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有西安兵馬俑,南有里耶秦簡牘。在短暫的人生途中有幸經過里耶古城,體驗它散發出的千年魅力,此生當知足。
八月中旬,同一友人前至里耶古城游玩。一路上心情是清風霽月,激動不已。一日便走過了千年的歲月滄桑。感知了歷史巨變。
于清水坪鎮橋頭,初見古城。一長橋右接一彎曲大河堤,一古棲水向東靜靜流遠,古鎮被河堤保護在內。
橋約百來米長,沿橋直前為里耶鎮上,沿河堤而行便可到古城區。
橋邊觀景,長橋映水,水碧天藍,風輕云淡,好一幅長橋映水畫。立河堤之上而遠眺,又睹幾只木船泛河,棲水緩緩奔遠,對面遠山上時不時會飛落幾只野鴨,待泛在河中木船靠近,其又爭先恐后撲打翅膀飛回山邊,待船遠點,又是接二連三飛回水中。來來回回,趣味別然。我們多少人又能像那野物一樣無憂無慮地戲水游玩呢?
河堤處于高處,兩鎮都無高大建筑。前可觀里耶古城,后可顧清水坪全鎮。頗有“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之意味。
沿大路到鎮上,有數處通古城的巷道,自河堤人古城更添趣味。
我二人,不緊不急地沿河堤而行。河堤上有三三兩兩的行人散步聊天。一步換一景。長橋漸遠,水碧漸幽,船游遠棲,波文皺皺,鴨群飛落。當時只想起“落霞與孤鶯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來描繪了。雖不為落霞之景,亦不是秋氣之時,但其景亦可觀之一嘆。
我想那多少的行人羨那鴛鴦的生活,羨它的無煩無惱,羨它的自由自在,羨它的比翼齊飛………
棲水是千年的水,自里耶流入保靖縣城,匯沉江,注洞庭。不讀二棲藏書,乃不知湘楚史遠。我輩藏書不曾讀過,這千年古鎮卻游得不亦樂乎。
步行十余分鐘,隨河堤左拐一大彎。堤前是碧水藍天白玉青山。堤后是一廣場,應是古城中心了。廣場平臺上有一拱門,一大二小。石拱門上雕鐫著各種花紋拱門兩旁又有臥龍飛鳳點綴其石案上。可謂:花紋密布鬼神驚,上造龍紋與鳳篆
我靜靜看著拱門,不由想起《阿房宮賦》里的話:“二川溶溶,流入宮墻。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饅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勾心斗角……”拱門修得十分雄偉。又見一棟棟,一排排土家木屋及復古的秦式樓排列開來,金頂耀眼,紅漆與日爭光,好不壯觀。屋前屋后間有青樹立其旁,隱約中呈現了當年秦的風味。
來到廣場,已快近中午,太陽高照,但不消我兩人的熱情。
古鎮很安靜,很少有游人來,可能它真的睡得太久了,遠離了人們的視野。
古城亦是一個拍影視作品的好地方。許多有關湘西剿匪及風土人情的都曾取景于此。只是現在太過清肅,一切都是過去式了。青瓦木房也是靜默的,許多房子是空的,廣場上也少有人。
云淡風輕,古色古香,如只有我二人。廣場連著數條巷子,任選一條,便向前行。房是清一色的,青石板是整齊的,樹是青翠的。幾家大院緊鎖,不見當年風光。幽靜幽靜的,偶見些房前掃地婦人,幾個孩童游戲,老人閑坐。想必男主人大都被抓去“修長城”還未回家吧!又想起了古代傳說,孟姜女哭倒長城,而今長城筑好,卻仍不見男主歸家,亦不知何故……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薄皞那貪h經行處.官闕萬間都做了土。”復原的古城是滄桑的冷淡的,也有幾分文化厚重的哀傷。哀傷朝不過二世而亡,哀傷百姓的疾苦,更哀傷這靜靜只有一二人來觀游的古城。
輕輕穿游巷道用心體驗。我緩緩合了雙眸,佇立巷口,細細遐想。“金戈鐵馬,呼嘯著,戰鼓震天,怒吼著,百萬秦獅,沖鋒著,秦王虎心,一吞六國。千軍齊發,箭如雨下,兵器交擊,勢不可擋,后流血漂檐,追亡逐北,成就帝業…………”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如今的小鎮居民終算過上安居樂業的好日子了。
漫步靜幽幽的小巷里,沒想在某個拐角巷口,不其而遇上一個丁香一樣的江南姑娘啊。
陽光撒滿了古城的每個角落,淡淡的香氣撲鼻,不知是木梁的沉香,或是綠樹的清香。但心里面更希望是某位佳人發絲的息韻。
