已經(jīng)深入人心。
大唐詩人的遭遇,我們無法親歷,但他們的悲歡浮沉,我們卻可以感同身受。
那些流傳千古的詩句是基于怎樣的心境創(chuàng)造?他們的故事給現(xiàn)代人的人生帶來怎樣的啟示?
詩詞達人石繼航筆下的這本《我與春風(fēng)皆過客》,精選36位大唐各個時期極為重要的詩人,以他們的生平事跡為經(jīng),以詩詞鑒賞為緯,為我們描繪出一幅活靈活現(xiàn)的唐詩脈絡(luò)全景圖。
全書以獨特新穎的視角、幽默風(fēng)趣的語言講述了數(shù)百首詩詞背后的動人故事、歷史知識、文化常識等,極具可讀性、趣味性和啟發(fā)性。
讀完它,就等于解鎖那些不熟知的大唐詩人別樣的人生。
01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十六歲時應(yīng)試及第被授予朝散郎,成為最年輕的朝廷命官。
王勃和唐高宗李治的兒子年齡相仿,正值青春期的男孩正是頑劣好斗的年紀(jì),經(jīng)過同僚引薦,王勃成了沛王李賢府上的文字秘書。
李賢對這位文學(xué)造詣高深的伙伴很欣賞,兩人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李賢與英王李顯玩斗雞,一旁觀戰(zhàn)的王勃為了助興,隨手寫了篇《檄英王雞》:
“兩雄不堪并立,一啄何敢自妄。于村于店,見異已者即攻;為鸛為鵝,與同類者爭勝。牝晨而索家者有誅,不復(fù)同于彘畜;雌伏而敗類者必殺,定當(dāng)割以牛刀……”
檄文是大戰(zhàn)前的宣言,和如今小青年玩?zhèn)€網(wǎng)游發(fā)封英雄召集令差不多,這份充滿了戲謔意味的文章,很快傳到了宮里。
經(jīng)歷了殘酷皇權(quán)爭斗的唐高宗認(rèn)為,王勃身為朝廷命官不僅不勸諫,還在皇子間挑撥離間,必定是奸惡之徒,隨后一紙詔書將其驅(qū)逐出宮。
離開長安的王勃南下入蜀,開始了長達3年的漫游生活,后來在好友的幫助下,他出任虢州參軍。
在虢州參軍任上,有一個叫曹達的官奴犯罪,王勃出于同情,便將他藏匿了起來。可是后來風(fēng)聲漸緊,王勃害怕走漏風(fēng)聲,又殺了他。
所幸遇到了大赦,殺人犯王勃撿回了一條命,卻連累了父親王福疇被貶為交趾縣令。第二年在探望父親時,王勃不幸遭遇風(fēng)浪,落船溺水而亡,時年27歲。
少年成名是一把雙刃劍,不自大不自卑,保持一顆平常心的人,才能走得更遠(yuǎn)。
02
公元727年,38歲的孟浩然第一次來到京城參加科考,落榜后他在好友王維的邀請下,前往王維的辦公室閑聊。
兩人聊得熱火朝天時,唐玄宗突然查崗了。盡管王維的辦公室不是軍機要地,但工作時間邀請一個平民百姓到此閑聊,也足以治罪。
為了不連累王維,孟浩然躲在廂房里,大氣都不敢喘。
出乎意料的是,聽聞孟浩然大名的唐玄宗,這次心情不錯,王維見狀就壯著膽子說明了原委。
當(dāng)孟浩然出現(xiàn)在唐玄宗的面前時,唐玄宗滿懷期待地問道:“最近可有新詩?”,在旁人看來,這可是最高級別的面試,自然要拿出最頂級的作品來。
不是每一個學(xué)霸,走入社會后都能游刃有余地參加面試。就像孟浩然,平時文如泉涌,臨到關(guān)鍵時刻,卻呈上了這樣的作品:
“北闕休上書,南才歸蔽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白發(fā)催年老,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果然,唐玄宗聽到“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時,立馬坐不住了:“明明是你自己不愿意做官,朕何曾欺負(fù)過你?”
說罷,拂袖而去。
自此以后,孟浩然回到故鄉(xiāng)襄陽,醉心山水活得瀟灑而通透,好友張九齡到任荊州刺史時,邀請他去做幕僚,剛上任幾天孟浩然就回家了。
因為他的快樂,源自綠水青山,阡陌間的雞犬相聞。
靈魂不受束縛的孟浩然,他在家鄉(xiāng)的那些年,寫下的山水田園詩,淡泊靈動瀟灑飄逸,為大唐詩壇注入了新的氣息。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人生最曼妙的風(fēng)景,源自內(nèi)心的淡定和從容。
03
公元815年,在宰相裴度的引薦下,被貶居長達10年的劉禹錫與柳宗元回到了長安。
長安城外有處玄都觀,陽春三月達官顯貴們被邀請至觀中賞花,文化人的聚會詩詞酬和當(dāng)然少不了。
輪到劉禹錫時,他寫下了這樣的詩《元和十年自郎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
詩的意思很淺顯卻也蘊含了戲謔的意味,“諸位眼前的千株桃樹,都是我被貶之后栽種的吧!”。
當(dāng)這首詩頓時讓唐憲宗李純化身檸檬精:“這字里行間酸味太重,看來10年的貶謫生活還沒有讓劉禹錫反省,接著再貶!”。
隨后劉禹錫又被調(diào)任播州、連州、柳州、夔州、和州,前后顛沛了13年。
在和州任通判的時候,當(dāng)?shù)氐牟咧h對空手而來的劉禹錫很不滿,便存心刁難他。
按照規(guī)格劉禹錫應(yīng)該在縣衙里分到三室的公房,策知縣卻將他安排在郊區(qū),劉禹錫看到此地依山傍水風(fēng)景秀麗,欣喜萬分地寫副對聯(lián):
“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爭思辨。”
這種沒心沒肺的舉動,讓策知縣心生不悅,沒多久他借機將劉禹錫的住房改成一間半的規(guī)格。劉禹錫搬家途中,眼見青山白云江流涌動,又隨口吟道:
“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
劉禹錫接二連三的回應(yīng),被策知縣視為挑釁。隨后他將劉禹錫安排在了城中一間破陋狹窄的茅草房里。就是這樣的環(huán)境下,劉禹錫依然不改苦中作樂的本色,提筆寫下了: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千古名篇《陋室銘》,就因此橫空出世流傳至今。
生命是一場艱難跋涉的修行,你只有足夠樂觀,才能經(jīng)得起世事刁難。
唐代289年的歷史,多少人物化為歷史的塵土,無處可尋,唯有詩人和唐詩,依然在風(fēng)煙中訴說著曾經(jīng)的故事。
他們用詩歌記錄著大唐的喜怒哀樂,記錄著那個時代的悲歡離合。
我與春風(fēng)皆過客,你攜秋水?dāng)埿呛印R驗槲幕麄儚奈醋哌h(y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