千年的小鎮,可許在我短暫的途中遇上靈魂深處的一部分呢?又或如張愛玲所言:“于千萬人之中,遇見我要遇見的人。于千萬年之中,時間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遲一步…………”若剛好面對面相遇那該是多么美好難忘的畫面?。】上В@僅是心中那一點不可言明的期望。
走著走著,生命像是累了,靈魂愿意棲息在這里。心很安靜,聽得到腳踏在青春的石板聲,鳥鳴樹葉舞聲,還有陽光的溫暖也是感覺到的。
淺淺的巷子,靈魂愿棲息于此。不覺中已走到古城通往鎮子中心大道口了,一路如夢一場。
在鎮邊巷口一家粉店,我兩人一人點了一碗面。碗是深紅色的像征秦時特有的碗,面是千年棲水沖掛出來的老面。入口鮮美,湯是濃香,下肚悠長,久久回蕩。把千年的秦川手藝皆融入一面中,平淡的時光里來一碗秦時的面,如此美味,為何不品,如此百年,豈不妙哉。
食飽力足,去了古城邊的“烏龍山地質公園”小逛一會,見無特色,便乘車去“秦簡博物館”參觀。此行最大的心愿就是一睹千年前的秦簡牘片了,看一看“鎮館之寶”更妙了……
館址離古城邊約五六公里,修得十分雄偉壯魄,主館不高,但威蓋四方,獨具氣魄,秦味猶有,千年不變。兩邊副館也修得是鼎鐺玉石,金塊珠礫。可遠觀卻不可近玩焉。左旁觀一石臺上有三足巨鼎獨立其上,一鼎可定乾坤的,足見當年始皇之紛奢。
“奈何取之盡錨鐵,用之如泥沙?”這“秦簡館”想必也是盡錙銖而修,用起來卻不如泥沙之用。來看之人若晨星,懂簡之人似朝露。還不對外開放,閉館緊鎖,十分清涼。難怪短秦二世而亡?!昂笕税е昏b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蔽逸厬詾殍b,不得奢侈華麗。
亦不知這秦館花了多少血汗錢而筑成。修得甚好,卻如一陣設之物,無太多實用之足。無一二人來觀館,我二人也只在外觀其雄偉奢靡,不得睹簡之真容魅力。也不想浪費時間在這外表工作極好,內部卻少有人參游的館了。可憐秦時館,無人觀之……
前秦二世亡,今館血汗修。不見一二人,自當遠離去。遠去的時候放佛聽見“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鬢也………“靡靡亡秦之音
來到里耶游玩,便應當上當年匪窩八面山走一遭,才不虛此行。
繞了幾轉“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狂欲度愁攀援”的山路便上到山頂上。山頂碧霄,云煙在下,不亞蓬瀛仙山。平原俊馬,游人綿綿,青草鮮美,馬壯羊肥,風亭遠立,如畫美景。
騎俊馬馳騁草原,如蛟龍出海,雄鷹高飛,虎嘯深山之感?!罢l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毙氖羌雍肋~,血熱沸騰。江山猶故,還看我輩,一寫天下,肩扛重任,只在今朝,不待明日。
瀟瀟灑灑騎完了俊馬,便入山觀景。先到了“自生橋”,百米高空,一天生石橋亮出完美弧線,橋下乃萬丈無底洞,兩旁綠樹成林,時飛鳥從橋下劃過,很快,只有翅聲怕落進了洞里。別了“自生橋”,當是去當年匪洞一瞧究竟。
八面山上有一百年匪洞,名“燕子洞”。洞邊有農家樂,洞接懸崖,風光奇異。
站洞邊而望,如看原始叢林,白云青山,青泥盤盤。亦見里耶古城,僅如一沙盤模型一般。洞臨懸崖絕壁,膽小之人不易入,一入便是一二小時方尋得出口。我二人僅在山邊石上吹風曬太陽,不便入洞。絡繹不絕的游人至洞邊農家樂,借四五電筒,便有入洞觀者。一大群人,浩浩蕩蕩開入匪洞………拍一拍風景留念,我二人便馬不停蹄下山了。
山是十八座山相連,路是八十一個拐彎,一路飛奔而下。風景和而不同,有山溪沿公路而下,于山底匯成小河。高空又有山鷹盤旋,時沖上漢霄,時府身下沖,時輕輕滑翔………
自山而下,如從與世隔絕之處回到了煙火人間,不料到的卻是千年前的秦時人間吧!
里耶鎮由一主街接古城而成。街是筆真遼闊的。入城出城的游覽車來來往往,鎮也比其它一般鎮大得多。街道兩旁,商店各式,物品繁多,琳瑯滿目。
本欲尋一家紀念品店買些物品,可惜太勿匆,亦無特別想要之物件,便錯過了。一去經年,不知何時能回,千年遇一回,更難再得一日了。但還是知足的,幸福的,來過便無悔了。
車子過了鎮上,上了橋,一路飛馳,鎮子遠了。夕陽潑在棲水上,鮮紅鮮紅,霞云泛紫泛紫一切是那么寧靜美好,時間像定格了在那瞬間千年的小鎮,終是別了….…
人生天地間,不過白駒過隙。一瞬成灰,不論長短,終將遠去。當將來的某一日,我們化成了一粒粒塵埃,可能也只有那進了館的秦簡還如當初,訴說著一段段歷史歲月吧!